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益就想正好利用這一缺陷來運作明天的事。
秦有益畢竟在麗春工作了不短時間,對麗春各方麵的情況都比較熟悉,歐陽永好提出讓京城發改委領導去調研的幾個企業,秦有益也比較熟悉。而麗春汽車配件公司因為它是麗春的老企業,不僅秦有益對它非常熟悉,就是麗春的普通老百姓對它都可以說個大概。這個公司的前任總經理畢生原和秦有益的私人關係非常好,甚至可以說兩人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共同利益體。畢生原在位時,秦有益沒有少在這家企業揩油,畢生原也沒有少得秦有益關照,也正是因為秦有益的關照,畢生原才能夠在總經理位置上一直坐到退休必須從位置上退下來。而畢生原的繼任者榮繼華,是畢生原悉心培養、扶持的接班人。也正是因為秦有益的關照,畢生原的培養、扶持也才能夠如願以償,否則,雖然畢生原在接任者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如果在市委裏麵沒有人說話,這個願望也不一定實現。麗春汽車配件公司畢竟空麗春的市屬國有企業,市委對企業負責人有著當然的決定權。如果市委沒有人支持,任何一個人的反對都可能使畢生原的願望落空。
客觀上講,畢生原還是一個實心為企業著想的幹部,為了企業的生存也付出了不少努力,特別是在企業不景氣的時間,好不容易使已經瀕臨破產的企業起死回生,但因為年齡原因必須從總經理位置上退下來,退之前,畢生原極力推薦榮繼華擔自己的班,榮繼華汽配公司總經理。而最後市委認同畢生原的推薦,很大功勞還是秦有益的。
畢生原在汽配公司任職的時間不短,期間也得罪了一些人,同時他自己也確實存在不少違規甚至違法行為,有人認為早就應該把畢生原從老總的位置上調下來,甚至還應該進班房。其中市紀委書記包似正就力主堅決查處畢生原,但因為秦有益和畢生原關係很鐵,堅決反對查處畢生原,還說不能用對行政幹部的標準去衡量企業幹部,企業幹部應該有企業幹部的特殊性,否則,企業如何發展?而作為市委書記的譚無忌也認同秦有益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包似正希望堅決查處畢生原的意見就未被譚無忌采納,這樣一業,畢生原也就沒有被查處。對此,畢生原對秦有益的感激之情就可想而知。
畢生原在任時,為了企業的發展,曾特別希望引進一條汽車發動機生產線,當時市委分管經濟工作的副書記不同意,說是汽配廠的主業就是汽車配件生產,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並且引進一條發動機生產線需要不少資金不說,生產技術也跟不上,弄不好花了錢還把企業拖入虧損的境地。當時分管經濟的市委副書記還舉了一個全國知名的企業,說這家企業就是因為盲目擴張,上馬了自己不熟悉的產品生產線,最後弄得不僅企業沒有搞好,反倒把企業拖入了破產的困境。分管的領導不同意,畢生原的想法自然就無法實現,但希望能夠上一條汽車發動機生產線的願望一直沒有消失。以至於畢生原從總經理的位置上退下來後中,把這個願望傳遞給了繼任的榮繼華,希望在榮繼華的手上實現這個願望。
繼任的榮繼華想著前任老總對自己的栽培,也把畢生原的這個願望作為自己任總經理時希望能夠實現的願望,不僅自己朝這個方向努力,也時不時在市上領導那裏去鼓噪。由於畢生原在任時的鼓動,汽配公司的職工都清楚前任老總的想法,並且也讚同他的這種想法,有一段時間企業職工還自發寫信給市上的領導,希望市上領導能夠支持企業的這個想法,幫助企業實現這個計劃。後來王未明到麗春擔任市長,聽了榮繼華的彙報後也動了心,覺得既然企業有這個想法,作為政府應該支持。但企業投資購買設備,政府是不可能直接拿錢的,最多隻能象征性地補助一點。而引進一套發動機生產線價格不菲,汽車配件公司雖然生產經營也還算不錯,但也沒有多少閑置資金,而銀行貸款的資金利息不低,連本帶利也不是一筆小數,企業一時無法籌集到那麼多錢。也因此,這個項目就一直放置在那裏沒有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