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殿前罵群臣 皇宮紛亂起(1 / 2)

第二天一大清早,天還蒙蒙亮,張和便被管亥強行拉了起來,迷迷糊糊的在幾個小廝的侍候下穿戴好,便被塞上了一輛馬車,搖搖晃晃朝皇宮而去。

一群大臣中夾雜著一個睡眼惺忪的小孩子,任何人也是側目注視。張和倒是自在,夾在一堆老頭中腦袋時不時向下一點,兩手空空也沒象笏,反倒像哪個大臣家中的孩子走錯了地方。

“這是誰家的孩子!皇宮大內竟如此放肆!還不快快帶走!”一群朝臣議論紛紛,吵得張和實在是不耐煩了,猛然睜開眼睛大吼一聲:“我乃上館雛虎張和!誰如此放肆膽敢說我放肆!”

一群老文臣們齊齊後退了一步,這便是那坑殺上千烏桓將士的張和?這便是那以兩千破六萬的上館雛虎張和?

怕是覺得自己被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嚇了一跳,心中不太舒暢,一個年近六旬的老學究從人群中閃了出來,怒道:“小子無禮!鎮守邊關,不思王教,倒對那異族之人擅加殺戮,辱我禮儀,該當何罪!”

張和愣了一下,隨即冷笑,揉了揉耳朵,方道:“哦?我辱我大漢禮儀之邦了?”

看著張和不屑的樣子,這群老臣氣的肺都要炸了,此子如此玩劣不堪,簡直是有辱國風!

“無知小兒,我大漢國威堂堂,怎能與那異族小邦一般見識,如此作為,簡直與那邊外不服教化之人無異!”

“一小子也敢與我等同列,簡直無自知之明!”

“粗俗小子,速速退去,這皇宮大內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一群群的老文臣們如蒼蠅一般在張和耳邊亂轉,吵得張和頭昏目脹,倒有幾個人遠遠躲在一邊,隻是冷冷的看著,似乎不想參與到這一場文武之爭中。

“吵,好吵,都他娘的閉上你們的狗嘴!”

這些老臣們平日裏耀武揚威有誰敢對他們不敬?這一下倒是讓張和給罵楞了。

“有財方有糧,有糧方有民,有民方有兵,有兵方有國,有國方有家!財,糧,民,兵,家為國之根本!你們中有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己財用有道,糧使之民,愛民如子,斷兵如神,修身治國平天下!若自己不為國為民,便天打五雷轟!祖墳不安寧!”

如此毒誓,這些文臣誰敢立?有些懦弱的退到人後,給那些硬氣的老儒讓出條路來。

“小賊!我等苦讀詩書,教化萬民,上恭聖上,下撫黎民。外交友邦,內攘賊禍,在座各位大人皆是名臣猛將之後,世家大族之人,豈能由你一小子汙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張和一陣狂笑,笑的前麵那大儒莫名其妙。

“老賊,臉比那雁門關還厚!苦讀詩書,要來何用?那華麗辭藻中可有救國安邦之策?教化萬民,可有一黎民識得句讀?外交友邦?每年大漢丟出不知多少財物,本國之民餐風露宿,倒是將大批國財送往異族,國賊爾!內攘賊禍,這點倒是有,可禍匪何來!聚財無道,民無糧,無食不得生則反,你若有本事,便將大漢上下百姓都教化為伯夷叔齊之流!若無本事,便別逼那百姓為賊!世家大族,哼,名臣猛將之後!說出來不怕丟你祖宗的臉麵!”

張和一席話氣的那老儒之發抖,指了張和半響,猛噴出來一口老血,仰麵向後倒去。那一群老大臣們忙在後麵扶住。

“耿大人,耿大人,無知小兒,耿大人乃是。。。”

“閉上你那狗嘴!等他有了他祖宗的功績再說吧!”

這張和得理不饒人,說的各個文武大臣氣的直發抖,卻又無話可說。張口閉口什麼聖人言,可人家張和不和你們扯聖人說什麼,隻扯為國如何如何,為民如何如何,真乃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國賊!一群國賊爾!汝等可知何為君事?為君者,為國之首率!君憂天下事其為君也!而汝等國賊,食君之祿,不為君事,國賊爾!”

一群資曆深厚的老頭們站在皇宮門口被人罵國賊,哪還受得住?偏偏他們也反駁不出來,一個個叫囂著讓禁衛將張和這貨拉出去。可張和這番言論倒是說到了兵士們的心坎裏去,反而全杵在那裏看樂嗬。

“阿父,這都什麼時辰了,怎麼還不早朝?”

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打著哈欠問道,龍袍加身,麵色威儀,正是大漢皇帝劉宏!身邊一名老太監正向外張望著,聽到皇帝問話,忙回神來道:“陛下,剛才小黃門來稟報,今個兒看來是不能早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