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神宗即位,他雄心大誌,一心要北收複燕雲十六州,西使夏稱臣,國內百姓安居樂業,成為曠世明君。他同王安石一拍即合,要變強,非改革不可。由王安石主導的變法派和司馬光主導的反對派的主要爭議是在“義利之爭”。司馬光認為,王安石變法的內容是將利放置於大義之上,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他,認為這樣會禍亂天下,人人追逐利益,人人都為自己。雖然當初範仲淹也改革,但其還是堅持大義比利重要的原則,所以即使死後,諡號仍然可得“文正”。王安石認為,並不是義不重要,義肯定主要,但實際中光光隻是堅持義並不能讓國家富強,百姓有飯吃。在這方麵,可以說王安石比司馬光高明多了。宋神宗隨後罷免司馬光,蘇軾等人,任命王安石為樞密使(宰相)。
然而宋神宗急功近利心切,雖然王安石有一整套的方案和美好未來設計藍圖,但這些都是需要大量時間經曆之後才會有效果。所以很多方案都適得其反。加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官吏思維模式。一大片貪官汙吏乘此機會大發橫財,敲詐百姓。可以說,朝廷多為變法迎合之輩,地方多為貪汙之人。百姓也因此更加苦不堪言。王安石一方麵要替皇帝擔上誤國禍亂天下的罪名,一方麵又要同朝中人員協調,身心俱疲。而其子的離世更是雪上加霜,不得已,他閑居家中,以養天年。而其後的呂惠卿的嘴臉更是讓他和神宗大為吃驚,迫害正直人士,使本來就已經風雨飄渺的改革路程更加柔弱不堪。
變法雖經過十幾年之後,有了一些成效。但朝廷上下對此深惡痛絕。而神宗也因過度操勞,一病不起。年僅四十。
神宗之後,哲宗即位。因其年幼,由神宗之母高太皇太後執政,主持大局。他先後召還司馬光,蘇軾等重臣,一時之間,廢法之事大舉興起。而此時,蘇軾卻認為,部分新法確實有成效,主張保留,他也因此遭到了朝廷的排擠,貶為地方任團練副使。也算是整個中國曆史上官員中的另類。一次,他拍著自己的肚皮問自己的妻妾道:“你們說說看,這裏麵裝的是什麼。”其他人紛紛說詩畫詞等才華等,隻有朝雲說道:“滿肚子不合時宜。”蘇軾聽後大笑:在變法派占優勢時他反對變法;在反對派占優勢時,他又支持變法。而各類官員又借此大發橫財。正所謂:變,百姓苦;廢,百姓亦苦。
話說四川一帶,隻因天高皇帝遠,交通不便,反倒受變法廢法之事的影響較小,百姓也因此太平無事。三國時的劉備便以兩川為據點,割據稱帝,便是因為此地是易守難攻之地。諸葛亮執政期間,魏國在綜合實力較強的情況下,雖多次興兵,但多以失敗告終。當然,借此地而行麒麟之誌亦非易事。孔明六出祁山,薑維九伐中原均以失敗告終,雖有國力強弱之分,但地理不便,也是重因。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便將此處特證和政治軍事厲害關係說明的一清二楚。此外,四川向來有天府之國的稱呼,一條都江堰灌溉良田萬頃,百姓十分受益。而其中,又數成都又最是富庶。
這成都中有一大戶人家,主人蕭年遙,業已六十高齡,沒過幾天便是他的六十大壽。因其為人慷慨大方,來者不拒,不論貧富都平等以待,素有孟嚐再世的稱呼。所以各方好友或受他恩惠的人都想在這一日替他好好祝壽。即使未能前來,也已經提前送來賀禮。此時,門裏門外都忙著布置,而他卻緊縮眉頭,時憂時喜。
原來這蕭員外有兩女一子,長女蕭無雙和次女蕭尋婷都早已出嫁,算是心願了卻了。隻有獨子蕭揚自小離家,到現在為止一麵都沒有見過,算來到如今也有十八年了。說來也奇怪,這孩子一出生下來,家裏便失火,接下來幾個月孩子沒事,家裏肯定遭殃。如果孩子生病,家裏就太平些。兩者之間似乎有水火不容之勢。無奈之下,蕭員外請來至交好友。此人本事非常,且有周易算命之能。在他觀看後,說道:“此子同蕭兄家命格不合,要外出避禍十八年方才無害。否則,要麼家中其他人替他受災,要麼他過早夭折。但此子有武格,同府上太公十分相像。不如交個舍弟夫婦,加以撫養,十八年後在蕭兄六十大壽之日他將歸來。”
蕭員外向來敬重這位好友,雖然不舍,但想到自己父親說過他自己出生時也是如此,無奈之下,隻得將未滿周歲的孩子送給他們夫婦去撫養。
時光荏苒,一晃就快到了自己的壽誕之日,蕭員外期待孩子的歸來,但多少有點擔心。雖然自己至交好友在武林中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料想他人也不敢隨便欺負自己孩子。而且在管教子弟上也有異人之能,可以大感放心。但父母思念孩子情切。尤其是蕭夫人,每到逢年過節,便絮叨幼子如何如何。
忽然門口丁管家大喊:“老爺,夫人,大小姐回來了。”隻見少婦手捧賀禮,前來祝壽。蕭員外走上前,笑道:“你這孩子,直到爹大壽才回來。平時也不回來,就讓我們這兩個老人家百般無聊。南城呢?怎麼沒跟你一起來?”
