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房欲薦彭越歸漢;酈食其入殿大言齊險!
看到彭越真的有事相求,張亮再次被自己小穆爾的觀察力所折服。為了不讓對方繼續伏拜於地,他便趕忙上前攙其對方,隨後連忙說道:“將軍有話大可直言,本王總不能到你寨中白吃白喝一頓。隻要是本王能做之事,就絕不會推辭。”
見到張亮願意相助自己,彭越很是激動。待到他起身之後,便趕忙拱手言道:“韓王!實不相瞞,您剛才所提之事,也正是在下心中的惦念。在下這些下屬,與我情同手足,自起義之初,便已經跟隨於我。本以為天下大定,能為他們都謀上一份好前程,卻不想最終會因我步上了這條匪途。在下曾多次勸他們自謀生路,可他們終究不肯舍棄於我。這天下之大,我一直以為已經難以有我容身之處,可今日幸得見了韓王,讓在下又有了希望。因此,在下希望韓王能夠收留我等,讓我等能為韓國效力。他日與那西楚再戰之時,在下願為先鋒,一來報答您的收留之恩;二來也為自己的家人報仇雪恨!!!“
張亮驚聞對方想要報仇雪恨,頓時楞在當場。而彭越見得對方不明就裏,便隻得無奈的釋道:“韓王您有所不知,在下雖然從那魏昂手中得以逃脫,可家小卻盡數慘遭其毒手啊。。。。。。”
言到傷心之時,彭越悲痛的落下了淚水,而張亮聞得對方家小被害,也隨即同情起了對方。
“將軍逢此大變,實在是讓人心痛。既然你有心共抗西楚,那本王自然是求之不得。不過,將軍的容身之處,並不在我張子房,而是漢王!”
聽得張亮提及漢王,彭越旋即一愣。而未等他詳加詢問,張亮便繼續接道:“將軍啊,漢王有寬仁之心,而且如今的勢力也是僅次於項羽。現在他正在我韓國靜待時機,並且一直在招募天下有誌之士。將軍是亂世的英才,自然要去投那英主。而本王雖然也有擊楚之心,但卻終究喜歡一份閑雲野鶴的生活。因此,將軍若要為自己的下屬計,那自然是要考慮他們的前程。所以本王希望你能去投漢王,也好為自己和屬下謀一個將來。“
張亮的話說的十分淺顯,但彭越終究是個聰明人。此時的他已經聽出了話中之意,而且對於張亮的坦誠,他也是十分的欽佩。
“將軍隻要有意,本王自會幫你進行引薦。相信漢王知道聞名於世的彭越將軍相投,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見到張亮願意將自己引薦給劉邦,彭越十分欣喜。最終,二人商議決定,待到張亮自趙國返回之時,二人便一同歸韓,到時再由張亮將他引薦給劉邦。
二人做好約定之後,彭越便再次邀請張亮飲酒。而張亮由於擔心張允苦等擔心,隻得實言相告,而且言明回國之後,定與對方痛飲一夜。
聞得張亮必須離去,彭越很是不舍,但為了不耽誤對方的大事,便隻得無奈的將張亮夫婦送出了寨子。
日暮時分,張亮與阿穆爾終於與張允重新會合。而三人在經過一夜的休整之後,便又開始踏上了前往趙國的道路。
----------
酈食其在離開漢軍營地之後,便日夜兼程的向著齊國而去。
由於酈食其的速度較快,因此幾乎是在張亮行了一般路程之時,便已經到了齊國。而他到達了齊國之後,便立刻前往了齊國的國都。
齊王田廣自一統三齊之後,便一直在苦思齊國今後的走向。雖然他認為不應該急於依附任何一方,但他卻明確的知道自己並非能據天下之人。
酈食其在進入齊國國都之後,立刻以漢軍使者身份,請求拜見齊王。而齊王田廣在得知了漢軍來了使者,便急忙命人將他帶入了殿中。
當酈食其由侍衛與內侍帶到殿中之後,立刻見得齊王田廣高坐於殿堂之中,而殿堂之內的左右兩邊,則是站滿了齊國臣子。
“漢中王使者酈食其,奉漢王之命,特來覲見齊王。”
齊王見得酈食其以使者身份向著自己行禮,隨及讓其起身。待到酈食其立身之後,他便沉聲問道:“先生便是漢中王帳下的廣野君?!既然先生為漢使,為何沒有使節與文書?而且先生孤身赴齊,難不成是漢王看不起本王嗎?“
聞得齊王的質問,酈食其立刻放聲大笑了起來。待到笑聲過後,他便拱手上前,不卑不亢的回道:“齊王,您通曉謀略,自然當知機密之事,需要機密而行。如今我王與韓王合兵,駐紮韓國,與那西楚成對立之勢。若是此時大張旗鼓的前往齊國,豈不是告知那項羽應該半路截殺?!而且一旦讓西楚知道齊漢相交,那無疑是又給了他們攻擊齊國的口實。正是因為有此擔憂,在下才求得漢王準我單人獨騎而行。因為在下相信,齊王是一定能夠了解在下的苦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