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潛龍定脈千古秘(3 / 3)

這話一出,謝貽香反倒有些不解,不禁問道:“既然你當時便已將這四湖之中的封印盡數解開,破了金陵城的風水格局,但最後為何還是輸了?”那和尚頓時臉色微變,冷笑道:“你錯了,洞庭湖、鄱陽湖、洪澤湖和太湖這四處封印一經解開,整個‘潛龍’之局雖已危如累卵、覆滅在即,卻還有最後一環維係,便好比是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最後這一根稻草,千百年來則一直藏於金陵城中。”

謝貽香微微一驚,隨即想起金陵決戰之前,師兄曾向自己提及,說得一子帶他去過城裏的一口深井處,不但擊殺了潛伏於此的積水尊者,還從井中意外收獲了一枚玉璽,難道這便是整個“潛龍”的最後一環?那和尚察言觀色,頓時冷笑道:“你又猜對了,金陵城裏的那口‘鎖龍井’,便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待到四湖封印一解,隻要再拉起井中鐵鏈開啟機關,依附於長江的整個‘潛龍’之局便會徹底告破,生出驚天劇變。”

說到這裏,他不由地長歎一聲,苦笑道:“然而便如我方才所言,我逐一解開四湖封印,隻是想將其留做最後一手殺招;如非萬不得已,實不願損毀這條華夏千古之‘龍脈’,斷送金陵這座天下第一皇城的龍氣。試問恒王的二十萬大軍若能輕易破城,或者皇帝徑直開城投降,我又何必開啟‘潛龍’這最後一環,以至塗炭蒼生、徒增殺孽?畢竟恒王繼位之後,天下的黎民百姓亦是他的子民,民安方有國安。”

“所以早在‘太湖講武’之前,我與神火教眾人進京之時,便將積水尊者留在了金陵城裏,令他寸步不離地看守著那口‘鎖龍井’,以防被旁人誤打誤撞開啟。當然,若是我軍久攻金陵不下,最後或許我也會令他開啟機關,以‘潛龍’被摧毀時的驚天之威,助我奪取金陵。”

“卻不料當日眼看我軍便要破城而入,即將大功告成之時,這‘潛龍’的最後一環,竟被旁人偷偷開啟,頓時引來滔天大水,使我全軍覆沒。思來想去,當今天下能為此者,便隻可能是得一子那個挨千刀的小道士!至於我安排在那裏的積水尊者,則十有八九是死在了你師兄手裏。”

謝貽香聽到這裏,心中頓時涼了大半截,隻覺滿嘴苦澀,試探著問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說,得一子也……也知道了‘潛龍’的秘密,於是將計就計,趁你們全力攻城之時,他便在暗中教人偷偷開啟井中機關,從而引來了那場‘長江大潮’?”

那和尚冷哼一聲,並不回答,兀自解釋道:“毀去‘潛龍’之局,其本質在於改變長江流向,從而破壞金陵城的風水格局,令其龍氣盡失。然而由於洞庭湖、鄱陽湖、洪澤湖和太湖四處封印的原理,乃是堵塞地底暗流,所以伴隨著‘潛龍’的最後一環被開啟,四湖封印徹底解除,地底暗流重新疏通之際,勢必將大量河水吸入其間,反倒令地麵上的長江之水產生短暫且巨大的虧損。最終形成的結果便是,原本東流入海的長江因水量缺失、難以為繼,反而令東海之水倒灌回來,形成你口中的‘長江大潮’。而我那二十萬大軍,便是在這場大潮當中全軍覆沒、蕩然無存,從而令我數年來的經營功虧一簣,化為烏有!”

聽完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謝貽香不禁緩緩吐出一口長氣。想不到這些年來自己一路與此人為敵,從金陵到洞庭湖,從鄱陽湖到天山墨塔,後來再到寧義城、顧雲城,最後又從太湖回到金陵,原以為此人智計之高,已是驚世駭俗,誰知他除了明麵上的各種勾當,私底下竟還謀劃著如此之大的一盤棋,自己身在局中,卻始終毫無察覺,當真無用至極;若非今日由他親口講訴出來,隻怕自己這一輩子都猜不透其中玄機。

卻見那和尚又抽了幾口旱煙,再次說道:“話說回來,金陵一役我之所以會敗給那個小道士,倒不是棋差一著,而是在天山墨塔時因一時心軟,這才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要知道‘潛龍’一事當今天下便隻有墨家巨子一人知曉詳情,而這也正是我一直篤信那小道士本事再大,也決計不可能知曉此事。當時墨寒山將‘潛龍’的秘密向我全盤托出後,於情於理我也不該留他性命。但我到底因為愛惜其才,不忍天山墨家一脈就此斷絕,所以隻是略施小術,從他腦海中抹去了關於‘潛龍’的所有記憶……”說著,他抬眼望向謝貽香,沉聲問道:“……若是我所料不差,那小道士後來又見過墨寒山,是也不是?”

謝貽香心中一凜,想起自己當日和得一子逃回墨塔,卻因“屍軍”偷襲一事,不得不先一步乘“天行”趕回金陵報信,隻好將得一子留在墨塔,倒是的確有機會和墨寒山單獨相處。她當即點了點頭,那和尚頓時冷笑一聲,沉吟道:“果然如此……如此說來,到底是我低估了墨寒山的本事,竟沒能完全抹除他關於‘潛龍’的記憶……又或者是我到底低估了那小道士手段,竟能被他破我神通,替墨寒山恢複了這一段記憶……”

眼見言思道陷入沉思,謝貽香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倘若得一子果真是在天山墨塔之時便已知曉“潛龍”這一機密,以他的聰明才智,自然也能推測出言思道接下來的全盤謀劃。那麼照此看來,得一子曾在“太湖講武”結束後誇下海口,說從囚天村的那場三方對弈開始,他便一直在和言思道演戲,故意處處遜他一籌,甚至三番五次假裝氣得吐血,其目的便是要讓言思道放鬆警惕,從而在他即將功成的那一刻將其徹底擊敗,難道竟是若言非虛?而且得一子當時口稱“潛龍在天,鬼神泣血,業火焚城,黃泉滅世”,如今再來回想,豈非正是暗示著他後來火燒金陵、水淹七軍之舉?

想到這裏,謝貽香愈發覺得無論是已然身故的雙瞳妖道得一子,還是眼前這個不死不滅的言思道,皆是深不可測之輩,其智幾近於妖魔;凡人終此一生,也休想望其項背,自己更加不是他們的對手。她不禁歎道:“你們這一僧一道,到頭來一個輸,一個死,倒也清淨。可見善惡終有報,誰也逃不掉。”

誰知這話一出,那和尚頓時哈哈一笑,問道:“誰告訴你那挨千刀的小道士死了?”

。您提供大神霜露寒的年代文女配不幹了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