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一日三進使(1 / 2)

“張司徒?為何你會在此?!”義帝羋心對於張亮的出現十分震驚。根據他的探報,張亮此時應該身處函穀關處,協助劉邦阻擊項羽大軍才是。

麵對義帝的問詢,張亮顯得很從容。“下臣是隨季布將軍一起來的。今日來此的目的便是請陛下就項劉兩軍的爭執做出決斷。因為兩軍都屬陛下麾下,自然應有陛下裁決。”

羋心見張亮言語有些咄咄逼人,立刻明白對方是來者不善。隨及陰沉的說道:“既然是我楚國之事,那又何必勞駕你韓國司徒費心?!”

麵對惱怒的義帝,張亮顯得極為平靜。聞聽對方讓自己不要幹涉楚國國事,他立刻接道:“既然陛下這麼說了,那下臣無話可講。不過敢情陛下告知,為何派人虜劫下臣?!”

張亮此言一出,堂內立時陷入了沉寂。季布看著冷峻的張亮,覺得他太過大膽。雖然義帝沒有實權,但畢竟此處是他的都城,而且還有自己的兵馬,他把話說得如此明了,當真不怕義帝惱羞成怒,繼而殺人滅口嗎?

義帝與張亮均是再無言語,二人就這樣互視對立。一時之間,堂內氣氛異常的詭異。就連一直陪伴在義帝身邊的侍從,也開始慢慢的向後抽身了。

沉默許久之後,終是義帝打破了僵局。隻見他已恢複了先前親切的笑容,可惜明眼人一看便知那笑容是他勉強擠出來的。

“張司徒,你千萬莫要聽人挑唆。昔日你有進言之功,朕始終對你感激有加,怎會派人去虜劫你呢?”

張亮見義帝不肯認賬,隨及笑道:“陛下,明人不說暗話。下臣鬥膽,請陛下明言。難道真要下臣將所有的事情挑明不成?!”

義帝聽到此時,知道已經再無遮掩的必要了。他立刻示意左右退下,堂內隻留下了義帝、張亮和季布三人。

待到眾人退下之後,義帝緩緩坐回席上,跟著低聲說道:”張司徒,你與季布將軍同來,是否是來取朕性命?“

聞聽義帝的問話,季布趕忙回道:“末將不敢。”

聽完季布的回答,義帝苦笑著接道:“我這傀儡義帝,在你們眼中是否如同豬羊一般,隨時可以宰殺?”

張亮沒有回答義帝的問題,而是抱拳說道:“陛下,您為求自保,使用二虎競食之計本是無可厚非。可您未免太狠,您派人虜我,是否是想借我與劉將軍情義,嫁禍項羽,從而讓兩軍互拚?!”

對於張亮的問責義帝選擇沉默。

季布聽聞張亮之言,立刻吃驚的望著義帝,像是在等待對方的回道。當他見到義帝選擇沉默之時,便知曉了答案。隨後,他便陰狠的盯著對方。

“人言張子房足智多謀,今日一見,果然不假。我籌謀已久的計策,就連範增都不曾察覺,你居然已經洞若觀火。”

義帝的稱讚並未讓張亮感到高興,他依舊沉穩的說道:“陛下,下臣愚鈍,起先並未察覺陛下計謀,隻因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察覺您計謀的是我父王!而且您又如何得知那範增未曾察覺?您又怎知他不是將計就計?”

聽到張亮的反問,義帝隨及驚道:“你的意思是範增早就看穿朕的計策?”

張亮依舊沒有回答,而是繼續自顧自的說道:“陛下,如今局勢如同三足鼎立,任何一方的的缺失都會造成致命的打擊。您想讓項劉兩軍廝殺,從而坐收漁翁之利。但您是否想過,如果項羽與劉邦議和或是其中一方大勝,筋骨未傷,實力猶存。到時您的處境還會安穩嗎?!”

義帝聽到此時,覺得知道張亮並非來興師問罪,倒像是來解決這一困境的。

“張司徒,你是否有辦法解決眼下的困局?”

一聽義帝問計於自己,張亮立刻回道:“困局之事要解不難。不過下臣先要知道,這幾日是否已經有項羽大軍使者到來,向義帝請求進軍鹹陽的旨意?”

義帝聞言一怔,隨後疑惑的回道:“沒有啊,項羽大軍派過使者嗎?!”

張亮得知未有使者到來,心中暗叫不好。若是範增與項羽沒有派人請旨的話,那便隻有一個可能了。他們要直接攻取函穀關!

想到此時,張亮已是如坐針氈了。他沉思許久之後,連忙對著義帝急道:“敢情陛下趕快下旨,召集各路諸侯,就說為慶暴秦覆滅,您要在鹹陽宴請他們,同時進行封賞!再命劉邦將軍讓出鹹陽,同時命項羽隻準帶十萬兵馬入關,並且駐守城外。這樣既可以保證雙方安全,又能避免爭鬥!最後請陛下即可動身,前往函穀關。再晚隻怕一切都完了!”

見張亮十萬火急的模樣,義帝未敢有所懈怠。他急忙對這季布問道:“季將軍,鹹陽附近可有能駐留大軍,適合飲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