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剛露天際,碧空萬裏,一望無雲。天虞山脈連綿不斷,滿眼翠綠。最高山峰靈雲峰卻是鶴立雞群,獨立於群山之中,山勢陡峭,高不可攀,周圍雲霧繚繞,終年不散,更添神秘,仿佛人間仙境。
靈雲峰頂的有一石台,穿過白雲,卻見有一老一少端坐其上。那老者須發皆白,身著道袍,臉泛紅光,精神抖擻,雙眼微合,白色長須隨風飛舞,緩緩而道:“何為道?道法自然,世間萬物皆可成道……萬物不同,道亦有不同。萬物平等,道亦無大小……殊途同歸,道法歸一……”宛如一真仙人。
那少年一身白衣,盤腿坐於前,聽得如癡如醉,眉頭微鎖,似有所悟。
突然那老道睜開雙眼,恰見一流星劃過東方,但那天空上卻不見尋常流星劃過所產生的一絲火紅之光,而是五彩繽紛,煞是怪異。眨眼時間,那流星已墜入天虞山脈東南方山野間,複歸於寧靜,仿佛不曾出現過。
“難道那傳說是真的?”那老道喃喃自語,而後又搖了搖頭,道袍一卷,連同那白衣少年瞬間不見,留下空空如也的石台。
與此同時,四方雲動。
天虞山脈位於大荒大陸中部,是火族與土族兩大部落的分界線。
大荒大陸廣闊無邊,人、妖、魔共存,一世同修,共有五大族:金、木、水、火、土。金族之主白帝,木族之主青帝,水族之主黑帝,火族之主赤帝,土族之主黃帝,各自統領一方,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實則風雲暗湧。
靈雲峰山腳小道,一麒麟獸絕塵飛馳。麒麟獸背上是一白衣少年,麵如冠玉,臉如刀刻,儒雅中透著剛毅,腰係一長劍。
白衣少年陡然猛提疆繩,回顧身後天虞山。胯下麒麟獸撕痛,兩踢高高揚起,帶起一片灰塵,那少年身上卻是一塵不染。
白衣少年望著那隱約可見的靈雲峰,回想起剛上山時的調皮,十年來師父的關愛和教導,心中百感交集。
原來這白衣少年正是當今土族之主黃帝的次子姬軒轅。六歲那年,靈雲老道遊曆至土族,受邀到黃帝家中做客,見姬軒轅天資聰慧,便收他做徒,帶回靈雲峰。
大荒301年,轉眼姬軒轅已經十六歲,奉命他下山。
姬軒轅心中暗道:今日下山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師父。靈雲峰上一草一木仿佛曆曆在目,雖然對外麵世界很向往,此時真正離去,又不禁依依不舍。
忽又想起師父別語:“你父親黃帝剛傳書與我,讓你下山趕往穀砂城,找城主穀封,有要事商議。我也打算讓你下山去曆練一番,穀砂城在靈雲峰東南方,距離五百裏,你這便去吧。為師希望徒兒謹記:下山後需勤加修煉,仁義為懷,謀定而後動,以解救蒼生為己任。”
姬軒轅旋即撥開愁雲,豪氣頓生,眼神冷峻而堅定。雙腿夾緊龍駒腹部,龍駒吃痛,飛奔而去。畢竟隻是一少年,不知愁中味。
靈雲峰往東方百裏,一山邊小道茶鋪老板遠遠便看到一人一獸向這邊疾馳。待到近前,見來者是一白衣少年,騎著一怪異靈獸,氣宇非凡,便知這公子非尋常人,忙上前招呼道:“公子,這是要去哪裏啊?天氣炎熱,何不坐下喝杯涼茶再行趕路。”
這位貴公子正是白衣少年姬軒轅。
不過這茶鋪甚是簡陋,一間茅草屋,屋裏擺了兩張八仙桌,隻有一青衫少年獨坐一桌,年紀和姬軒轅相仿,低頭飲茶,再無他人。門口有一顆大榕樹,很是高大,樹幹要五六個成年人合圍,估摸少說也有百年。樹蔭下也擺了一桌,坐了四五個人,而那樹蔭下空地卻有十幾個人坐著歇息,臉色疲憊,衣衫襤褸,行囊隨意的散落一旁,儼然像是一群逃難者。其中有一老婦人背靠著大榕樹,正在輕聲抽泣,身邊有一十二三歲少女,不時用衣袖擦拭老婦人眼角淚水,臉色悲切,小小年紀卻甚是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