第57章 新疑(1)(2 / 3)

所有的原因,都讓他對羅伊不敢造次。而且,通過對寧海倫和周子期的聯想與分析,他驀然間得出一個結論:他確確實實是愛羅伊的。如果羅伊現在強行要求他上床,他很可能會半推半就。就在這個節骨眼,周子期來電話了,說她花三十萬買了一件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獸耳罐,你趕緊來欣賞一下吧!於博彥一聽就感覺壞了,周子期上當了!他說:

“真品元青花獸耳罐別說三十萬,就是三百萬也買不下來;而如果是假貨高仿,那就連三萬都不值!”

周子期一聽就要哭,說:

“博彥,你快來看看吧,東西就擺在咱家呐!如果是假的我可承受不了,我那三十萬是找老爸借的!”

於博彥急忙跑到周子期家裏。一看那個獸耳罐果然是個高仿。論品相絕對不錯,胎釉、色調、構圖都堪稱一流,但假的就是假的。他說:

“元青花現在在國內所見很少,像樣的元青花更是幾近絕跡。連我都輕易見不到,你怎麼會說買就買來一件呢?哪有這麼簡單?”

周子期此時就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曾經的老公,兩眼急得要冒火,表麵卻要十分鎮靜,因為弄不好就適得其反,於博彥會抬腳就走,那自己的三十萬就扔得太不值了。她此時此刻打定一個主意,隻要於博彥能與自己重溫舊夢,就算犧牲三十萬,也值了不是?於是,她呐呐地說:

“我最近一直在讀趙汝珍的《古玩指南》,對古玩已經產生很大興趣,可以說,今天的我已經不是過去厭惡古玩的我,所以,我渴望得到更多指點,請你講講元青花問題好嗎?”

於博彥不知道周子期的真實目的——想當初他多麼希望周子期也喜歡古玩,從而理解自己支持自己。但一切都來得太晚了。兩個人都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過,浪子回頭金不換,周子期能夠重新喚起對古玩的重視和珍惜,甚至走進收藏者、愛好者的圈子,不也是與自己誌同道合的開始嗎?也許因為曾經是滾在一張床榻之上的老夫老妻的關係,現在他在冥冥之中對這一點充滿期待。他非常耐心地告訴周子期:

“縱觀咱們國家曆朝曆代的陶瓷作品,可謂洋洋大觀,浩如煙海。但是,元代瓷器,特別是青花瓷器,卻特別稀少。不僅館藏稀少,民間也難尋覓。而元代瓷器的創新是以前各朝各代所無法比擬的。元代瓷器的實物遺存證明了元代正是從老窯古瓷向現代瓷器發展的一個過渡時期。創燒出了無以倫比的青花精粹,釉裏紅,寶石藍釉,青釉,孔雀藍、綠釉……可謂是冠蓋前朝,諸多珍貴瓷種令後人望塵莫及、望洋興歎!”

周子期似乎聽得非常入神,似乎進入了於博彥的思路,認真地問:

“難道是元代曆時短暫,遺存有限嗎?”

於博彥斬釘截鐵地回答:

“否!從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至1368年,共計十五朝,經曆近百年,可謂是疆域廣闊,橫跨歐亞,文化遠播。”

周子期又問:

“那麼,就是產量有限了?”

於博彥回答:

“否!從目前挖掘出土的元代古窯址看,遺存十分豐厚。而且曆年來從海外各國的遺存上或是從海外貿易沉船打撈出水的瓷器上看,都是中國元代海外貿易的主流產品,品種豐富、數量巨大。”

周子期又問:

“難道又是元代各朝黎民百姓不普及使用瓷器,統統輸出國了?老百姓都用泥盆、陶碗盛水用飯嗎?”

於博彥回答:

“否!從遍布全國各地、地層出土和藏家手中各種元代精妙瓷片更證明元瓷使用地域之廣、數量之大、涵蓋廣泛,是其它雜瓷根本無法比擬的。”

周子期還問:

“難道是元瓷輕薄易碎,不經久耐用,破損嚴重,影響遺存嗎?”

於博彥回答:

“否!可以說沒有任何一朝的瓷器有元瓷這般敦實厚重,瓷質堅固、耐用。你提的問題和我做的回答是每一個熟悉元代瓷器的藏家所不爭的共識。”

周子期確實已經被於博彥帶入了他的思路,問的問題也越來越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