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無精兵,外無強援!劉邦三人的處境如同米缸中老鼠,出不去,遛不掉了!
義帝羋心從未想過自己會敗的如此徹底。他很清楚,劉邦等人被消滅之後,自己就會成為下一個目標。
各路諸侯此時均是靜觀其變,因為對於他們而言,隻有自己的生死才是最重要的。範增既然想要的是張亮與劉邦,那麼他們就是安全的,起碼現在是安全的。
張亮依舊沒有放棄希望。他知道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自己可以算是黔驢技窮了。但承諾使他不願放棄。那份與兄弟的承諾,那份與愛人的承諾。
“範增,你真的打算一意孤行,兵戎相見?難道你不怕沛公的十萬兵馬和我韓國的軍隊為我們報仇嗎?”人在危難之時,會用盡一切辦法擺脫困境,即使是一根稻草,也都視為救命的法寶。
對於張亮的威脅,範增選擇了嘲笑。他沒想到張亮居然會有這樣的一天。“張子房,你不必費盡心思了。我知道你將劉邦的大軍集中在武關,打算隨時撤退到你那韓都。我也知道你在韓都製作了守城的利器。我的確無法阻止劉邦大軍逃亡韓都,也不知你那新武器有多厲害。但隻要你和劉邦一死,你們的大軍滅亡就是遲早的事情!就算老夫等不到那一天,也會有別人去完成。換句話說,老夫隻要除了你張子房,那便再也沒有讓我顧忌之人了!”
張亮知道範增恨自己,可沒想到對方對自己的評價如此之高。他突然有些受寵若驚,可他寧願不要這份“殊榮”!他開始快速思索解決之道,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己現在無兵無將,身邊隻有劉邦和樊噲兩人。雖然樊噲勇武過人,但麵對數萬的大軍隻能是然並卵!
範增決定不再繼續等下去,他打算速戰速決!隻見他緩緩抬起右手,示意龍且行動。
龍且一見範增已經下了命令,隨及拔出佩劍指向劉邦等人。“眾將士聽令,奉軍師命,清君側,除佞臣!格殺勿論!”話音剛落,未等軍士們動手,樊噲已經衝了上去放倒了兩人。
所有人都對樊噲的反應感到驚訝。就好像預謀動手的不是範增的手下,而是劉邦等人一樣。樊噲的行動讓劉邦和張亮也為之一震,他二人本來都是在考慮如何動手,卻沒想到樊噲是純行動派。震撼畢竟隻是短短的一瞬,因為三人的默契基本是與生俱來的。在樊噲放倒兩名軍士的同時,二人也衝了上去。
三人沒有任何的言語交流,但分工確異常的明確。樊噲殺出血路直撲龍且,對於軍士而言,主將便是主心骨,一旦失去主將,戰力便回大跌。劉邦負責吸引軍士,三人之中以他身份最高,所以也容易成為目標。張亮則是極速衝向範增,他就如同這些軍士的大腦,正所謂挽弓挽強;擒賊擒王!隻要擒住了範增,三人就有籌碼了。
可惜三人的行動也在範增的預料之中。龍且見樊噲的目標是自己,立刻迎身上前,與對方戰了起來,雙方都是勇武之人,一時之間竟是難以分出勝負。
張亮欲擒範增,但他很快便發現自己做不到。對方身邊的軍士雖然身手不及自己。但卻多出了四名厲害的下人,張亮仔細辨認,發現正是抬羊入帳的四名死士。此刻他們正寸步不離的保護在範增的身邊,張亮與其中一人交手,便知對方身手不在自己的敏敏之下。
樊噲和張亮與自己的目標陷入了持久戰,但這卻苦了劉邦。本來他吸引對方軍士的目的就是讓其他二人減輕負擔,從而讓他們盡快得手。但此時,這一切都成了泡影。而他的誘敵也成了自己的噩夢.......
激戰數個回合之後,張亮與劉邦已經漸漸落了下風,樊噲雖與龍且實力相當,但終究惦記著劉邦和張亮安危,心有掛念就無法發揮全部實力,漸漸地,他也開始有些招架困難了。
戰術的失利使得三人有些焦急,但隨著大批的楚軍衝入帳中,他們已經完全沒有勝算了。
眼看張亮三人就要落敗,他的救星卻再次出現了。
範增正在欣喜即將除掉張亮之際,卻不曾想項伯帶著自己的人馬衝入了帳中。
龍且和楚軍本以為是自己人,卻不想項伯與他的人馬一入帳中便將他們圍了起來。龍且生怕自己人動起手,敢緊命令軍士待命。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範增極為的憤怒。“二將軍,你這是何意?”
項伯看到張亮未有生命危險,隨後便陰冷的盯著範增。聽到對方詢問他的用意,立刻反問道:“軍師,我還要問你呢!你這又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