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淺淺的雲朵遮住了遠近高低的荒山,京郊的景色猶同一幅水墨古畫。京畿的西城北麵,一座偌大的佛寺前瞰京郊外的山澗秀景,後臨京城內的巷落人家。雖然佛寺年久未修,有幾分殘垣破壁,蒿草蕭條,但仍不失百年佛刹的莊嚴及滄桑。這座偌大的佛寺名為廣濟寺,始建於金代,至今明正統年間已有兩百餘年。
昨夜小和尚和鄺璿一起悄悄來到廣濟寺外的荒山之上,在一處岩洞裏摸索到了《佛門天問》。小和尚雖然雙眼失明,但對這處山路卻是十分熟悉,隻因他打小起大多時間就在這處荒山上生活。
兩人昨夜走了這麼遠的路,也不覺疲累。鄺璿當下便饒有興趣地將《佛門天問》翻了幾頁看看,卻是把她看得眉頭大皺。幸好不是她自己去領悟這本《佛門天問》,於是便一字一字地讀給小和尚聽。哪知小和尚聽完了一頁又想聽第二頁,鄺璿一口氣念了五十頁,累得一覺睡到第二天晌午。
翌日鄺璿醒來揉揉眼睛,爬將起來,卻見小和尚正坐在一處岩石之上一動不動,若老僧入定。鄺璿心想小和尚定是在思索《佛門天問》中的問題,也不打擾,隻托起腮幫目不轉睛地望著小和尚。
隻見小和尚時而臉露微笑,時而秀眉輕簇,時而耳根微動,時而目光閃閃。這一幕幕神態都被鄺璿盡收眼中,而在鄺璿心中,不知怎的,那感覺猶如湖麵之上泛起一圈圈漣漪。
這般過了個把時辰,小和尚突然齜牙咧嘴地笑了起來,大笑之後,他狠狠拍了下腦袋,大聲道:“我明白了!”
鄺璿正若有所思,被小和尚這下一鬧騰,思維驚怔了過來。她見小和尚欣喜若狂的樣子,心頭不由大喜,但嘴中卻道:“小和尚,先別高興,我問你一個問題,看你答不答得上?”
小和尚拍拍胸膛,毫不猶豫地道:“璿姐姐你問吧。”
鄺璿便拿起《佛門天問》,隨手翻了一頁,問道:“既然佛法無量無邊,又何談大徹大悟呢?”
小和尚略一思索,便道:“儻係上根,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大徹大悟者,了無生死,超凡入境,不在佛時亦如同修佛。佛法雖無量無邊,但大徹大悟者自可置身佛法之外,此為明心見性,萬般如一,是為真悟!”
鄺璿對照著《佛門天問》中所寫,雖微有出入,但似乎小和尚說的更好,更讓她信服。此刻鄺璿心中正是驚喜莫名,要知道小和尚昨夜隻是聽她一字字讀了一遍而已。
小和尚答完,才知肚子早已經“咕咕”叫了。他拉著鄺璿的手,道:“如今深秋時節,山上沒有可吃的東西。要是春夏之交,山上的果子可好吃呢。我現在去城口找賣饅頭的王二狗討幾個饅頭來,你在這等著我,千萬別離開,東廠的人一定在四處尋你。”
鄺璿點點頭道:“你眼睛看不見,不會有事吧。”
小和尚嬉笑道:“我常常去城裏討東西吃,這路都熟得很,怎麼會有事呢?要說眼睛看不見有事,便是不能看見璿姐姐的樣子,我想璿姐姐一定很美。”
鄺璿臉上抹過一絲紅霞,一把推開小和尚,嗔道:“讓你笑話我!”小和尚借鄺璿一推之力,假裝故意滾到山坡之下,直嚇得鄺璿大驚失色,緊緊閉著眼睛。等到鄺璿睜開閉著的眼睛時,小和尚竟朝她做了個鬼臉,邁開歡快的步子下山去了。
小和尚一路摸索進城,來到城門口賣饅頭的王二狗處,懇求道:“王二狗,今天再給我幾個饅頭吧。”
這王二狗平日裏麵最愛狗眼看人低,之所以曾經給過小和尚幾次饅頭吃,全是因為小和尚以前將頸子上的墜玉送給了他。
隻聽王二狗冷笑道:“嘿,你這小乞丐,以為這饅頭鋪是你家開的,想要就要啊。這次可不行了,快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