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子千人隊
1863年2月,在島津久光和朝廷的壓力下,年僅19歲的幕府將軍德川家茂終於準備上京去覲見天皇了。消息傳開以後,全國人心振奮,都認為將軍此次進京,一定會就南蠻問題給朝廷一個交代,說不定很快就要宣布全麵攘夷了。
消息也傳到了江戶西北方一家名叫試衛館的小小劍術道場裏。
這試衛館時常被人嘲笑為鄉下道場,因為成員大多來自武藏國八王子的多摩村。多摩村這地方歸於幕府將軍直轄,學名叫做“天領”,村中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據說當年“神君”德川家康在江戶創建幕府,考慮到一旦發生危急情況,後代子孫必須得有個退守的基地——這就是所謂的“狡兔三窟”了——最好是退到甲斐國的群山裏去。所以他選定了包括自己家臣和沿途居民在內的1,000人,就在連通江戶和甲斐的戰略要衝八王子周邊定居下來,稱為“八王子千人隊”。
雖然隻是個傳說而已,但多摩村裏所有的低級武士們全都相信,自己一定就是“八王子千人隊”的後代子孫。
這些當不了官,甚至絕大多數以種地為生,和農民沒啥區別的下級武士,一般稱為“下士”或者“鄉士”,咱們前麵說過,久阪玄瑞、阪本龍馬、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人,就全都是鄉士出身。各藩為圖強求存,逐步掃除舊的等級製度,開始重用有才能的下士,但一貫守舊的幕府可不會這麼幹,多摩村裏的下士們恐怕永遠都是扛鋤頭下地的命運。
當然,天領的下士也有混得比較好的,開辦試衛館的近藤家算是其中之一。近藤家世代精研劍術,所以開辦道場,是為了教授周邊的下士們習武練劍——好歹也算武士,如果不知道怎麼揮舞刀槍,那就是數典忘祖,實在太丟臉了——除了種地外,靠著收學費倒也勉強能混個小康。家茂將軍準備上京覲見天皇的這一年,試衛館的館主名叫近藤勇,很年輕,隻有29歲而已。
近藤勇原本並不姓近藤,但因為試衛館主近藤周作沒有兒子,就把學業有成、劍術高超的勇收為養子,並且在退隱以後,把整個試衛館都交給了他。近藤勇年輕有為,很快在他身邊就聚攏起了一大群青年學生,練武之餘,他們談天說地、評論時政,氣氛非常融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近藤勇不是館主,不是老師,而是這幫學生們的老大哥。
近藤勇有三個宏大的夢想:一是掃除外夷,拯救國難;二是靠著奮勇拚搏出人頭地,誰想一輩子都窩在多摩村這種鄉下小地方呢?三是讓試衛館和自己的劍術門派名揚天下——他的門派叫做天然理心流,名字挺響亮,但雖然在江戶開館,恐怕隻要踏出八王子半步,就沒幾個人聽說過了。
這一天將軍打算上京覲見天皇的消息傳來,近藤勇大感振奮,他正想著:“就要下詔攘夷了嗎?前些天我去橫濱辦事,見到那些南蠻在我國土地上趾高氣揚的德性,看了就有氣呀!一旦幕府下令攘夷,老子就先跑去橫濱,砍他幾個南蠻來出氣!”
正這麼想著呢,突然遠處傳來一聲高喊,隨即一個靈活的身影三兩跳地就來到了近藤勇身邊。近藤勇一看,不是旁人,原來是道場學生、自己義結金蘭的好兄弟土方歲三。
這個土方歲三,就出身來說其實並不算武士,而隻是“大百姓”也即富農。他和近藤勇從小就是好朋友,11歲的時候跑去附近的石田村做小學徒,沒能出師,回鄉以後就整天背著個箱子走街串巷叫賣什麼“秘傳石田散藥”。近藤勇對他說:“你這麼混著可不行,世道越來越亂,你得有武藝傍身才好。”主動招收土方歲三入了試衛館。
這回一看歲三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近藤勇就問:“啥事兒?看你這滿頭大汗,臉還紅通通的,出什麼大事兒了?”歲三一邊喘一邊笑,問近藤勇:“你不是想出人頭地嗎?”
“對啊。”
“你不是想讓咱的天然理心流名傳天下嗎?”
“對啊。”
“好機會來啦!”土方歲三大聲叫了起來,“就看你有沒有決心撇開這一畝三分地去闖天下了!”
土方歲三究竟聽到了什麼消息,才會如此興奮的呢?原來聽說家茂將軍準備上京覲見天皇,就有一名浪人去找到政事總裁鬆平慶永,提出擔憂說:“將軍上京,非同小可,沿途必須嚴密警護,聽說京都局勢比較混亂,也得有人先期前往穩定治安。然而,倘若派遣幕府直屬部隊前往京都的話,會被外人誤以為將軍是要威逼朝廷,被那些激進分子得知消息,還可能爆發流血衝突……”
說這話的人名叫清河八郎,是北辰一刀流的劍術高手,同時也是一名堅定的攘夷分子。鬆平慶永剛當上政事總裁那會兒,清河八郎向他上書,提出三條建議:一,立刻下令攘夷,二,大赦天下,三,培育英才,隻有這樣才能挽救日本的危局。鬆平慶永看了建議,心說這是個人才呀,所以這回才會答允清河八郎的拜見請求。
當下聽了清河八郎一番話,鬆平慶永連番點頭:“所言有理,但是有何對策呢?”
