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複仇開始,踏上征途(2 / 2)

“嗚呼!…”

“天地本洪荒,大道亦無常。從來無一物,世間鑒滄桑。”

秦晨豁然明了。

深深的歎了口氣,心道,這世界真大,大得很精彩,大得很吸引我,大得自己都來不及準備。

“師傅,晨兒看完了。”看罷,秦晨調整心情,把書還給了老人。

“嗯,晨兒,相信你也大致了解了修行一途,實乃逆天之舉,路途中坎坷,也必有性命威脅。你師傅我雖然不是修行之人,但是也知道,和練武一樣,根基要穩,目標要堅定,還得有足夠的自信,那樣,才能有成果,不然就是敗果啊。”老者語重心長。

“晨兒明白,晨兒知道其中的危險,但是晨兒必須走上這條路,才能保護師父,保護爹娘,才能保護晴兒。”秦晨目光堅定。

“唉…”聽到這兒,老人歎了口氣。

“晨兒,有些事情,為師有些話要跟你說。你爹,你娘,為避免麻煩,如今已經不在秦府,至於去了哪裏,你父親沒有講,隻說,將來會有見麵的時候,讓你不要擔心。”老人頓了頓。

“這兩本書和這根木棍,是你爺爺留下來的,當年交代於我,秦府後人的武功至圓滿之境,方可閱讀,當下給你,實屬無奈之舉。”

《修真世界》、《修煉入門》。秦晨接過手,看見兩本書的書名。

“還有,晨兒,這是《落水劍》和《遊龍掌》的最後一篇,也交於你吧。”

給與同時,老人平時抖擻的精神,萎靡了不少。

“師傅,你怎麼了?”秦晨有些擔心。

“晨兒,師傅沒事,師傅隻是有些累了。”

“師傅當年13歲響應號召,參軍入伍,一年體能訓練,一年斥候訓練,15歲便做了百夫長,16歲那年,宋金兩國交戰於龍平關,各自出兵30萬,打得天昏地暗,屍橫遍野,傷亡慘重。領回來的士卒,算上傷殘,也僅剩下9000多人。就在那場戰役中,師傅作為中軍先鋒,差點也死在沙場,到如今,師傅都還記得,記得那把刀的鋒利,就在我眼前。也就在這個時候,那刀,沒能劈下來,是你爺爺,秦將軍一手遊龍掌,刀便翻飛了出去,擊斃敵軍士兵一人,救了師傅一命。”

老人一邊說著,一邊激動起來。

“也就是在那年,你爺爺把我編入了近衛軍,做了一名貼身侍衛。師傅很感激你爺爺,為公,師傅升了軍銜,值得慶賀,為私,軍餉多了一倍不止,遠方家中的老娘,生活不愁,還有富餘。”

“將軍於我,有再造之恩。打那時起,師傅就下定決心永遠跟著將軍,性命相隨。”

“再後來,武清關戰役,老將軍誤信細作之言,貿然趁勝追擊,深入敵軍腹地,果不其然,將軍中計,身陷重圍。最後大家護著老將軍,拚死突圍,依然沒能逃出來。最後,整隊近衛軍,剩下師傅一個人,帶著將軍臨死前拿在手裏的兩本書,還有這根木棍,逃了出去。”

說著,老人把木棍交給了秦晨。

“說起來,也是奇怪。這木棍,師傅看過很多遍,仔細觀摩,它就是根木棍,尋常普通,沒發現任何不妥的地方。可就是這木棍,替師傅擋了許多刀,可一點刀痕都沒有。”老者也不再看那木棍。

“而現如今,師傅守護者秦府許多年,老將軍賦予的使命,也算是基本完成。趁著自己還有些日子,想動身去看看家鄉,然後,便去追隨將軍的腳步。”老人道出了心結。

“師傅,你這是要離開了麼?那晨兒怎麼辦?”秦晨看著老人從床頭,拿起早已備好的包袱,背在身上。

“晨兒啊,師傅也教不了你什麼了,此後修行的路上,切記,莫要與人逞凶,隻要身家性命還在,一切都好說。”

說完,老人拍了拍秦晨的肩頭,便出了門,漸行漸遠。

“爹,娘,師傅,都走了麼?”秦晨看著遠去的背影,喃喃自語。

“我又該何去何從?”

“該死的肖澤,若不是你,哥哥尚在人世,若不是你,爹娘何必離去,若不是你,師傅豈會遠行,若不是你,晴兒也……”

“你害得我秦家支離破碎,此仇不共戴天。”

“我要入伍。”

秦晨打定了主意,擬定好計劃,便不再他想。

於是,偷偷潛回秦府,備了些細軟,和幹糧。呼喚了幾聲,沒聽見回應,就離開了追風城。

在遠處,秦晨回頭看了看生活多年的家鄉,心念道,我還會回來的。於此,便一路向北,不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