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行囊,悠蘭漫步在林蔭小道上,清新自然的空氣讓人分外清爽。難道真的是印證了中國一句傳統老話:人逢喜事精神爽?
下一站去哪裏呢?國內似乎都差不多遊覽過了,要不出國欣賞一下異域風光?這個主意不錯!就去日本好了,現在正是櫻花爛漫時,一定很漂亮。對了,姐姐好像就很喜歡櫻花呢。
悠蘭是個孤兒,從小在孤兒院成長。聽說她的父母是因為車禍身亡的,但他們的具體情況沒有人知道。說實話,悠蘭不太喜歡那裏,雖然有院長媽媽和許多義工的嗬護,但那兒的氣氛總是免不了的壓抑,待久了會讓人喘不過氣來。後來,和她一起在孤兒院的姐姐賺了錢之後,兩人在外租了一間小房子,日子本來也算不錯,可惜……
今年悠蘭已經15歲了,本是讀初三的年紀,但她早將初中的功課讀完了,而現在——是她出去旅遊的好時候。她到處打工賺錢,就是為了到各地旅遊。不是說她喜歡四處遊蕩,到處漂泊,而是為了她姐姐,也是為了想找到一個能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的地方。可惜——直到現在,她也沒能找到那個地方。
沉迷於自己的思緒中,悠蘭竟然沒發現自己走進深林之中。
這是哪裏啊?她看了看四周,呃,不會吧?她……好像迷路了。悠蘭仔細打量著周圍,尋找出去的方向。
咦,那裏好像有光。她馬上順著光走去。
是一條熱鬧的大街。很正常的街道,很正常的人群,似乎一切都很正常,但是這一切的正常卻又透露了一絲不尋常。
悠蘭環顧了一下四周,挑了挑眉。
大街上人來人往,口中說的都是日語;街道兩邊的店鋪招牌上寫的全是日文;嗯,剛剛有幾個穿和服的女人從身邊走過……
這可奇了怪了,咱們都知道美國有一個華人街,卻不知道中國什麼時候冒出了一個日本街。
嗯,很不對勁啊。
但悠蘭一向冷靜,她想了想,順手攔住了一個路過的大媽。
“歐巴桑,請問一下,這裏是哪裏啊?”她頓了頓,又補充說,“我來日本旅遊,想去東京,但似乎坐錯了車,請問這裏是東京嗎?”
悠蘭的師傅是日本人,曾在閑暇之時教悠蘭日語,所以她能講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那位大媽聽了悠蘭的話,笑了笑:“小姑娘,你沒坐錯車,這裏的確是東京。”
“是嗎,那真是太好了。謝謝你了,歐吉桑。”
果然是東京啊。也就是說,她走過了一條街,就從中國走到了日本?
悠蘭想了想,沿著原路返回。那片樹林還在。
悠蘭走進林子,試著走出去,回到原來的地方,但是卻發現林子的那一邊,仍是日本的街道。
嗬,這就是所謂的進得來而出不去的狀況嗎?還真是有些讓人困擾呢!
不過這倒也沒什麼不好,反正她本來就是打算來日本的,現在反倒是節省了路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