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胎教”一詞源於我國古代中醫典籍。瀏覽古今衝外有關胎教的文獻資料發現:胎教起源於我國古代,發展於現代西方發達國家。近年尤其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再度受到重視,對其研究和應用已有新的開端,這對貫徹落實我國基本國策: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提高人口和民族素質是一件大好事。胎教的現代概念筆者認為應該理解為:胎教是一門融有關醫學、教育學知識為一體的對胎兒進行教育的綜合性實用科學。就醫學而論,它涉及生理學、醫學心理學、藥理學、性學、生殖學、遺傳、營養學、婦產科學等學科;就教育而論,它則包容語言、音樂、體育、美學、教育心理學等學科。受教育的對象是“十月懷胎”中的胎兒,施教者主要是胎兒的母親和父親。教育者先受教育。因此,實施胎教前提應是對孕前育齡夫婦進行上述諸多學科的普及性係統教育,使他們掌握有關內容和方法,才有可能在孕後對其胎兒進行科學胎教。胎教的全過程是一項係統工程:優孕、優育、優生、優教。言現代教育,應包括胎教,應從胎教開始。本書分10個專題介紹了孕前育齡夫婦需要了解的胎教知識和方法,對準備做父母的青年朋友會有所補益。

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昌盛,需要高智力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造就有賴於教育的發達與普及,教育必須從胎教做起。6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對胎教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實驗研究,並初步形成了較係統的理論體係。美、英先後創辦了各類型的胎教學校,出版了專著書刊。曰本曾舉辦過有關胎教的電視節目,著名學者阿部順一教授倡導了“英才製造工程”實驗,取得可觀的成功,在我國,近年有關胎教孕育出高智兒的報導時有所聞,有關胎教的專著也巳問世,著名學者屠興複發明了“胎教話簡”,這些都標誌著我國胎教理論研究和應用取得一定進展。但我國胎教理論研究和實施的普及程度較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差距。那麼我們能否在較短的時期內趕上、超過發達國家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一)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倍加重視人才和人才的培養;(二)我國古代醫籍中有豐富的胎教學說瑰寶可供挖掘;(三)擴大國際交流,使我國學者和專業人員借鑒,汲取國外先進知識、技術、經驗有了方便條件;(四)經濟騰飛提高了全社會的科技意識和人才意識;(五)影像醫學儀器的普及為直接觀察胎兒在母體內的行為、活動提供了有效手段;(六)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激發了全社會尤其是、育齡男女的優孕、優育、優生、優教意識;(七)我國巳湧現出一批對胎教理論研究及實施方法感興趣且初有成就的專家學者。(八)義務教育法的實施,我國現代育齡人口大多已達到初中教育水平,有接受和實施胎教的文化素養。這些條件是我國胎教學說研究、發展、普及、實施的可靠基礎。隻要我們繼續努力,我國胎教學說一定會再度領先於世界。一個人才輩出、科技發達、經濟繁榮、國家昌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一定在不久的將來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筆者是兒保工作者,在工作中發現孕期受過胎教的嬰、幼兒童較未受胎教者在:智力、體格、行為、品德諸多方麵差異明顯。基於對專業的熱愛,對民族的責任感,不揣知識淺薄、文筆拙劣,我們編寫《胎教》以期對胎教理論知識和實施方法的普及盡綿薄之力。本書共論述了10個問題,由趙霞醫師編寫的2是3、4、5、7、8五個專題;由趙麗同誌編寫的是1、2、6、9、10五個專題。在編寫過程中,有幸得到佳木斯教育學院傅民傑副教授自始至終的熱情鼓勵和支持,我們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由於我們水平低,對參考文獻、資料的分析與綜合能力差,第一手資料的積累少且欠完善。缺點、錯誤、甚至謬誤在所難免,懇請前輩、同道、讀者批評指教,如此,我們將不勝感激之至。

於佳木斯市婦幼保健院1994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