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義帝之言,張亮趕忙放下酒樽,抱拳拱手回道:“陛下,您怎麼會說的不對呢。這暴秦被滅自然值得我們慶賀,隻是下臣覺得,這第一杯酒,我們應該敬那些為推翻暴秦而獻出自己生命的豪傑義士!”
諸侯聞聽張亮之言,立刻將目光投向了他。就連項羽,也不自覺的抬頭望向了張亮。
義帝聽完張亮之言,微微點頭,隨後略帶自責的說道:“張司徒,所言極是!若是沒有他們,如何能有我們的今日。是朕疏忽了!來,諸位,讓我們一起敬那些為推翻暴秦獻出了自己生命的豪傑義士一杯!”
各路諸侯沒有想到義帝居然會因張亮之言而自醒,但最讓他們驚訝的卻是第一個響應之人居然是項羽。此時的項羽早已起身站立,雙手捧樽,神情嚴峻。因為他要敬的,正是他最尊敬的叔父----項梁將軍!
待到眾人以酒敬地之後,義帝便對著張亮說道:“張司徒,你每每與朕交談,都讓朕受益匪淺,適才也是多虧了你的提醒,不如這第三杯酒,也有你提議如何?”
諸侯一同將目光鎖定在了張亮的身上,他們十分想知道,張亮還會說出什麼驚人之語。
見義帝將敬酒的由頭交給了自己,張亮便急忙躬身回道:“謹遵義帝之命。”言畢,他重新舉起酒樽,隨後對著眾人高聲說道:“這第三杯,我提議敬那些受戰火荼毒連累的百姓。”
張亮此言一出,在場所有人都驚奇的望著他。在各路諸侯甚至義帝的心目中,百姓不過是最普通的民眾,雖然他們整日口口聲聲說著為了百姓推翻暴秦,但實際上,在他們內心深處,百姓不過是一群無根之草罷了。
對於張亮的提議,眾人表現的有些不屑。可唯獨一人,在張亮提議後的第一時間便手持酒樽站了起來。他就是劉邦。他二人相視一笑之後,便將手中的酒水潑灑在地。諸侯一見二人先行敬酒了,便隻得勉強跟隨。
龍且見張亮處處搶占風頭,心中頓時不悅。“張司徒此舉是否有些過,我等推翻暴秦為的也是百姓。他們理應感謝才是,又何必要故作高態呢?”
一聽龍且說自己故作高態,張亮隨及問道:“龍將軍好見識,請問你的甲胄從何而來?”
龍且聞言一怔,跟著便回道:“自然是購得,張司徒何來此問?”
”購得?那你所用之資從何而來?“
“軍中所發,是末將用生命所換!張司徒見識何其淺薄!”龍且對於張亮的問題越來越沒有耐性。
聽完龍且回答,張亮立刻笑道:“生命所換?你可征戰沙場,以命換金,更可換取功名!可百姓呢?不但要交稅養兵,更要因戰火付出生命,他們得到了什麼?!你的吃穿用度,糧餉甲刃,哪一樣不是百姓所給?那些活下來可能確如你所言,能夠得到安穩的生活,可那些死去的呢?難道他們連我們敬的酒都喝不得嗎?若是沒有百姓,你龍將軍恐怕連飯都吃不上,還能在此嘚瑟?!“
眾人聞聽張亮之言,麵色均是一沉。他們不知嘚瑟是何意,但很明顯絕非好話。
義帝見酒席剛開,舌戰似是又起,隨及圓場道:“三杯酒已過,諸位請暢飲,今日席間我們隻談風月。”
諸侯得義帝命令,紛紛舉杯痛飲,龍且卻已毫無興致,隻是死死的盯著張亮。
眾人飲宴之時,項伯突然起身來到張亮身旁,隨後高聲說道:“子房啊,來,你我共飲一杯如何?”
張亮一見項伯來到。連忙起身。二人舉杯飲酒的一瞬間,項伯低聲說道:“稍後會有人送上肉食,他們就是範增死士!小心!”
聞聽項伯之言,張亮依舊不動聲色。隻在飲酒之後含笑說道:“多謝項將軍。”
待到項伯歸位之後,大帳外進入四名下人,他們共抬一個木架,上麵有一隻烤好羊羔。與此同時,範增慢慢的將手摸向袖中,像是要掏什麼東西。
張亮看到此時,已知範增等不及要動手了。他急忙手拿酒樽,起身來到範增身前。隨後麵帶微笑的說道:“範軍師勞苦功高,子房敬您一杯!”
範增剛剛從袖中掏出玉玦,未等展示卻見張亮前來敬酒,隻得無奈的拿起酒樽。等到二人對飲之後,張亮突然抓住範增的手問道:“範老的玉玦好別致,子房看看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