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之年,東樂王征戰四方,眾將士眾誌成城,舍生忘死。
從自發起義到自封為王再到現如今平複大江南北,也不過是五年之久,東樂王打著“大一統,百廢興,安百姓,天下平”的旗號,加之其為人正直,體恤軍民,因而深得人心。
僅幾年時間內,就有一大批武將、謀士加入其麾下,極大助長了東樂王的勢力。而眼下,大一統局麵的到來近在咫尺。
將近年末,南方蠻夷歸降,至此,天下完成大一統,東樂王稱帝,隨即定都東都,定此年為永和元年。
天下大一統後,社會由此安定下來,但由於近幾年來軍閥混戰不斷,有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生活艱難;生產力的低下,致使經濟發展近乎停滯。
東樂帝明白,此下最為迫切的,是恢複生產、安置百姓,於是召集各朝廷大臣,共同商議具體對策。幾個月之後,聖旨下達,各地官府迅速執行一係列政策指令,恢複生產發展、安置流離百姓。幾年之後,百姓大多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似有盛世景象。
東樂帝大一統後,封賞了眾多文武官員。
為維持中央集權,東樂帝在地方分設四大都府,分別坐落於全國的東、南、西、北部:北:清林宮、東:東弘宮、南:南朝宮、西:雲渝宮。
四大都府互不相屬,並且直接聽命於皇帝,這也是東樂帝製衡四方、管轄天下的手段。
自天下大一統,這往後二十年,已是呈現出太平盛世景象:生產力不斷發展、經濟迅速增長;集市上整日熱鬧非凡、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在看似和平穩定的外表下,其實還隱藏著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江湖上的恩怨情仇,才剛剛拉開帷幕······
在中原以東,離熱鬧都市百裏之外,一座座直上雲霄的陡峭山川映入眼簾,山川之間雲霧繚繞、灌木叢生、百草豐茂,給人一種莫名的神秘感。
在山川腳下,臥著一座巨石,在其一側有用朱砂鐫刻著的三個大字——東臨川。
在山川之上,卻坐落著宮殿和屋舍。
有人正揮劍習武,有人則捧書誦讀,也有人談笑風生······
這為首宮殿被池水所環繞,池水內浮萍遍布。
飛簷上雕刻著兩條金龍,活靈活現,似欲騰空飛去;金黃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白玉石柱上龍鳳呈祥,祥雲飄渺。
在宮殿屋簷中央,懸掛著鑲著金邊的巨大牌匾,牌匾自上而下鐫刻著三個大字,名曰:“青龍門”。
不由分說,此處便是四大門派之首——青龍門的所在處。
此時,在一處廊道之中,有位年輕女子端坐著。
她一襲淡綠色雜裾垂髾服,雙眸似水,十指纖纖,膚如凝脂,卻又透著幾抹粉紅,淡出幾分調皮、幾分淘氣;一雙朱唇,語笑若嫣然,氣質高雅出塵,溫潤如玉。
她正雙手捧著書卷,輕聲誦讀,卻也帶著些許漫不經心。
“文師妹,還在誦背呢?”
人未到卻先聲奪人。
待她抬頭循聲看去,隻見一位男公子兩手拂袖,正朝這邊大步走來。
他身著藍白長袍,領口、袖口都鑲繡著銀色流雲紋的滾邊,腰間束著一條青色祥雲寬邊錦帶,靛藍色的長褲紮在錦靴之中;劍眉之下,狹長的眼眸似潺潺流水,溫潤得春風煥發,鼻梁若黛青色的遠山般挺直,薄唇淡紅,嘴角卻微微上揚。
“晉元師兄,找我什麼事啊?”
晉元站定,笑而不語。
“什麼嘛!整天除了練功就到處瞎逛,小心我告訴師父······”
“哎,”晉元打斷道,“列文師妹,你別冤枉我,現在已經到吃飯時間了,我剛練功回來,特意來叫你一起去啊。”
“終於到時間了嗎!我已經餓得頭暈了!”
列文一手撇下書卷,沒等晉元反應過來就小跑著去膳廳了。
“喂,文師妹,你等等我!”晉元彎腰撿起書卷,幾個箭步追了過去。
眼下,大廳之中人頭攢動,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