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人間一趟,我願看看太陽(1 / 1)

王泱陽

我出生在城市之內,生長在高樓之下。玩耍不能那麼毫無忌憚,因為作業還沒寫完。叛逆也不能太過囂張,因為考試近在眼前。學校有時是令人鬱悶的樂園,卻也有最好的夥伴。我的童年故事可能有點嚴肅,但那也是青春最真實的樣子。對於我,學校就是童年開始的地方。

2000年出生的我,在2018年接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挑戰——高考。“00後高考”的話題被頂上了微博熱捜,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讓身處其中的我感到有些惶恐又新鮮,第一次有了被畫進社會的感受。好像人們在溫柔地注視著我們,微笑著說:“你終於來了。”但去的地方可不僅僅是大學,而是一個能實現夢想的地方。

為了高考,隻有懸梁刺股才能把鐵杵磨成繡花針。學習的生活難免令人疲憊,於是每天最開心的時刻就是晚飯時間,大家可以甩甩身上的疲勞,從題海中上岸,抱著各自的飯碗聊天聊地。

我們聊著昨天的球賽、聊著微博的熱捜、聊著偶像新出的專輯,那時的我們被緊緊聯係在世界之中,又仿佛身處世外。

在臨近高考的壓力下,自由活動的時間被壓縮得越來越短,細小的叛逆也在其中慢慢積攢。壓力爆發得毫無征兆又不約而同,一個尋常的晚自習上,班主任不尋常地匆匆離開,筆記本被翻動得沙沙作響,但心卻按捺不住地溢出了教室。於是一場沒有事先預謀的活動在教室悄然展開,由一個同學故作淡定地拿起兩本書走出教室開始,大家有序而緊張地“逃離”了教室。終於在安靜的夜晚,大家帶著激動又緊張的笑容聚集在了操場,對每一個新加入的同學報以歡迎的問候,“成功出逃”的喜悅毫不掩飾地寫在每個人臉上。

在遠處熙攘的街道和通明的燈火照射下,大家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小聲聊起了一個很少觸及的話題一夢想。主動聊起夢想是一個讓人有點兒害羞的事情,尤其是在那個敏感的時期。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目標,或是一所學校,或是一種人生,而保守它則是另一種儀式,像生日時許下的願望,說出來也許就無法靈驗。

但那個晚上,我們願意幫身邊的人保守住他們的願望。

細數起來,那一晚我聽到的夢想甚至多於我想到過的所有夢想。造船、造發動機、造芯片;研究材料、研究自動化、研究生命科學;學醫、學法、學工……難以想象每個人的背後都深埋著不為人知的夢想。而這個夢想不關乎他人、不關乎經濟,隻關乎自己。自己所迷戀的、熱愛的、願為之奉獻的東西,才叫夢想。

在夜色中,每個人都不知不覺地嘴角上揚。不止因為我們的理想被大家所祝福,更是因為在將它們講出來的那刻,我們意識到了自己所擁有的最大的幸福——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

沒有什麼比自由更幸福。在這個時代,我們無須特別關注交通的限製、經濟的約束、他人的偏見,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我們想要的一切。

當我們逆流而上地尋找這份自由的來源時,發現它不言自明,如太陽一般懸在天空。一個人的自由需要許多人的守護,而許多、許多人的力量組成了一個國家能量。多少年的努力讓自由成了國家給我們每一個人最好的禮物,而這份禮物中更包含著一種大國的氣概與風度。

2000年,我出生在城市之中,生長在高樓之下。我抬頭時,便能看到陽光。2019年,我看到的陽光更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