清河八郎胸有成竹地回答說:“現在江戶周邊聚集了很多攘夷派的浪人,不如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一支‘浪士隊’,先期入京為將軍打前站。就算浪士隊在京都和激進分子起了衝突,他們都是浪人,也怪不到幕府頭上。”
鬆平慶永聞言大喜,一拍大腿:“妙計呀妙計!那麼八郎,我就把這個重任交給你了。”
於是清河八郎就四處張貼榜文,招募浪人入隊。土方歲三得著消息,趕緊跑回來告訴近藤勇。按照歲三的想法,隻要警護將軍的安全立了功,咱不就有機會受賞當官,出人頭地了嗎?在京都要是碰上打鬥,咱們施展出天然理心流劍術來,砍翻幾個高手,門派的名字不就天下皆知了嗎?這是個好機會,咱可不能錯過呀!
聽土方歲三這麼一說,近藤勇也不禁動了心。於是召集弟子們一宣布,倒有好幾個人都願意和他倆一同去加入浪士隊,其中包括下級武士齋藤一、仙台藩脫藩浪人山南敬助,還有近藤勇的師弟、年僅21歲的衝田總司。
象試衛館門人這樣打算借機會闖出一番天下、青雲直上的人還有很多,清河八郎最終選定了200多人,組成浪士隊。2月8日,家茂將軍還沒有動身,浪士隊就先從江戶出發,一路無話,直抵京都。23日,他們寄宿在京都壬生的新德寺中。
就在這一天晚上,清河八郎把所有浪士隊成員都叫到院子裏,在四周火把的光芒映照下,神態自若地向他們宣布了此番前來京都的真正用意,這使得所有人大吃一驚,近藤勇和土方歲三麵麵相覷,既惱恨被別人利用了,又擔心這趟京都之行算是根本白來了,飛黃騰達的夢想就此破滅……
誠字旗下
1862年2月23日,在京都壬生地方的新德寺裏,燈籠火把照耀如同白晝,200多名浪士隊成員集合起來,聽他們的隊長清河八郎訓話。清河八郎環顧了眾人一番,得意洋洋地說道:“現在可以正式告訴諸君,在下組建這個浪士隊,並且帶著你們上京的最主要目的,並不是警護家茂將軍,而是為了尊王攘夷!現在南蠻已經侵入了日本國土,不將他們驅逐出去,國家就無法安定,百姓就無法過好日子。所以我等這就要上書天皇陛下,請陛下下詔,逼迫幕府全麵攘夷。浪士隊從今天起,不再是將軍的護衛,要轉變為朝廷的軍隊,隻有朝廷,才能領導攘夷大業!”
眾人聞聽這話,全都大驚失色,麵麵相覷。尤其是近藤勇、土方歲三等試衛館門人,他們從小就是聽著“八王子千人隊”的傳說長大的,心裏從來沒想過要離開幕府,靠攏什麼朝廷。是呀,攘夷是很好,幕府和南蠻簽訂不平等條約,還遲遲不肯下令攘夷,確實令人氣憤,但主家就是主家,我等怎能做此不忠不義之事,背叛幕府呢?
近藤勇正想跳出來反駁清河八郎,突然不遠處率先響起一個聲音:“別胡扯了!我們跟你上京,為的就是警護將軍大人,你領著我們去捧朝廷的臭腳,鬼才會跟你走呀!”近藤勇循聲望去,隻見說話的是個大高個子,路上曾經打過招呼,乃是水戶藩出身的神道無念流劍術師傅,名叫芹澤鴨。
清河八郎冷笑一聲:“不想跟著走,你就脫隊好了,自己回江戶去!”這一嗓子可就把芹澤鴨給噎回去了。凡是加入浪士隊的,大多數人家庭狀況都不很好,沒有什麼錢,要從京都千裏迢迢趕回江戶,沒有了組織的依靠,這路費可誰給出呀?
近藤勇對清河八郎這種嘴臉實在膩味透了,他平生最恨的就是遭人利用,正打算站出來給芹澤鴨撐腰,突然土方歲三扯了扯他的袖子,低聲說:“先別輕舉妄動,等等瞧吧。清河說把浪士隊歸屬朝廷直轄,就一定能夠成功嗎?幕府對此能不聞不問嗎?”
近藤勇長長地吸了一口氣,好不容易才把滿腔怒火給壓了下去。
清河八郎敢於蒙騙鬆平慶永,組織起一支浪士隊來,想當尊王攘夷的急先鋒,自然有他一定的政治資本和預先謀劃。他和京都很多激進尊攘派都熟,與三條實美等鼓吹尊王的公卿們也有交情,通過這些人牽線搭橋,沒幾天就得著了朝廷的詔書。
朝廷的意思,浪士隊從此收歸朝廷所有,即刻離開京都,東下江戶去催促和護衛德川家茂將軍進京——你總說要來,總也不動身,難道打算抗旨不成?
