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倆是十一月份認識的。”
“嗬嗬,我看未必,她一定在你剛入學就了解了你。有一次我剛走出校門,就碰到了她,本想隻是打個招呼,沒想到她有事想請我幫忙。”
“她遇到困難了?”
廣場舞上的音樂換成了輕音樂,鄭婉怡已經不再跳了,也看到了我們在聊天,但是沒有走過來,而是圍著我們四處轉悠。
“是一個拉讚助的活動。”
“拉讚助?我們學校辦活動,不缺少讚助商吧?”
“這個是她自己一個人想要拉的讚助商,而且隻讚助她一個人。”
“那到底是什麼樣的讚助?”
“她希望別人讚助她兩個項目,一個是環保行動,這個讓我很驚訝,她竟然是環保協會的一員,第二個就是支教,她通過什麼渠道,與一些正在支教的老師取得了聯係,專門幫助他們解決各種需要,而這些,都需要錢。”
“所以她找你幫忙,是因為別人不願意讚助嘛?”
“不是,別人不希望隻讚助她一個人,擔心她一個人的力量太小,或是因為怕她欺騙她們。”
“那你去幹嘛?”
“我之前在一家中介公司實習過,跟那家公司的經理關係還不錯,這是她知道的。她希望我能夠拉攏那家中介的讚助,隨便讚助什麼項目。”韓默坐的有些累了,把小腿放到了大腿上。
“這是為什麼?”想要一家公司的讚助,但還要拉攏其他公司的參與,真實目的隻是取得那家公司的信心,這樣的策略對於我來說,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也做不到的,而鄭婉怡做到了。
“最終,經理同意讚助我的項目,而且隻給錢,其他的都由我來負責。但是,當時我完成這項任務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後來鄭婉怡說已經猜到經理肯定把所有權利都放給我,還要求把她寫成主要策劃人的時候,我才知道這是對另外一家公司實施的激將法,目的就是取得他們的信任,獲得他們的讚助。”
這麼精明的激將法,絕對可以稱得上經典,因為鄭婉怡要同時了解三方的情況,一是她所拉攏的公司,有沒有想讚助學校,在學校宣傳的意願,有沒有投資環保,支持支教的意願,有沒有這個能力;二是韓默有沒有完成任務的能力,在中介公司的信譽度怎麼樣;三是中介公司經理的心理,因為那是一家小型中介,如果成為我們學校活動的主要讚助商的話,對公司來說,無疑是一次很好的公關活動,即使隻是一場活動,而且如果經理不信任韓默,這項讚助,也不會成功。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鄭婉怡對這些所有情況的把控能力,我很難想象,當時的她,到底有多麼的可怕,而且擔心故事會不會重演。
“她成功了,對嗎?”
韓默微微一笑,說道,“何止成功,可以說是巨大的成功,他不但成功拉到了讚助,還幫我成功進行了項目活動,甚至幫我完成了一直以來都想做的事情。”
“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