那女子便是長女無雙。隻見她走到父親麵前,說道:“祝爹爹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南城去懲戒一個大盜,他說一定會趕上您的大壽的。放心吧,爹。再說了,二妹不是經常來看爹娘嘛。”
剛說完,蕭夫人就帶著一個小孩子匆匆出來,抱住許久未見得女兒,數落起來。
“娘,我前不久聽說小弟明天就要回來。他的大師兄和二師兄在武林中名聲不小,人稱“青雲雙俠”,反倒是小弟沒什麼動靜。我猜他肯定偷懶了。”說著,就把那孩子抱起來,親她的臉蛋。
“學武有什麼好,整天打打殺殺的。偏偏你們兩個姑娘家,都好勇打鬥的,真不知道像誰。老二,從前年開始就忙著四周跑來跑去了,也不經常來了。你們兩個不孝女,幸虧還有個乖孫子可以依靠。”蕭員外不經數落起女兒起來。
因為他們夫婦都是江湖人士,難免有有仇家上門,在孩子五歲的時候便把孩子留在自己父母身邊。想念的緊了就回來看下。
蕭無雙抱著孩子走進裏屋,跟父母說些外麵的日子。但因為蕭員外不喜歡武林人士打打殺殺,中間有些事情也省略了。
次日一大早,蕭府上下忙得不可開交。蕭員外在外麵對來客一一接待。忽聽得丁管家報道:“二小姐二姑爺回來了。”
隻見一青年跳下馬車,伸手去攙扶其夫人。
“小婿祝嶽父大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青年名喚獨孤鴻,風度翩翩,隻是額頭上有一道疤。正是這道疤痕,讓他跟蕭家有了不解之緣。
“爹,你年紀一大把了,就不要跑出來了,叫丁管家接待下得了。”但見這少婦一臉喜悅之色,隻是行動有點遲緩。蕭員外正欲開口責怪他們夫婦幾句,卻也注意到其女兒肚子已鼓起,馬上轉怨為喜:“我的好女兒好女婿,給老爹我帶來這麼一份厚禮。快進去,讓你娘和大姐好好看看。”
一旁的丁管家示意,讓其他家丁馬上在裏屋喊道:“二小姐,二姑爺回來了。”
接近中午時分,大批客人絡繹不絕地來到。
“府尹張大人到。”
這張府尹算是難得一個清官。但清官總有自己的難處,每在天災之時,在蕭員外的號召下,一起為他分擔救濟百姓之事。這時間一久,兩人成了莫逆之交。
隻見張大人上前一抱拳:“老哥,大喜大喜啊。我本來想送你點什麼的,但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來什麼。就送上一幅劣者的字畫,略表心意。來人,呈上。”
蕭員外哈哈笑道:“張大人日理萬機,前來祝壽已經感激不盡。快請進,請上座。”
“老哥別忙。”隻見他後麵還有六個衣著樸素的百姓,其中一人捧著一盒子,看起來很不起眼。
“大人,這是?”
