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杭州最後一夜(2 / 2)

車子在夜裏行駛著,相比來時,道路寬敞了很多。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就再次回到了茶社。

“你們先進去吧,我先回家了,明天戴書記會開車過來接你們的,晚上好好休息。”老板兒子沒有隨我們一起,開著車直接走了

“走吧,回去說說你的故事!”越勵陽的這一句話,讓我有點後悔回去了。還好,那時,又想出了一些應對的計策,也是謊言

我們倆坐在茶社頂層的小屋裏,擺著一些小零食,邊吃邊聊。前台的那個小夥一直在看著足球比賽,沒有上來打擾我們

“看看今天的夜空,也還算是晴朗,小星星也還能看見。”以防我的想法消逝,我提前開講

“所以這個時候,最適合傾聽故事,說說吧。”越勵陽開門見山的說道,把一顆花生放在嘴裏,嚼著

我告訴他,從小時候就很愛好文字,但對文學不甚了解,尤其是對古代文言文,有種骨子裏的反感。小學三年級的第一篇作文,被當堂作為反例宣讀,很是尷尬。也是自從那以後,對語文也是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不過,後來到了高中,情況有所改變。語文教師,是個學校裏很有才的人,書法,繪畫,詩詞都很精通。人長得也很帥,單身,一時間,成了很多學生追逐的對象,當然,我也沒有逃過帥男的宰殺。

語文老師教了我三年的語文,我也在默默地改變著對語文,對文字的認識。他說過,字如其人,書法講求的是美觀和實用,有很多書法的規律可以教授。他講外國文學的時候,常常強調時代背景,也時常因為主人公的悲慘遭遇,當堂痛苦。潛移默化中,我也就堵了很多他推薦的名著。《大衛科波菲爾》,《父與子》,《郎熱公爵夫人》也都有多略讀過。後來,外國名著讀多了,有點淡了,就開始讀中國古代名著,詩詞歌賦也是包含其中,從人物列傳上讀過柳如是,所以也就會出現對柳如是簡單的評價。整個故事,我很流利的講出來,沒有給越勵陽插話的機會。

“這就是我的故事,額……關於文字的。”講完以後,我趕緊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

本以為越勵陽會說些什麼,沒想到,他依舊望著天空,沒有說一句話。我心裏雖然期望他說些什麼,但更加希望他什麼也不說,我也就不用繼續編造下去。

“你怎麼不說話?難道不相信我說的,還是有其他什麼問題?”我懷著有點膽怯的心理,問道

“不是,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不同的,有什麼可質疑的呢?我隻是在傾聽罷了,不會懷疑的。”他依舊平淡

是啊,我們對於別人的故事,一直是個傾聽者。自己的故事,也會成為別人口中傾聽的內容,換位一下,還是很希望有這樣平衡的心態。

那一晚,我們都沒有多說什麼,就是那樣靜靜地坐著。直到月亮偏西,滿天星辰,寒風驟起,才匆匆躲進屋裏去。

當天晚上,我在旅行筆記上用了很多優美的詞描述那種閑適,即使是很疲勞的身子,也會忘記安睡。那一趟出奇運氣的旅行,帶給我的是一個普通但不平凡的經曆,也讓我在無形之中更多的去關注身邊的人,身邊發生的故事,每一個都帶有迥然不同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