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想聽哪一個(1 / 2)

衡山王執意再赴韓都,小張亮舌戰頑固死士!

英布聽得張允隻求飽餐一頓,頓時放聲大笑了起來。待到喚來了內侍之後,便急令對方準備酒宴。同時趕緊邀請自己的嶽父衡山王與恩人張允一同入席了。

愛子得救使得英布再無顧慮。故而飲起酒來也沒了節製。一番同飲之後,他便帶著幾分醉意言道:“張大人啊!此番營救我兒,這感謝的話我就不再說了。若是我未記錯,當日你曾說過什麼奇襲。如今萬事已定,不知能否實言相告啊?!”

張允聞得英布之問,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美酒。待到他對著英布拱手一禮之後,便緩緩回道:“大王,其實此事是韓王所想,專門用來應對西楚之策。此計的關鍵在於隱秘,而且需要大王您假意聽從西楚之令。”

聞聽張允之言,英布茅塞頓開。而一旁的衡山王,此時也已隱約明白了這個計策。

“韓王之意莫非是要我與賢婿假意聽從西楚調遣,然後在發兵之後伺機攻擊項羽嗎?!”

見到衡山王已是得悉策略。張允隨及點頭回應。不過英布此時卻略有顧慮,故而開口問道:“張大人啊,此計雖好,但我隻擔心未必能過範增那關!那周易是他所派,如今已被我們所擒,倘若我們隻身前往,隻怕以那範增的謹慎與心智,我們是難以騙過他的。”

聞聽英布的擔憂,張允也不由得表示讚同。不過,此刻的他並未表現出憂慮,因為他信任自己的韓王張亮。

“大王您的顧慮極是!不過此事我王已有交代,隻要我們救出公子之後,立刻派人偷偷給他傳個音信,到時他自然會有安排。”

得知張亮已對此事做了安排,英布隨及放下心來。雖然此刻的他還有一些擔憂,但愛子被救的喜悅心情讓他不願多想,因此三人又重新開始把酒言歡。

翌日清晨,英布先行找到了張允,隨後與他商議通知韓王一事。而最主要的,是他想要知道是否需要將周易一同押往韓都。

“張大人,如今當務之急是盡快向韓王報信。一來可以報個平安,二來也可盡快決定那奇襲之事。還有一點,依你之見,那周易該如何處置?是繼續扣在這裏,還是隨報信之人一同押到韓國?!”

聽得英布之問,張允先是讓對方莫要再喚他什麼張大人,一來顯得生分,二來他也覺得十分別扭。待到英布笑著應允之後,他便隨及回道:“大王若想押周易入韓雖無不妥,但終究太過冒險。此次報信仍需隱秘行事,若是帶上他,一來容易引人注意,二來萬一路上有差池,我們的計劃便會功敗垂成,因此還是將他扣在此處好了。”

聞得張允的分析,英布立刻表讚同。而就在他二人商議派何人前往韓都城之時,衡山王卻來到了宮中。

見到嶽父未曾回到領地,英布與張允趕忙親身迎接,而衡山王在得知他二人商議赴韓人選之後,便立刻開口言道:“此行還是要由本王親去,一來路途熟悉,可以省去麻煩,二來此行還是要秘密進宮,少不得李丞相幫助,而本王也已與他相熟,所以方便得多。這最後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那便是本王一定去親自去謝謝韓王,謝他救我愛孫之恩啊。”

英布本不願衡山王再次長途跋涉,因為往返韓國著實太過辛勞。可是聞得對方是要去親自感謝謝張亮恩情,便不由得沉默了起來。

“衡山王,您畢竟年事已高,實在是不以再次操勞。此次赴韓雖然重要,但卻不似您去求援那般焦急了。依在下之見,您還是不要去了。”

張允並不讚成衡山王再赴韓國,故而率直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而衡山王吳芮聽完張允之言,則是顯得十分著急,甚至可以用微怒來形容了。

“本王雖已年邁,但身體無礙!韓王大恩本應由我全家前往酬謝,但賢婿還需駐守,故而無法親往!倘若連本王都不去,豈非太過忘恩負義?!再者這報信之舉雖不似救子一樣焦急,但兩家聯手卻亦是不能忽視之事!因此此行本王必須前往。不僅此行本王要親去,就算日後對戰西楚,本王也要親自上陣!!”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說自己已老,衡山王亦是如此。當他中氣十足的將自己赴韓的決心道給英布和張允之後,二人便再也無言以對了。

見到二人均是沒有言語,衡山王很是欣喜。因為這無言便是默認,無言即是認可!

最終,衡山王終於得以成行。而三人在簡短的商議過後,他便馬上啟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