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武俠評話小說(1 / 2)

這是一部用來朗讀的武俠小說!

早在高中階段,本書的構思過程中,我就已閱讀了大量關於梁山英雄以及燕青的傳記和民間傳說;還查閱了各種專業的武術雜誌、武術套路、搏擊格鬥等方麵的書籍,尤其是河北滄州一帶至今仍在流傳著的燕青拳法更是我鑽研的重點。原本計劃寫成以燕青為主人公的三部曲《燕青拳》、《紫燕飛》和《中都會》。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那種傳統意義的說唱文學、武俠小說的市場在日漸地萎縮;時髦的仙俠、玄幻、穿越亟靈魂互換則大行其道了。一個作者嘔心瀝血出來的作品如果不被市場所承認,那是件很痛苦,且帶來挫敗感的事情。因而經過慎重而務實地思考,我決定,隻選擇寫作最具有傳奇色彩和有爛漫愛情故事的《中都會》來投入精力,其他的時間和精力將讓位給成|人小說《黃色夏季》和警匪驚險劇本《梨島狂瀾》,因而在此書可以說傾注了作者在此類型作品寫作中所擅長的全部技法、手法和心法。在1989年,作者初步寫成該書的毛稿,一度定名為《中都風雨驟》。後隨著史學知識的進一步沉澱,考慮到洛陽雖然一度被稱之為“中都”,但北宋末年時,這個城市更多的稱為“西京”,為了與小說敘述的時代背景契合,故而又更名為《西京風雨驟》,最終更名為《水滸後傳——浪子燕青》。《水滸後傳——浪子燕青》是一本純粹意義的武俠愛情小說,沒有任何政治風險或出版限製,其故事性、娛樂性更具有推廣價值,因此在2004年下半年,決定文學寫作時,它作為重點寫作目標被我優先拿了出來,當然此時該書已經揉合進了作者對生活的一些理解,對故事的結構進行了脫胎換骨的修改。該長篇武俠愛情小說是以《水滸傳》續集作為喱頭,講述在征遼平方臘後,梁山英雄得勝回朝途中,浪子燕青毅然選擇離開大隊去浪跡江湖,故事從這裏開始展開,小說圍繞鋤奸報仇,挫敗女真侵略中原陰謀來展開情節,場麵宏大,既有江湖門派爭鬥,又有梁山好漢、女真、契丹、奸臣高俅、楊戩等各派人馬粉墨登場,各派之間既相互利用,又彼此勾心鬥角。敵中有我,我中有敵,故事情節錯綜複雜,一波三折,高潮迭爆。宋朝末年,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並立,民族矛盾尖銳,正反勢力的殊死搏鬥,血腥、慘烈的戰鬥在所難免,並非簡單意義上的武林紛爭,快意恩仇式的以暴製暴,小說要詮釋的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思想,英雄兒女鐵肩擔道義,懲強扶弱的俠義精神。因作者本身對中華國術的各種武功有所涉獵,故而書中武打動作的描寫並非全然天馬行空,憑空杜撰,動作設計常常出人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招法清晰明快,令人賞心悅目,如身臨其境,曆曆在目。書中愛情則完全脫離傳統世俗愛情的框架,推崇真情至上,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書中愛情描寫大膽潑辣,纏綿哀怨;情路曆程峰回路轉,悲喜莫測,蕩氣回腸;讓讀者恨不能肋生雙翅,替男女主人公分憂解惑。不看到最後不知道最終結局,掩卷還能讓人感慨蹉歎,餘味綿綿。本小說和許多成功的小說一樣,以非常鮮明的性格打上時代的烙痕。時尚現代的觀念、地域性方言及流行口頭禪、評話與新派武俠等的完美結合是本書有別於港台武俠所獨有的一大特色。該書語言詼諧幽默,直白如話,文筆流暢,時代感生活氣息濃鬱。細節肖像精雕細刻,毫發畢現;心理活動把握準確,入情入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可呼之而出。再加上撲朔迷離、曲折離奇的情節,驚世駭俗、生死相許的愛情,本書已具備了一部成功作品所必需的主要元素。真正要解析或者說體會到這部作品的特色,就請您大聲地讀出來,而不是默看。彭誌文於菊蘭蕪書齋(2005年12月)=======================================================================================附《水滸後傳——浪子燕青》的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