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聯盟內部資料簡介及第一章(1 / 2)

鼎風閣:武林盟主所居之處,地址不詳,除三大長老之外,無人知曉。相傳周邊環境天然優美,宛如仙境。武林人士視其為神聖的象征,自風陽龍離開後便無人進入過閣中,直至葉、段、於三人的出現……

公議堂:武林聯盟各派掌門商議,決定重大事務集結地,位於嶺南與江南交界處,隻在春秋兩季召開會議,商討各種事務。不料,於秋瑩的一次偶然闖入,竟由此而掀出一場腥風血雨的軒然大波。

豐彙堂:武林聯盟財政開支和軍餉補給堂口,建於繁華富庶的江南,由武林四大世家共同掌管。令豐彙堂上下頭疼的是,二長老之女於秋瑩無視四大家主,將豐彙堂作為自己遊山玩水的開銷來源地。

五旗總堂:由盟主風陽龍所建,屹立於嶺南竣嶺之顛,與公議堂隔岸相對。氣勢磅礴,守衛森嚴,是風雲旗,青龍旗等五旗的總部,駐紮著武林聯盟中最精銳的軍隊—近衛軍,掌管各旗調控軍隊的五旗令。

風雲旗:武林聯盟最早根據地之一,勢力範圍遍及整個嶺南。南北武林統一後,隨著勢力的發展,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旗在各地異軍突起,成為對抗朝廷的重要力量。

八大門派:少林、武當、華山、峨嵋、昆侖、崆峒、關外劍派、嶺南星閣。

四大世家:南宮、慕容、公孫、歐陽。

三大長老:“護法使”曾陌,“賽諸葛”於慈,“監軍使”盧森。

白虎之危

風曆十年秋,蜀國集兵五萬,大舉進攻益州武林聯盟分壇。益州武林在白虎旗旗主李嘯天的率領下,展開了艱苦卓絕的益州保衛戰。豈料蜀軍來勢洶洶,進攻猶如勢如破竹,短短半個月內,益州大半堂口慘遭淪陷。李嘯天當機立斷,速召益州各據點武林人馬撤回白虎總旗,自己則帶益州守軍撤出川蜀,並派遣使者八百裏加急星夜奔赴嶺南五旗總堂,懇求支援。數日後,五旗總堂遣特使攜帶五旗令趕回了白虎總旗。

此時,局勢驚變。蜀國增兵兩萬,拜兵部侍郎王朗文為大將軍,任丞相幼子段俊原為軍師。共結兵七萬,意欲一舉攻破白虎總旗。

白虎總旗內,偌大議事廳裏竟無人相發一語。隻見每個人皆雙眉緊皺,臉上盡顯沉重,局促不安之色。白虎旗旗主李嘯天在主位來回踱步不停,沉吟不語。眼見時辰仿如白駒過隙般飛逝,眾人心眼仿佛都提到嗓子裏,忽聞廳堂廊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報……!”一名探馬大喊道,既而向主位躬身一拜,高聲道:“稟告旗主,蜀軍日夜兼程,現今駐紮於我軍百裏外五丈原口,若不出意外,明日晌午時刻便與我軍相遇。”

眾人聞言大驚,霎時廳內如炸開了鍋一般,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起來。昆侖派掌門崇林子喃喃自語道:“蜀軍速度為何如此之快,莫非天要亡我白虎旗?”李嘯天轉望眾人一眼,沉緩道:“知道了,你傳令下去,在蜀軍未至之前,我軍切不可輕舉妄動,隻需養精蓄銳,靜觀其變即可。”

“得令!”探馬雙拳抱狀躬身緩緩而退。

李嘯天緩緩坐下主位,對眾人朗聲道:“如今強敵將至,眾位英雄可有良策退敵?”

“我軍白虎旗人馬共計五萬,除了守衛總旗二萬軍馬不可輕調外,能調動的軍力僅三萬左右,益州武林力量亦不到萬人,敵軍雙倍於我,又以騎兵為先鋒。依我看,此戰我軍主動出擊勝算不大,倒不如嚴防緊守,以逸待勞。若未可,差人挾五旗令前往南方朱雀旗速調兩萬大軍前來支援。”軍師呂良分析道。

眾人聞語深以為然。“李旗主,本次大戰,生死存亡在此一舉。我懇請旗主派人前往嶺南,請求五旗總堂調動近衛軍支援白虎旗……”隻見昆侖派掌門崇林子離台出席,向李嘯天躬了一禮道。

話未道完,“霹靂雷”馮天震轟然道:“哼!等到援軍趕到時,我們大半兄弟可能都早已戰死沙場,即便勝了,又有何意義?”眾人隻覺耳膜嗡嗡作響,思緒頓時一緩。

“馮大俠,此言差矣!昨晚我夜觀星相,發現代表我旗的那顆芒星雖有暗淡之兆,但卻未全然消失……”

李嘯天聞言一喜,忙道:“呂軍師,這話從何說起,可否讓大家聽聞其詳?”

“是,據昨夜星相推測,我旗在此一戰損失慘重在所難免。不過,星相暗淡的跡象中昭示著我旗在貴人的領導下必風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