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這麼自責的,我了解了。這裏麵不知是一個門,之所以設置景區的大門,是騙過那些第一次來旅遊的外地人的。我們不跟著旅遊團,就會去找後門。”
“不是吧,既然設置了大門,為什麼還要這樣。”我驚訝那樣的情況,更是想起門衛大爺說的話,是現代人對這些景點的侮辱,竟還含有另一方麵的含義。
“不然你以為社會是上廣為流傳的後門隻是存在一些很偏的行業嗎?基本全行業都是這樣。”
“那我們待會出來怎麼辦?”
“這你就更加不用擔心了,這裏麵一般是單向遊覽,能夠進得來,在他們看來都是買了門票的,出去是自由的。”
“這我就放心了,我可不想上誠信黑名單。”
聽了他的話,我大搖大擺的朝裏麵走去。
由於昨晚的大雨,靈隱寺透著一絲涼意,相比那些人滿為患的景點,遊人確實少了很多。
進入大門後,我才知道靈隱寺的歸屬地很大,但是隻有一座寺,而且是雙重收費的。與靈隱寺相對應是有名的飛來峰,海拔不是很高,我們便朝著飛來峰頂爬去。
飛來峰似乎是一座假山,從其他地方搬來的一樣,峰底到處是通向峰頂的小道,縱橫交錯。我們選擇了一條與一座殘橋相接的小道。
飛來峰雖不高,但是我們選擇的小道似乎是垂直的,爬上去需要很大的耐力。一路上,時不時會有其他遊客跟我打招呼,要求和我們合影。但每一次,都是我陪著別人,越勵陽從不參與拍照。
“你怎麼不跟他們合影呢?”我安奈不住心中的疑惑,在一處橫出來的緩坡休息時,我問他
“我不喜歡給自己拍照。”
“你這是什麼理由,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都不拍,拍別人倒是很上進。”
“嗬嗬,我留下他們的笑容就行。”
“但是他們的視野裏會隻有我,而不會有你的身影的。”
“這就是我存在的目的了,默默在後方。”
“你這人啊,有點矯情,你完全可以不用默默在後方,我可以幫你和他們拍照合影的。”
“我的性格所定,你就別為難我了。”他把臉撇向了峰底,拿著相機拍著。我當時沒有感受到他在躲避
“不屬於為難,你這需要改變的。在你看來,也許是可有可無,但是他們既然邀請你了,就是珍惜你這個他們生命中的過客,這個麵子,都不給人家。”
“好了,別說了,我不想談論這個問題。休息好了沒,前麵有一線天,上去看看吧。”
我們繼續追問,是因為不想掃了雅興。我們繼續向上攀爬,到了一處似乎是峰頂的地方,我遠遠看到大石上寫著‘飛來峰’三個字,興衝衝的要去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越勵陽告訴我,我們到達的並不是最高處,更不是峰頂。飛來峰有點像駝峰,真正的峰頂在相反的方向,這裏隻是能夠看到峰底的最佳處。
沒有停留,信心大減。反身折向峰頂的時候,遇到了和我一樣犯錯的驢友。於是,我們便一起沿著更長的小道,尋找飛來峰頂。
等到我們真正達到飛來峰頂的時候,我大失所望。哪裏是亂石橫擺,長長的常青藤一直延伸到峰底,唯有旁邊的涼亭是我驚喜的。隨後,更加失望的是,由於天還是霧蒙蒙的,飛來峰頂並沒有更好的視角,也就沒有辦法找到一線天的身影。無奈之下,我把僅有的希望寄存在了另外一處的三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