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曾叔從深城帶回了李聯傑這位功夫巨星,安排了他與孫子明見麵,就去忙著孫子明處理貿易公司的事。經紀人讓李嘉明當了,可這些工作還是他在做,搞得李嘉明都有點不好意思。
“沒事,這都是小事情。聯傑不喜歡綠茶,給他換普餌茶。”
“哎。”
嘉明趕緊進去給客人換茶,曾叔這方麵的心得經驗真夠她學的。
李聯傑文化程度不高,從他懂事起,大部分時間就是在體校渡過的,可並不妨礙他讀懂孫子明這個劇本。
“孫導,你這不象是功夫片的劇本。倒有點象是,哎,反正我也說不上來。有愛國、愛情,有點象《刀馬旦》那樣的動作片。動作方麵沒有問題,隻要你能設計得出,我就做得出來,關鍵是這愛情戲之類的,我怕我演不好“。
這位大哥還真直接,要是換成劉德鏵他們,隻要聽說是孫子明的電影,首先的反應是先搶個角色再說。至於能不能演好,以後再來慢慢考慮。
“喝茶,傑哥,你說你拍五年電影,受了多少傷?這麼下去,你想四十歲退休?還是三十歲退休?你自己倒是自導自演了部《中華英雄》,反響如何?票房如何?”
孫子明的一串問題把李聯傑給問愣了,演《少林寺》一炮而紅,可隻拿到一百多塊錢的補貼。演《南北少林》雖然也創下了2200多萬的香港票房,可反響已經比不上第一部了。當他咬緊牙關自導自演《中華英雄》時,連本都沒收回來。
香港本來就是個商業社會,人情冷漠。走了下坡路的李聯傑,沒法找到東山再起的機會,這才心灰意冷地回內地,開辦武術公司,以教人武術為生。
這幾年的大起大落,讓他想明白了一些事,也讓他更迷糊了。曾叔去找他的時候,他就想過來問問這位年輕的'5000萬導演',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
孫子明詳細地給他分析這幾年的遭遇,無非就是三個原因,一是劇本,二是動作指導,三就是身份和性格的限製讓他融不進香港。
李聯傑成名是必然也是偶然的,必然是指他的身手,已經具備了動作巨星的一切要素,偶然性當然是運氣和幾年前的潮流。其實《少林寺》在孫子明看來,除了真實地展示了武術的魅力外,其它方麵非常的粗糙。隻是趕上了那個時候,再加上李聯傑他們的身手確實了得,僅此而已。
這幾年,李聯傑接二連三的受傷,完全是因為動作指導的工作不得力。設計的動作不美觀,又危險性太高,更重要的防護沒做好!用孫子明的話來說,如果這些動作換成程龍他們來做,估計早就癱瘓在醫院裏了。
第三個問題,才是李聯傑這幾年來接連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李聯傑來香港發展後,這裏與內地不同了,本來就有點歧視內地人,加上他的性格比較內向,如何能吃得開?剛開始他還能憑兩部票房大賣的電影,讓人禮讓三分。等《中華英雄》票房一失敗,各種置疑甚至是髒水,自然就潑了上來,其中那幾位功夫巨星就很難逃脫嫌疑。
這個圈子,你要不想人家踩著你往上爬,就要踩著人家的肩膀自己向上爬。
“傑哥,明白了嗎?人生不可能沒挫折的,你的最大失敗之處,就是你沒有得力、可靠的經紀人。沒人能幫你處理電影以外的事,能幫你挑角色挑劇本,甚至是挑合作夥伴、挑劇組,而這個我可以幫你“。
李聯傑將信將疑,這年輕人比自己還年輕,雖然拍了三部大賣的電影,但他憑什麼這麼大口氣?
“我們來說你成功的原因,知道你的優勢嗎?隻要你能將這個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你就是未來的功夫皇帝!”
“武術?”
“錯!準確的說,應該是你的身手。你不同於程龍他們,你受過完整的武術訓練,他們做不出的動作,你都可以做得出來。並且你的動作飄逸、瀟灑,這才是你最大的優勢!”
李聯傑沉默了,這些東西他這兩年都想過,隻是當他想通了的時候,幾年前的名氣已經讓自己給折騰沒了。明星就是這樣,你當紅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圍著你轉,當你走了下坡路,所有的人都會離開你。
孫子明提到的那些事,大部分他自己可以解決,可經紀人的事就難了。香港電影圈就是個江湖,各種勢力混雜,哪那麼容易找到這麼一個人啊?他不象程龍他們,自己有一幫師兄弟,可以相互響應、支持,他就是形影相吊的一個人!
“傑哥,你是不好意思問,我哪來這麼大的底氣是吧?我毫不謙虛地講,兩個月前,我一句話就讓尖沙咀14K的扛把子,自己去警察局吃皇家飯(坐牢)。我不惹事,但香港的社團沒人敢惹我,不信你可以去找其他朋友打聽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