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臣為昭毅大將軍、宿直將軍加古撻懶。
紹興三十年、夏天盛十二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金主謀伐宋,夏使入見,命修戰守備為應。
三月,任得敬進爵楚王。
出入儀從,幾與國主等。禦史中丞熱辣公濟上疏劾之,不報。
按:《綱目》進爵之辭二:進某爵為王,上進之也;某進爵為王,自進之也。得敬獨相夏國,進爵自由。後日之脅主分國,已兆於此。
冬十月,任得敬請廢學校。
得敬淩虐朝士,見仁孝尊崇儒學,深惡之。上言:“經國在乎節儉,化俗貴有權衡。我國介在戎夷,地瘠民貧,耕獲甚少。今設多士以任其濫竽,縻廩祿以恣其冗食,所費何資乎?蓋此中國之法難以行於我國者,望陛下一切罷之。”仁孝不報。
紹興三十一年、夏天盛十三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時金主禁朝官飲酒,犯者死;三國人使燕飲者罪。不成享禮而還。
立翰林學士院。
以王僉、焦景顏等為學士。
夏五月,令史臣修《實錄》。
仁孝命王僉等掌史事,纂修《李氏實錄》。
按:西夏曆國三百餘年,其行事不少概見。竊以為羌俗少文史職,固失傳耶!及考《金史》,有夏臣羅世昌曾敘夏國世係;元托克托作《宋史》,亦得《夏國樞要》等書,資其采拾。然在當時已與正史稍牾,況夫世遠年湮,並此殘編不得見耶!今觀仁孝之修《實錄》,非不有誌修明。奈其泥用蕃書,後之人欲征遣事,苦於文義難明,方策雖存,亦具文而已。噫!
秋九月,金使來賀生日。
時金主議平宋之後,以兵由陝西定夏國,遣太常博士蕭誼忠賀夏主生日。仁孝以興慶尹趙良、中書舍人芭裏昌明伴宴。誼忠探問虛實,二人以“任相功大,舉國歸心”為言。誼中聞之默然。
以任純忠為樞密副都承旨。
純忠,得敬侄也。
冬十月,四川宣撫使吳使來征兵,不報。
先,金主亮分兵攻四川,扼大散關。遣使檄夏國合兵討之。仁孝報以書曰:“仰維钜宋之興,鹹托群心之輔,列聖承休於洪祚,深仁克浹於寰區。ム我小邦,賴為盟主,二百年講修於信息,億萬姓陶冶於淳濃。嗟夫!弗率之女真,不自安於微分,鼠竊一隅之地,狼貪萬乘之畿,天地所不容,神明為鹹憤,故此用兵薄伐,尚敢肆誌不庭,毀先廟以示戰士之威,殺君母而杜諫臣之口。似此盈科之罪,難逃負櫬之誅。幸使命之來臨,快輿情之奮厲,共切驅羊公忿,敢辭汗馬勤勞?布告庶邦,遐邇來蘇之後,奮揚師旅,鼓行解倒懸之民。以至仁伐不仁,因多助攻寡助。請同李廣,勿令一騎生還;毋效丁公,遽聽片言返旆。此上天之假手,宜壯士之同心,允穆師言,恭行天討。爾眾士既造於南土,我小國當應於西偏。前衝而九野生歡,左顧而千軍振色,從茲歃血,動有餘威,誓將滅其眾而犁其庭,相與寢其皮而食其肉,成大功於不日,守中夏於曆年。不取必有天殃,今其時矣;一征當自葛始,君其念之。餘需報捷之臨,別候獻琛之賀,使還勉報,旨不及酬”。然聞金兵勢盛,兵不敢出。
紹興三十二年、夏天盛十四年春正月,遣兵犯麟州,及境而還。
仁孝乘金兵大入,以兵二千入蔡園川及馬家、禿頭嶺,將攻麟州。吳命鈐轄秦弼諭之,乃還。
三月,取金會川城。四川兵入境大掠。
金主雍新立,人心未定。仁孝知其內亂,以兵襲取其蕩羌、通峽、九羊、會川諸城寨。興元都統製姚仲亦破金鎮戎軍,乘勝入夏境,掠累勝等寨。
夏四月,使賀金即位及萬春節,因請互市。
先是,夏使至金,使副及參議各一,謂之使。都管三。上節、中節各五,下節二十四,謂之三節人從。時仁孝使金吾衛上將軍梁元輔、翰林學士焦景顏等賀登極,武功大夫賀義忠、宣德郎高慎言賀萬春節。萬春節,金主雍誕也。金主宴使人於貞元殿,三節人從皆賜食廡下。金主察食不精腆,杖掌膳官六十。已而,使人辭朝,請賜互市,金主從之。
六月,犒金兵於界上。
金移剌窩斡叛,兵敗西奔。禦史大夫白彥敬在西北招討司市馬,防其走入西夏,以兵屯兩國界上截之。仁孝遣使犒焉。
秋八月,使賀金尊號。
仁孝聞金主受尊號,使左金吾衛上將軍蘇執禮、匭匣使王琪、押進禦史中丞趙良往賀。
九月,金使來賀生日。
使臣為尚書左司員外郎完顏正臣。並以平移剌窩斡告。
冬十月,移中書、樞密院於內門外。
便顧問也。
按:自古君臣一德,無殊家人父子。自叔孫定朝儀,冠履之分嚴,堂陛之情隔,於是朝有數,見有時。延及後世,遂有不禦朝、不見臣下之弊矣。今仁孝勵精圖治,恐見聞未及,將中書、樞密院移置內門外,以便顧問,則上無勿知之隱,下無不達之情,夏政之善可知矣!
十二月,歸金侵地,乞兵入寇。
仁孝怨蜀兵入境,以所得蕩羌、會川等城寨歸金,乞兵複宋侵地。金主遣尚書吏部郎中完顏達吉體究陝西利害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