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星係已經抵達,休眠體解除休眠狀態。”
一聲電子合成的冷漠聲音忽然響起,主腦將歐陽炎喚醒後又恢複了沉默。
經過20年的航行,逃生艙終於從垂直於盤麵的方向,進入了這片星域最近的一個河係,位置是這個河係的第三條螺旋臂內側的中部。
歐陽炎緩緩從休眠狀態中醒來,感到通體一陣舒泰。
這具高級休眠艙是整個晨曦號所有設備中檔次最高的,占整艘飛船價格的近四分之一。
這種高級休眠艙不但具有普通休眠艙的一般功能,而且置入了生體細胞自適應激活係統,可以讓休眠體的體內細胞在休眠狀態時對艙內的低溫環境進行緩慢的自適應性調節,從而逐漸改善細胞內部的微生形態,如此日積月累,可讓休眠體如同一名長期維持慢跑狀態的運動員一樣,不間斷地鍛煉自我。
這種細胞優化功能配合上休眠狀態下極少的生命消耗,可以讓休眠體在漫長的休眠歲月中緩慢但極為有效地改良自身體質。
這是歐陽炎第一次在這具高級休眠艙中進行長期的太空休眠,雖然才休眠了20年,他已經感覺到自己無論是腦力、體力還是眼力、耳力都有明顯的上升,隻感到全身輕鬆無比。如果這種上升幅度可以一直維持下去,也許過個千兒八百年,他歐陽炎也可以成為一名力能舉鼎、身輕如燕的強者了。
得到這偌大的好處,歐陽炎不由喜上眉梢,對接下來的行星篩選工作也充滿了信心。
對於動輒數萬光年的星係尺度來說,隻能以光速航行的逃生艙慢得如同一隻烏龜。雖然有休眠艙延緩自己的衰老,但時間寶貴,在這個陌生未知的星域,早一步開始發展自己的文明,便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應付將來可能出現的強敵。
失去了晨曦號,歐陽炎無法再利用飛船攜帶的材料建造小型封閉式殖民基地,隻能尋找一個類似於地球環境的類地行星,才可以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這種類地行星其實也並不少,大概每百個恒星係,就會有一兩顆D級以上的類地星球,至於D級以下的,那就更多了,但以歐陽炎目前的情況,至少要找到一顆D級以上的類地星球,才有可能生存和發展下去。
這個星係和銀河係十分類似,直徑約16萬光年,有4條旋臂,包括約一千六百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
歐陽炎把這片星域命名為荒蕪星域,目前所在的河係命名為萍河係,萍河係的四條旋臂則按照從內到外的次序,分別命名為蜉蝣臂,燕雀臂,鴻鵠臂,鳳凰臂。
歐陽炎操縱著逃生艙,就近進入這個河係的鴻鵠臂後,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發展需要的星體。
因為逃生艙的雷達係統探測能力有限,隻能粗略地估算星體的大概情況,要想取得星體表麵更加詳盡的資料,就必須操縱逃生艙進入星體的大氣層。
進入大氣層後,如果再想脫離星球的引力,重新進入太空航行,為了脫離星球的引力控製,將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常用儲能用完,就隻有挪用應急儲能,這將會減少逃生艙躍遷功能啟用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