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英雄成千古。響亮的名號傳傳到了越勵陽的耳朵裏,深夜給我發來‘賀電’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颯爽英姿,麻溜削魂,深感佩服。”他知道我喜歡文學,但討厭古語,偏偏來這一套
“毛主席教育的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定不輕饒”
“實乃國之大幸,民之大福,一代女英出少年,巾幗不讓須眉。”
“莫須有,我在做自已!”
聊天的內容從古至今,一絲不落。臨近結束時,我卻無比的感傷起來。越勵陽說下個月就要高考了,心裏還是懸著,可能短時間內沒有太多精力陪我聊下去,讓我好好學習,照顧好自己,聽他的口吻似乎有點要遠離的意思。他說,如果考不好,會選擇棄學,走上打工仔的道路。他還說,高考結束以後,會選擇一個人去流浪避免承受等待結果的痛苦。他還說,他雖然對自己的人生有比較清楚地規劃,也知道其中的刻苦,但不想以逸待勞,所以要去實踐。他說這些的時候,我透過他的文字能夠感受到一顆熾熱的心。最後,他給了我很多學習上的建議,推薦值得一看的文學著作。從中,人生第一次感受自己的心可以完全鑲嵌在另一顆心裏,隨著思想自由的暢享,就像《平凡的世界》,那一片片純真的人與物,一次次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
像往常的夜晚不一樣,我在天花板上亂塗亂畫,卻沒有往日裏那種孤獨的感覺。
窗外的蟲鳴鳥叫,都被我想象成親密無間的夥伴。在這個世界上,原來還有這樣一種感覺,可以在最安靜的深夜裏,一把火熱烈地燃燒起來。
對於越勵陽,我選擇默默地關注,默默地等待,默默地祝福。對於僕,等待的感覺不再是強烈的,理解與包容,或許才是對他的寬慰,也是對自己的安慰。抗爭現實,是徒勞無功的額,便學會了安分守己。
進去六月,我的心也隨著緊張起來,每一次跳動都那麼有力。眼看著鋪天蓋地為高考加油的標語,眼看著即將畢業分隔兩地的朋友與情侶,不知道他們在往後的日子裏會不會珍惜自己的世界裏曾經有過別人。
家鄉縣城北側橫亙著一條河,從西往東,靜靜地流淌著。船上人家也像是怕打破那份寧靜似的,一年到頭也不敢輕易喧嘩。縣城在河的南岸,也一直向南發展。為了符合縣城的起源,同時為了表現出不忘本的情分,在緊挨著河的堤岸修築了一條長長的走廊——隔河公園。一條花園式。供休閑娛樂的地方,長久以來,想從南往北,再從北往南,人們都隻有一條選擇:河上沒有橋,隻有一家在兩岸開了渡口的漁戶。泊車、飲茶、垂釣、觀日落,依舊是漁戶呈現在世人麵前的模樣。這一片悠然,是越勵陽口中不落的去處。
高考結束了,暑假也緊挨著到來了。繼續留在校園裏學習的我,時常會走上半個小時,來到隔河公園,時而駐足渡口,時而沿河漫步,享受著緊靠著喧嘩卻一片恬然的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