“老哥,且聽這幾位鄉親父老。他們送的禮絕對比我的好。”
“蕭員外,這麼多年來。您和張大人一直為我們這些人幫忙,實在感激不盡。這盒子裏的是今年的新穀,剛剛打下來的,我們想讓您先嚐嚐。”
話語剛落,蕭員外就上前接過:“謝謝各位鄉親父老了,來來來,這邊請。”說外,轉身對張大人說:“大人,這禮,實在厚重。”
接著,其他客人來到。但緊接著,蕭員外就覺得有點奇怪了。因為接下來報的名號都是自己沒怎麼聽過的,那些都是武林人士。
“河南萬劍山莊關少莊主前來祝壽。”
“青陽派大弟子許少俠前來祝壽”
“唐門唐少莊主前來祝壽。”
“落花劍沈女俠前來祝壽。”
······
隻見這些人的賀禮都隨意臨時買過來,絕不像之前的客人都是精心準備過。蕭員外雖然有點擔憂,但想到自己的女兒女婿都是江湖人士,所不定都是他們的朋友。他剛想到此處,忽然聽到丁管家扯開了嗓門:“青雲門大弟子江天行江少俠,二弟子慕應明慕少俠,三弟子蕭······三公子蕭揚前來祝壽。恭喜老爺,賀喜老爺,三公子回來了。”
蕭夫人因為期待小兒子歸來,所以叫家丁一有消息馬上回報。丁管家剛一說完,馬上有人去回報了。蕭員外強抑製住自己內心的激動,馬上走上前。
隻聽得江天行恭賀道:“恭喜蕭伯伯,祝蕭伯伯,壽比南山,福如東海。這是家師托弟子幾個帶來的賀禮,請笑納。家師因為有事在身,不能親身前來,請見諒。”
蕭員外親手接過,笑道:“好好好,有勞了。慕兄夫婦教出來的弟子就是不一樣。我記得當年揚兒跟著你們師傅的時候,江少俠還隻是個六歲的孩子。那時候慕少俠還被抱著呢。一晃你們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近年來你們的俠名也是遠播四海,真是替你們高興。你們師父師母近來可好?”
“有勞蕭伯伯關心,師父師母身體安好。”
隻見慕應明推著身旁的師弟,說道:“這是你爹,還不跪下賀壽。”
蕭揚自己的身世早在師父師母口中得知,雖然常年不在父母身邊,但畢竟血親之緣是無法割舍的,隻見眼前滿頭灰發的過百男子便是自己的父親,不由得心酸:“揚兒,拜見爹爹。孩兒不孝,累及爹娘掛念不已。”
蕭員外連忙扶起,正欲說什麼。隻見蕭夫人拉著外孫跑了出來,後麵緊跟著蕭無雙,尋婷和獨孤鴻。當她看到跟自己臉龐十分相像的蕭揚,一把抱住,哭了出來:“兒啊,你終於回來了。”
大家連連勸慰,蕭員外大喜之餘,讓大家先進裏屋,但不忘繼續接待賓客。
蕭揚扶著母親,心裏暖洋洋的:“原來這就是家人,跟師父師娘一樣。”心下頗為得意。
一家人都坐下,江天行和慕應明因為關注到四周的賓客中有點不尋常的氣氛,互相示意了下,就坐到賓客席上去了。
蕭無雙抱著孩子。隻見那孩子一雙眼睛咕嚕咕嚕地轉,一直望著蕭揚,大家剛走進大廳,叫道:“大鬼叔叔。”
蕭夫人從大女兒手中抱過孫子,笑道:“傻孩子,什麼大鬼叔叔,你應該叫舅舅。”
“外婆,這個叔叔以前我被壞人抓走的時候救過我,還給我糖吃。”
話語剛落,眾人吃了一驚。蕭無雙更是在驚奇之餘解開了自己心中的謎團。原來因為燕南城名聲太響,在燕飛四歲的那年,受到了一群**人士的圍攻。當時有人同時襲擊他的妻兒。蕭無雙武功不弱,但在一對多的時候又要保護自己孩子,有點力不從心。孩子也最終被搶走。燕南城受傷回來找到自己妻子,一聽到孩子被搶走,馬上拜托自己道上的朋友去找,卻找了一個月都沒消息。蕭無雙以為孩子死了,傷心欲絕。南城卻覺得可能還有希望,孩子不在仇人的手裏,否則早來威脅他了。雖然傷心,但還是不停地找。但兩個月後,燕飛神奇地回來了。問他是誰救的,卻什麼都不說,說是救人的叔叔說不許說。燕南城想著雖然不知道是誰,但想來此人並無惡意,隻是不想讓人知道是誰罷了,也就不了了之。但蕭無雙覺得江湖人心險惡,說不定還有下著,後來就幹脆把孩子寄送到父母身邊。為了避免耳目,燕南城基本不來蕭府,認識他的人太多了。
蕭揚此時聽到孩子叫了出來,從母親手中抱過:“原來你就是當初的那個老是哭的小鬼,居然是我的親外甥。”
蕭夫人說道:“這是你大姐無雙和大姐夫南城的孩子。那邊的就是你大姐,後麵兩位是你的二姐尋婷和二姐夫獨孤鴻。見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