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王國君(1 / 2)

妙法醫奇毒,司徒度險情;欲解匈奴事,忽來王國君。

聞聽張亮出聲,眾人皆是大喜。一連昏睡了幾日,所有的人的心都緊緊的係在他的身上。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無疑是給大家最好的安心藥劑。

“夫君,你終於醒了。我以為。。。。我以為。。。”晴敏激動之餘,緊緊的抱著依舊浸泡於甕中的張亮,雙手甚至都已伸到了水中,而淚水則順著臉頰不停地滴落到了甕中。

王方與白元、李文三人,雖是昂揚七尺男兒,可也不由得眼眶濕潤,顯得極為動情。

劉煜聽到張亮的話語之後,則是趕忙上前勸道:”大人失血過多,不要勉強自己。先要以靜養為主。這幾日讓醫官開一些補氣增血的方子,而且不要急於趕路。相信回到韓國之時,便可基本痊愈了。“

聽到劉煜說張亮失血過多,醫官隨及上前為張亮診脈。在確定對方的話語之後,他便急忙下去親自煎藥了。

張亮此時微微睜開雙眼,輕輕安撫過嬌妻之後,便對著劉煜說道:“劉兄,大恩不言謝。我張子房有一事相求。望兄能夠考慮一個建議。”

聞得張亮求自己考慮一個建議,劉煜立刻抱拳回道:“大人隻管吩咐,在下敬佩大人。隻要是在下力所能及之事,自當遵從。”

“兄之才,不能為世人造福實在是最大的浪費。我想在韓國開設”鴻儒館“,專門為國內的孩童免費開蒙教學,無論是農工士商,無論將來這些孩子會從事什麼職業,隻要他們願意,我們都會讓他們學習。而且一應費用皆有國家支配。“

李煜聽到張亮的建議之後,隻感到全身上下熱血沸騰。從古至今,他從未聽說過有人開設這免費教學的學館,而且還是從孩童開始。孔聖一生學徒無數,真正做到了有教無類。而張亮的的設想更是立意深遠,若從孩童抓起,那儒家的學術的傳播,無疑會源遠流長,甚至不出幾代,便會成為天下人共知的學識。

張亮看到劉煜未有言語,便繼續接道:“兄隻要願意,便可做這”鴻儒館“的館主,我會奏明父王,封你為國師。我不敢保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絕對能讓儒家學識成為百家之首。不知兄意下如何?”

對於任何一個儒家學子而言,張亮的邀請絕對是這個世上最具誘惑力的一件事情。劉煜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劉煜也清楚,這是對方報答自己的一種方式。可令眾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拒絕了!

“劉煜拜謝張大人!自從聽聞大良先師之名開始,我便渴望與大人一見。招婿大會之時,大人的機智與實力更是讓在下折服。劉煜相信,這世上根本沒有能與大人有相同眼界與見識之人。大人的想法可以說是曠古爍今。但劉煜隻能拒絕大人,還望大人見諒!”

聽得劉煜拒絕自己,張亮顯得有些激動。微微挺直身體之後,便急聲問道:“劉煜,難道你還想效力範增和項羽不成?恕我直言,你天性耿直,極具仁君之風。但不適合官場。而這作育英才,百年樹人才是最適合你的。項羽以武立世,範增攻謀陰狠,你在他們得手下,隻會讓自己痛不欲生的。”

劉煜聞聽張亮之言,立刻含笑躬身。“大人所言極是,我劉煜學有所成,本想一展鯤鵬之誌。隻可惜本性過於優柔寡斷。對於權術與心機又不屑為之。剛才在下曾言,要回到家中思過。實為肺腑之言。而且我應範老在先,又豈可轉投他國。與其讓人說儒家學子朝秦暮楚,我寧可問心無愧的做一個”言而無信“之人。在下回鄉,自會修書一封,向範老說明心意。還望大人成全!”

見到劉煜心意已決,張亮有些失望。晴敏怕他過於傷心,急忙對著劉煜說道:“劉公子,這去留之事自然在你。小女也有一事相求,我夫君身體尚未康複,這解毒之法也隻有公子知曉,懇請公子暫且留下。待到我夫君好轉之後,我再派人送公子離去可好?“

本來劉煜打算救完張亮即可離去,但聽到晴敏之言,也擔心對方體內之毒未盡。本想將解毒之法傳給醫官,可見對方盛意拳拳,而且自己也想多與張亮暢談一番,便欣然應允了。“既然夫人有命,在下自當遵從。待到大人好轉之後,在下再離去吧。”

聞得對方同意,晴敏趕忙對著王方說道:“劉公子為夫君醫治過於勞累,你快安排他住下。記住,一定要待如上賓!”

王方心中感激劉煜救治張亮之恩,此時對他也極為尊敬。聽到夫人的囑咐之後,急忙作出請勢,欲帶劉煜前往大營休息。

劉煜見得對方極為殷勤,立刻躬身回禮拜謝。臨行之時又囑咐張亮,一定要浸泡足了一個時辰,才能出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