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合久必分,此為曆史。俞陵首都已被攻破,江山國土像一塊大餅被分食為三。
天齊十五年間,此時正是三國鼎立時期。乃天齊,靈秀,上風最為繁華,周邊小國年年供奉,每次供奉皆是人間難尋的奇珍異寶及當地特色物產。
話說天齊國有三寶,一相一將還有一個冠絕於頂,風華萬千的太子殿下,據說此太子三歲能文,五歲能武,十五歲時與國相口舌,三天三夜,硬是讓本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一口白沫便倒地不起。十六歲時與常勝將軍出征周邊欲叛小國,此戰天齊雖人數大大多於叛變小國,無需由太子親臨戰場,但是太子年少,頑劣本質隨年齡增長有增無減,跪在天齊皇帝宮殿前請旨,烙下話稱:老皇帝如不同意便一跪不起,老皇帝心疼兒子,就由他去了。開戰前,叛變小國激將天齊以少勝多勝之不武,此太子一聽,便隻帶三千精將前往前方敵方陣營,一去才發現上當了,原來叛變小國早已拉攏周遭小國,等的就是這頑劣太子受不了此等激將,一擄太子作為人質,要挾天齊老皇帝割讓十座城池。這主意打的委實不錯,錯就錯在低估了這頑劣太子的聰明才智啊。太子僅僅布了一五行小陣便把這叛變小國打回原形,跪地長稱:天齊有此太子,必是我周遭小國永世之劫難。太子令我們佩服,願年年給天齊獻貢再不打侵占天齊的念頭。於是太子班師回國,老皇帝十裏紅錦,早早派人前來迎接。一時間太子名聲大噪,人人皆稱:此太子必成大器。
一相指蘇滿蘇丞相,為人狡猾奸詐,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老奸巨猾謂之並不過分。此相位高權重,衣食不缺。唯一令他捶胸頓足的便隻有膝下無子,無人繼承這金山銀山。為解決這一人生憾事,蘇丞相廣納姬妾,院子裏十個美妾無一生子,便道:天意啊!看來得培養這四個女兒了。有意送四女去將軍府習武,可經過大夫人的一番:養女送皇宮,將來為妃為後,前途不可限量的言辭打消了想法。此四女便是前不久老太後壽宴上獻藝而轟動一時的“琴棋書畫”了。話說這四個女兒各自特色,美貌賽天仙比西施。深得老太後喜愛,當即在宴會上收其為幹女兒,贈予大小姐蘇琴“絶琴”一把,二小姐蘇棋“碧綠暖玉棋盤”一副,贈予三小姐蘇書“深海黒檀木文房四寶”一套,四小姐蘇畫“芙蓉五彩調色脂”一套。各臣子無不陰羨,暗暗歎道:將來怕是這後宮都是蘇丞相一家的了啊!宴會後,老太後命其四女留在深宮,與她作伴。可誰都知道這是老太後為孫子選妃,提前培養其後宮禮儀的啊。
尤其是這大女兒蘇琴,相貌比起其他三位女兒都略勝一籌,雖頭戴白紗,可就是那匆匆一瞥,便驚呆了無數臣子,太監宮女。可惜啊可惜,這蘇丞相的大女兒蘇琴從小體弱多病,身子孱弱,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看隻看得能揮灑自如的便隻有這雙彈琴用的纖纖玉手罷了。得老太後應允,蘇棋,蘇書,蘇畫留在宮中,蘇琴由丞相帶回丞相府。一時間留下的皆是此起彼伏的歎息聲,尤為重的便是老太後了。
宴會過後三個月,坊間傳聞丞相府大小姐蘇琴怕是要銷香玉隕了,有人稱看見丞相府的下人們出門置辦大量衣裳物品,估計是想在大小姐過世時燒給她讓她地獄裏也做一個衣食不缺的美嬌娘罷。其餘三女也皆是匆匆回府,更加應證了這一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