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完這些東西並吃完晚飯後,天還沒有暗下來,這些士兵又得被扒一層皮。所有的士兵都必須舉一百下的石鼓。你力大的舉大點的,力小的舉小點的,但是一百下的任務必須完成,不完成的話你別想睡覺。
一天訓練下來,那些個士兵幾乎是爬著回軍營的。剛開始的時候,這此士兵怨聲載道的,可是一看到人家大將軍、將軍、衛指揮使他們,也一個個光著膀子,跟著士兵一塊兒,在幾個夥夫的命令下不斷地訓練,沒有一個有任何怨言的,這些士兵也實在不好意思說些什麼了。
七大臣覺得挺奇怪的,往常按量運往仙嶺關的糧食,量都是正好的,既不讓士兵們吃不飽飯,又不會浪費的。可是這幾個月來,運往仙嶺關的糧食,還沒有吃上二十天,那個鄭達華又來催了。難道是那個鄭達華從中搞鬼。可是這家夥當大將軍也有好幾年了,從來沒有貪過一點兒東西的。於是他們便派人前往仙嶺關調查。調查的結果讓他們興奮異常。原來那些個士兵的運動量大了,技戰術水平提高了,飯量也大了,原來的那些糧食已經不夠吃了。七大臣覺得自己真是英明得很啊,把五個麻煩調到了仙嶺關,把整個關內的士兵的技戰術和精神狀態都提高了一大截了。他們很幹脆地下令,每個月,仙嶺關的夥食費提高四成,總不能讓士兵們一邊拚了老命地訓練,一邊卻在餓肚子吧。越國雖然不富,糧食多得是。
有空的時候,五個不良少年就在仙嶺關到處亂鑽的看風景。當他們第一次登上北關的時候,那個變態的雄關讓他們為之一振。仙嶺關是建在長達一百裏左右的仙嶺峽穀的靠近越國一側的,兩邊都是高達近千丈的大山,山頂上終年積雪,想要翻越是不可能的。在峽穀中間最窄的地方,平地建起了一座高達十五丈、長達五裏的雄關。建這座關用的,不是通常用的粘土,而是打磨得十分光滑的一塊塊的大青石,用這東西建關,浪費是浪費了一點,可是卻杜絕了敵人攀爬的可能性。關高十五丈,比現在大陸上的最高的雲梯還要高,既使你能用更高的雲梯,但是爬了十五丈之後,肯定已經挺累了,而且雲梯太高了,運輸不方便不說,架上去也容易被人推dao,一旦倒下,士兵們從十幾丈高的地方掉下來,生還的可能性不大。城牆厚達三丈,越國的士兵可以在上麵自如地機動,那兒出現了問題,都可以很輕鬆地得到支援。城牆上,每隔三五丈左右,就設一張巨弩,這種由六個人操作的巨弩,射程可以達到驚人的八百步,在其射程之內,就算是身穿上百斤重盔甲的重裝騎兵,也難逃被洞穿的命運。北關內靠近城門處,壘起了近百座達五丈的高台,每座高台上設置了一至兩部投石機,一旦有戰事,這些投石機就可以對關外的敵人進行遠程攻擊。之所以要把投石機建在高台上,主要是因為北關太高了,不建在高台上,一不小心,可能會打到自己人了。北關的城門也不是大陸上通常用的包鐵皮的木門,而是全部用鋼鐵做成的鐵門。當年齊國等東方各國多次攻到門前,卻始終無法再進一步。通常用的澆上火油或者是采用撞車去撞擊的方法,對這厚達一尺多的鐵門毫無用處,更何況北關不僅僅隻有一道鐵門,它分為前後兩個門,都是一樣的厚。平時,每一次打開鐵門,都要花上小半個時辰的時間,可是一旦有緊急情況,隻要一袋煙的功夫,兩座鐵門就會全部放下,把敵人拒之門外。
北關的城門外,十裏處,就是齊國的土地。其實,隻要一出了城門,一直到到峽穀盡頭,都是毫無人煙的三不管地帶,越國是沒有實力去管,齊國是懶得去管。平常,每隔個一兩年,越國就會派人出城,把城外的樹木,野草什麼的一把火燒了,主要是砍掉那些樹木,以免有敵人利用這些東西藏匿士兵。北關離峽穀的出口約有八十裏左右,而且越往北走峽穀就越寬,等到峽穀口的時候,就已經有近百裏寬了。由於峽穀基本上是直的,眼力好的人站在城牆上,幾乎可以看到幾十裏遠的地方,因此,基本上排除了東西各國偷襲的可能性。
這座北關是越國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用了近兩百年的時間才建成的。當時,東方各國正處於混戰之中,齊國還沒有出現呢,正好給了越國人建關的時間。等到齊國出現並逐漸吞並小國而成東方一個主要國家的時候,他們這才發現,他們的背後出現了一個讓齊國人睡覺都不安穩的雄關。為了攻下這座關,齊國人在這裏流了太多的鮮血,直至八十多年前,兵力已經不足的齊國聯合了東方其它國家,動用了一百萬人的兵力,向北關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其結果讓齊國大為失望,自己死傷達六十多萬,可是越國人僅僅損失了不到一萬人。從此以後齊國就再也沒有動過攻打北關的念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