消息傳來,連土方歲三也坐不住了,心說這要是跟著清河八郎一回江戶,咱就擺明了要和幕府作對呀,就是叛臣了,這一步可死活也不能往下邁!於是試衛館門人聯合了芹澤鴨一夥人,再去找清河八郎理論。八郎還是那句話:“不想跟隨行動,那你們就脫隊吧。”
脫隊就脫隊,說什麼咱也不能跟他回江戶去。近藤勇和芹澤鴨一商量,咱們在京都人生地不熟的,得找個人依靠才行,找誰呢?嗯,京都守護鬆平容保大人乃是德川家的同族,哪怕全京都都是倒幕分子,他也不會和幕府作對的,咱去找他商量商量吧。
於是一行17人前往求見鬆平容保,向容保詳細闡述了自己的心願——我等是為了攘夷大業,打算先期來到京都維持治安,以待將軍大人前來,我等和清河八郎不同,並無悖離幕府之意,請大人您一定要幫忙完成我等的心願呀。
鬆平容保很為這些人對幕府的忠心所感動,正好這陣子京都大街上尊攘派誌士們鬧得很凶,容保掛著京都守護之職,對於怎麼管好治安卻有點束手無策。於是他想了想,回複近藤、芹澤等人說:“不必理會清河八郎,此人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既然有維持京都治安,等待將軍大人上京的願望,我便將此重任交付給你們吧,你們去組建新的、真正意義上的幕府的浪士隊。”
這個新的浪士隊,有別於清河八郎舊的浪士隊,因為駐紮地是在京都的壬生地方,所以被稱為壬生浪士組,也叫精忠浪士組。
壬生浪士組有三名首腦,都稱為局長,即近藤勇、芹澤鴨,還有和芹澤鴨同樣出身水戶藩的新見錦;局長下麵是近藤派的兩名副長:土方歲三、山南敬助,還有芹澤、新見派的四名局長助勤(助理):平山五郎、平間重助、野口健司和佐伯又三郎;再往下是監察、會計等職務,最主要是10個行動小組,咱們前麵提過的試衛館門人衝田總司擔任一番隊長,齋藤一擔任三番隊長。
順便一提,這邊新的浪士隊組建起來了,那邊清河八郎帶著舊的浪士隊大搖大擺回歸江戶,打算鬧事。幕府派人前來勸說,要他們滾回京都去,八郎是堅決不從。於是幕府軟的不成來硬的,暗中派遣佐佐木隻三郎等6名刺客前往,經過一番惡戰,終於砍下了清河八郎的首級,然後下令把群龍無首的浪士隊改名為“新征組”,暫時撥歸清河八郎的出身地莊內藩領導。莊內藩乃是幕府的譜代諸侯,封地在本州島東北部的苦寒之地——等於變相地把這票人全給流放了。
京都及其附近地區的治安,原本歸幕府委派的京都所司代管轄,但隨著這些年來到京都的武士和浪人越來越多,再加上幕府威信下降,所司代衙門已經基本上起不了什麼作用了。進入京都的那些所謂尊攘派龍蛇混雜,真有為國為民的義士,也有一腔熱血衝昏頭腦的莽夫,甚至還有打著尊攘旗號騙吃騙喝、魚肉百姓的雜碎,在他們的攪鬧下,京都的治安是每況愈下。
所以幕府才要新設京都守護一職,派遣年輕有為的會津藩主鬆平容保擔此重任。可是容保帶來的會津兵還要負責禦所(皇宮)和各門的守衛,沒有多少餘力在大街上巡邏,正因如此,他才委派近藤勇、芹澤鴨等人組建壬生浪士組,成為一支準警察部隊。
當時全日本範圍內各種組織是層出不窮,大多是自發成立的,比如咱們前麵提到過的禦楯組、天誅組、土佐勤王黨等等,清河八郎在籌建浪士隊之前,也曾組織過“虎尾會”。壬生浪士組和這些民間組織不一樣,算是官辦機構,於是幾名首腦一商量,咱們最好統一製服,這樣才能和要搜捕的鬧事的浪人們區分開來呀。
江戶幕府中期,曾經發生過一件非常有名的群體複仇事件,叫做“忠臣藏”,那是指遭到改易(削光領地)的赤穗藩47名浪人於一個風雪之夜突入江戶城吉良府邸,砍下了仇人吉良義央的腦袋。雖然這47人最終遭到幕府的嚴厲處罰,但他們為主家報仇的不屈精神卻成為民間傳奇和武士們的楷模。傳說當晚惡戰之時,為了區分敵我,47名赤穗義士都在衣襟下擺繪製了山峰狀的折紋,於是壬生浪士組也打算以這些義士們為榜樣,仿效他們的裝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