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情迷心竅(1 / 2)

張家是當地一個大戶。祖輩靠一身武藝幹一些走鏢、押鏢,兵刃舔血的勾當,掙得一些家業,過上安定生活。到張本昌這輩,家業異常壯大。生意涉獵各行各業。

張本昌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張繼祖,小名大奎。小兒子叫張繼宗,小名二奎。自幼都跟著父親習練武藝。

兩兄弟的關係非常要好,出行打坐樣樣是形影不離。兩人還是村裏闖禍的祖宗,經常攆著一群孩子滿街跑,兄弟倆也會被打得頭破血流跑回家中。隻要是有人找上門,罰兩人一起下跪準沒錯。

那是張家剛落戶李家屯時,調皮的弟弟獨自外出被屯裏的孩子欺負,弟弟臉上帶著撓傷,哭著大鼻子跑回家。大奎一見,扛著父親的大砍刀,就衝了出去。嚇得屯裏的孩子,抱頭鼠竄,紛紛插上門,躲在家裏。抓不到人的大奎,氣急敗壞,朝著有小孩的人家的大門,好一頓亂砍。

惹得屯裏的大人,集體到李家討說法。出門做生意的父親,一回來聽說這事,不分青紅皂白,把兄弟倆就綁了起來,又請出了執行家法的皮鞭。

堅強的大奎,咬著牙,強忍著父親重重的皮鞭,他沒有落下一滴淚水。當父親的皮鞭,落到弟弟的身上時,大奎哭了。他拚命地撕扯著綁在身上的繩索,他要撲過去保護二奎,替弟弟挨那沉重的鞭子。弟弟淒烈的喊聲,讓大奎感到比皮鞭的抽打還要疼痛。他暗暗發誓,再不要任何人傷害到自己的弟弟。

漸漸大了,二奎喜歡到處闖蕩,幫父親采購采購貨物。大奎主要幫忙照看家裏的生意,有一次,到縣城巡查自家的店鋪,正好碰上,一夥人嚷嚷著來收保護費。大奎哪裏把這些人放在眼裏。對這些人說:“我們張家的鋪子,不用任何人的保護,我們能保護自己。”

一句話不和,大奎和這幫人動起了手。他們哪裏是大奎的對手,幾個回合,幾個人被大奎打得是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誰知道,這幫人都和當地的武行有著直接的利益關係。這事捅到了武行,武行的掌門,早對張家有些不滿。心想:這麼多年,你們張家憑著一點武藝,壟斷了縣城所有掙錢的買賣。不好好呆在家裏,把手伸到縣城,跟我們搶飯碗。收一點保護費,都不肯。今天,我倒要看看你們張家,到底有多硬、多紮手。

掌門挑選了幾個好手,在城門口堵住了要回家的大奎。猛虎怎抵群狼,大奎被打傷,抬回家。

見大哥吃這麼大的虧,血氣方剛的二奎,帶著師弟們,差一點沒把縣城的武行給洗了。

張老爺對二奎的處罰,可想而知。

大奎見弟弟因為自己,再一次受到嚴重處罰。感到無比的痛心和愧疚。自此,他的脾氣開始收斂,性格變得看似有些內斂,甚至有些懦弱。

大奎比弟弟大兩歲。眼見大奎就到了結婚的年齡。

大奎沒過門媳婦,是本村一個叫玉娥的姑娘。大奎在受到鞭打或受到委屈,隻有找玉娥去

傾訴,也隻有玉娥才能撫平他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創傷。

玉娥六歲失去母親,由教私塾的父親李忠賢,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玉娥聰明賢惠,知書達理,人又長得漂亮,被父親視為掌上明珠。

玉娥和大奎青梅竹馬,二人常常偷偷幽會於村後的小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