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守岩付的太田資正被未打算投降,一回到岩付,資正就忙著派使者四出邀請曾參與對抗北條軍的“關東聯軍”的大名出援;可是,經過河越一戰,於關東擁有強大號召力的“古河公方”足利晴氏受北條家控製,裏見家無力出援,擁有猛將“道及”山上照久的宇都宮家受盧名家的重兵威脅,太田家的唯一希望落在佐竹家身上。
佐竹家早在源平合戰時期已雄據關東常陸,早前更加打敗號稱在關東“打不死”的小田家,實力大增;當主佐竹義重為智勇雙全的超級猛將,摩下有一位號稱“鬼真壁”的猛將,他就是真壁氏幹。“鬼真壁”的武器是一把長3米多的長木棍;據說真壁氏幹正正就是塚原卜傳的弟子,雖未得“一之太刀”的真傳,可是在以效率為主的“香取神道流”劍法來說,其劍法效率之高,已經是首屈一指,能打敗他的人恐怕隻有劍豪級的人物以及劍聖級的上泉信綱以及其師傅塚原卜傳了。3米長的木棍加上高攻擊效率的劍法,“鬼真壁”的攻擊範圍以及殺傷力都非常強大,正因為如此,“鬼真壁”正正是佐竹家的首席大將,由他領軍出戰,就算不能取勝,也絕不會落敗!太田資正對真壁氏幹充滿信心,認為佐竹家一定會派他出援,到時候就能一舉擊退北條軍。
可是,這次的情況與以往不同,佐竹義重經過分析後,認為太田軍要取勝是沒可能的;守軍不足三千,士氣低落,本來牢不可破的城門與城牆在惡政之下日久失修,變得不堪一擊;攻方經過降兵的補給後,人數近萬,武備精良,而且士氣高昂;在此差天共地的形勢下,北條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打下岩付,援軍根本不可能趕上;即使能趕上,在人多勢眾而且士氣高昂的北條軍麵前,援軍也隻會變成一堆屍骸;在經過以上的考慮後,佐竹義重決定回絕使者的要求,不派出援軍。可是,這不等候義重對於北條家的擴張不聞不問;相反,義重是最關心不過,仇敵壯大,對自己又怎會不構成威脅?於是,義重召來真壁氏幹,命他帶領門下“霞流”弟子前去岩付……
“氏幹,吾現命你帶領“霞流”弟子前往岩付,替我收集岩付的情報;切記,當你們到達時,岩付恐怕已經落入北條手中,因此你們要低調行事,千萬不要暴露身份,以免北條取得攻打我家的口實。”義重不慢不快地一字一字吐出
“係!大人!”氏幹答道
戰場上的形勢就如義重所預料一樣,不出四天,岩付的二之丸已被北條軍攻下,太田資正率領著士氣低落而且傷兵眾多的千多人守軍厄守著本丸天守;無論是誰,看一眼都會明白到,太田軍敗局已定,城陷在即,這一點資正本人正是深深明白;可是,資正選擇了蒙蔽,他蒙蔽了自己,不打算投降,也不打算切腹,堅信著太田軍很快就會把北條軍打敗,趕出岩付;他並沒了解到傷兵眾多的太田軍的想法,太田軍的士兵並不想白白戰死於無意義的戰役之上,再加上資正的惡政,太田軍壓根不願意為資正賣命。隻是起初形勢未明,太田軍於是選擇守衛國土,與北條軍作戰;可是,隨著戰況每況愈下,逃兵以及倒戈的人不斷增加,直至這一刻,快將要完全戰敗、全軍戰死的時刻,太田軍不再忍耐,他們意見一致,於二之丸被攻陷的第二晚,他們襲殺了太田資正,把其首級獻予北條軍,就這樣,打了近兩個月的岩付之戰就在北條軍攻下岩付城的情況下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