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百家爭鳴(2 / 2)

鴻儒館和孤老院,這些都是眾人聞所未聞的事情。此時,百姓們漸漸開始懷疑,這一切是否是真實的,還是說這隻不過是一場夢。當眾人確定自己是親耳聽到自己的君王向他們承諾了這一切時,他們徹底的沸騰了。

望著久久未曾平息的人潮,張亮亦感到一陣陣的心潮澎湃。在眾人漸漸恢複了正常之後,他又重新說道:“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要為大家做的,而且是正在做的。但它們的維係需要你們,隻有你們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一切才會永遠的存在。士農工商,各行其職,我向你們保障,無論你們從事何種職業,隻要不是違法的,你們都會得到尊重,而且會有屬於自己的權利。還有,我已經命人前往邊關開拓集市,屆時你們的產物會源源不斷的向外出售,從而獲取屬於你們的財富,而那裏也會源源不斷地向我韓國運送新穎的物資,從而改善你們的生活。暴秦之時,財富集於中央,可老子要做的是藏富於民。隻有你們富強了,我們的國家才會富強!”

眾人聽完張亮的話語,已是激動的了極點。可一旁馮遠則是越聽越怕,甚至不由得出了冷汗。看到百姓們皆沉浸在喜悅之中,他便悄悄靠近張亮,隨後低聲問道:“大王,這自周朝以來,向來以君權至上,而且民若太富恐生變,民若太強,恐生嘩!您這種設想是否太過危險?”

聽到馮遠擔心自己的政略,張亮立刻轉身對他回道:“馮縣令,平心而論,若你是普通百姓,是否會喜愛這政令?”

張亮的問話讓馮遠為之一震,在思索片刻之後,他便沉聲回道:“若下官是普通百姓,定會擁護此政令。隻是。。。。。。”

馮遠雖然也喜愛這政令,但卻依舊擔心,因為他是由一個當權者的心態出發,去考慮事情。張亮看他仍有顧慮,立刻接過話頭,道:“既然是百姓喜愛的,為何我們不能實行!你怕民富生變,民若不富,何以生產和消費,如無這兩樣,國家又怎能進步發展。你怕民強生嘩,可民若不強,何以保家衛國,國若不保,那又談何穩定?!所謂的百姓,其實要求的很簡單,有吃有穿,而且生活富足幸福足以。當權者隻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政略,然後嚴格遵守並且執行律法,那麼百姓又何以會造反。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百姓不窮,何以思變?”

雖然張亮最後一句話完全像是歪理邪說,但他前麵的詮釋卻使馮遠有所領悟。在消化了張亮的深意之後,他便躬身說道:“大王高瞻遠矚,實在讓下官汗顏。下官必定會善待百姓,努力推行新政。”

見到對方已經不再有憂慮,張亮便放心的到了百姓中間,足足一天的時光,他都是與百姓待在一起。當落日的餘輝開始照耀大地之時,眾人方才察覺到時間的流失,他們實在無法相信,居然和自己的王在一起整整一日。而且直到此時,他們依舊不願離去,仿佛隻要張亮在,他們便不會有饑餓與困乏的感覺。。。。。。

之後的兩日,張亮皆是獨自走訪民間。馮遠對於這種舉動十分擔心,本想找人加以護衛,卻被張亮所拒。而他自己本欲親自跟隨,卻無奈還要遍請飽學之士,故而隻得每日提心掉膽,擔心著張亮的安危。而百姓看到張亮獨自一人走訪,紛紛熱情招待,甚至還有幾個壯實的青年,自願擔任起了張亮的“護衛”。。。。。。

到了臨行前的那一晚,張亮在結束一日走訪而回到府衙之時,突見得馮遠正愁容滿麵的在前堂踱步。他隨及上前問道:“馮縣令,怎了麼?屁股讓蚊子咬了?為何來回走動,不肯坐下。不會又是在等我吧?”

馮遠此時確實是在等待張亮,但使他擔憂的卻不止張亮安危這一件事。見到張亮安全歸來,他先是放下了心中的大石,跟著便愧疚的躬身說道:“大王,下官有罪。這幾天下官一直走訪城中百家的學士,可他們都不願前往韓都任教。是下官無能。”

聞聽學士們不肯入韓都,張亮十分好奇。“為什麼?難道他們覺得我給的酬勞不夠豐厚?”

見張亮追問原因,馮遠隻得無奈的回道:“不瞞大王,他們並非為了酬勞,而是。。。而是都不願與其他學家一同任教啊。。。。。。”

聽到此時,張亮漸漸明白了。在搖頭苦笑了幾聲之後,他便對著馮遠說道:“百家爭鳴,各不相讓。我居然把這茬給忘了。你明日將他們全部請來,就說我請他們赴宴!老子要在走之前,把他們全部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