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韋小寶雪中送炭 葛爾丹縱欲身亡(1 / 3)

其實,葛爾丹此次東征,是處於內憂外患之中。

所謂的內憂就首先是蒙古人內部都已經厭倦了這種窮兵黷武,連年征戰,讓很多草原上的牧民流離失所,亡命天涯,人們恨透了戰爭。

其次就是葛爾丹率三萬精兵東征,所帶的糧食供給卻是微乎其微。科爾沁王爺沙津答應康熙誘葛爾丹東進,所以他也答應了葛爾丹保證東征軍的一切供需。可是,到了緊要關頭,葛爾丹才發現上當了。他恨不得先遣部隊踏平科爾沁草原,可是他也知道,再往東自己更是死路一條,所以,最終在隻能在克什克騰旗的紅山北麓安營紮寨了。

外患就是說羅刹國不給力。起初整個羅刹國是在伊凡四世沙皇的統治時期,與蒙古的葛爾丹總以為是唇齒相依,所以很是支持葛爾丹。到了康熙二十八年,彼得一世繼承了王位,正式改國名為俄羅斯帝國。

彼得一世上台之後,在東南麵鎮壓了藏傳佛教在羅刹國形成的東正教,在西麵開辟了黑海貿易通道。著力於發展俄羅斯的經濟,根本就沒有精力來幫助葛爾丹,所以葛爾丹所說的借得六萬火槍兵在東征的路上就成了泡影。

孤注一擲,葛爾丹也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政治家與軍事家。看過各種地形之後,命他的女婿守住昭莫多西口,隨後他在紅山北麓要先聲奪人,先打康熙一個下馬威。

康熙大軍剛剛在克魯倫河駐紮大營,葛爾丹就麵見康熙。康熙隻帶了一百多隨從去見葛爾丹,哪料到,葛爾丹已經命一百死士在等著康熙了。

沒說幾句話,葛爾丹一揮馬鞭,那些死士直衝康熙的隊伍裏。康熙有些傻眼了,那些死士實在是很勇猛。

可是,雙雙和玉兒有些不高興了,嗨,葛爾丹,你使詐!雙雙手執寶劍與銀鉤,在那些人中間就像一隻靈巧的百靈鳥,呼喊著,把那些人一個個打的是胳膊殘腿斷。玉兒也是,心裏的怨氣都撒在這些蒙古人身上了。不消半個時辰的時間,那些蒙古人就被兩個姑娘解決了七八十個。剩下的也都被康熙的親兵都斬殺了。

葛爾丹一看先聲奪人不成,他明白自己孤軍深入已經犯兵家大忌,此時能跑就趕快跑。他退回去就命手下拔營,往西逃,從昭莫多西北逃出去。

費揚古在西麵埋伏了軍隊,可是重武器都被索額圖拉到了東戰場。這下好了,東戰場葛爾丹隻是試試水,蜻蜓點水般的飛跑了。

到了昭莫多,葛爾丹遇上了費揚古的西路軍,兩家軍隊打了起來。可是西路軍還是勢單力薄。看到康熙、索額圖帶著大軍趕到,葛爾丹匆忙率領一部分人從昭莫多西北逃走了,留下了大部隊堵截清軍。

戰爭結束後,因為索額圖是權臣,費揚古也不敢多言,費揚古要在昭莫多西北駐紮一支清兵,索額圖不讓。費揚古要給西路軍多留一些紅衣大炮,索額圖不讓。費揚古是有口難言,這時,康熙也看清楚了索額圖的手段。

康熙命索額圖留在東盟,給整個清兵做後備支援,糧草、馬匹等一應充足供應。康熙和費揚古集中兵力往西北追趕葛爾丹。

一路上,康熙都在想著韋小寶。小桂子,你他媽說和老子***葛爾丹,你現在在哪裏呢?

康熙和費揚古率大軍一路追蹤葛爾丹,到了四子王轄地,康熙就和費揚古兵分兩路追擊。費揚古走北路,康熙走南路。到了九月底,康熙大軍到了河套平原上。

鵝毛大雪漫天飛舞,這個時節賞雪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每年的九九登高,康熙都會和大臣們小酌一頓,可是現在,大家都是什麼心情都沒有。

索額圖隔些天就派幾十匹馬送來點糧食,卻要填飽十幾萬人的肚子,那可能嗎?康熙每天和馬夫吃一樣的飯,而且是每天隻吃一頓。下麵的人都來勸康熙,可是康熙看著手下十幾萬的士兵,還是忍住了。況且,他們還得多分一部分糧食給北路費揚古的部隊,那裏更是嚴寒,衣食不足更不抗凍。

隆冬季節,他們到了鄂托克旗右翼,站在黃河邊上,康熙是欲哭無淚,難道真的要困死在這荒蕪人煙的草原上嗎?

康熙多次給索額圖和駐守西北的葛禮催糧,卻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皇上,你看,東麵來了大批人馬?”康熙順著手指往東看去,偌大一片塵土飛揚。

“叫大家打起精神,準備戰鬥!”康熙自己先強打精神上了馬。

塵土越來越近,隻有馬蹄聲,沒有喊殺聲。

漸漸地,走近了。十幾萬的軍兵都在看,四五千匹馬,馬上馱著足有四五百斤的輜重,一步一步緩緩走過來。

又一騎馬拖著兩個人走了過來,“皇上,我來晚了,你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