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國家興亡天下事 第七十九章 迫戰!(1 / 2)

既然大勢不在自己的一方,那麼就想辦法消磨敵軍的運勢。避而不戰,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現在高其昌等人被圍困,唯有一戰才能出來。

大戰在所難免,一觸即發,當此之時,嚴冬必須將所有不利於己方的運勢一點點的改變。叛軍占有大勢,那自己就必須在局部的交戰中達到先機,甚至有可能,嚴冬要避免與叛軍決戰,並且將這決戰換做一場場稍小的戰役。通過一次次的小勝,從而再積累自己的勢,號召起士卒們的鬥誌。

而嚴冬所想的第一步,就是調動敵軍。隻有將叛軍分開,才能取得一場場小勝,分而殲之。

北海城,叛軍嚴加防守,那是因為北海城至關重要,可以算是青州的咽喉,守住北海城,就等於鎮守住一個完整的青州,而一旦北海城失守,就相當於青州被一分為二。

之前嚴冬想過奇襲北海城,但是後來又作罷,青州的將領並非都是些無能之輩,就像東平陵的李炳德,他們不會想不到北海的重要,也定會嚴加防守。

從眼前的形勢也可以看出,叛軍對北海城甚至看重,而坐鎮在這裏的將領亦非無能之輩,雖然剛才的交鋒之中,嚴冬占了下風,但是嚴冬絕不承認自己不是敵將的對手。

叛軍想要守住北海城,那自己就以北海城為契機,奪回主動權。

“以卒為伍,四散開來,見之叛軍,一個不留。”嚴冬低喝著,看向身後的期門騎軍。他要封鎖住叛軍與北海郡城的聯係,讓他們不能互通有無,隻有這樣,自己才能從其慌亂之舉中找到機會。

半個時辰之後,北海城外燃起熊熊大火,火焰冒天三丈,使得整片夜空都染成了橘紅色,陶州弼早就看到了北海城的異樣,但是他並未輕舉妄動,而是派出探報前去查看。

隻是探報走了許久,仍然沒有回來,這讓陶州弼心中安穩的同時又是生出了幾絲擔心,他斷定,那大火定是嚴冬所為,隻是想逼退自己,或者讓自己分兵,北海城,定安然無恙。

可是讓陶州弼不放心的是駐守在城內的將領,他們會怎麼想?現在嚴冬又封鎖了大軍與北海城的聯係,萬一城內的將領得不到消息,又有何舉動,希望他們不要糊塗。

陳勳依照嚴冬的吩咐,已然將北海城附近的山林點燃,那熊熊烈火,鋪麵而來,讓稍有寒冷的夜晚頓時變得灼熱起來,揚灰而起,暖風呼嘯。

甚至不敢靠近那燃燒的山林,陳勳率領著士卒退後五裏,停駐在北海城的南方,攔在叛軍之間。

看著北方那燒天的大火,嚴冬下令道:“點火!”

“呼!轟!”.......

一個個期門騎軍燃起火把,開始在山林中奔馳起來,所過之處,點點星火開始灼亮。

稍過不久,又是一場大火升起,與北海城的大火相互呼應。

此刻,陶州弼臉色有些陰沉,嚴冬,這是在逼自己離開。但是眼見著再過兩日,就能將山丘上的平叛大軍圍剿,他又怎會甘心。

“陶將軍!”竇海來到陶州弼的身旁,也不多說,此刻,一切事情都在眼前,多說也是無益,他隻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麵對竇海那冷冽的目光,陶州弼沉思,說道:“守在這裏,定要將嚴冬等人圍困在這裏,隻要打敗這山丘上的平叛大軍,我青州短時間再無大礙。”

“好!將軍所說正和我意。”竇海大笑著,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點頭,但是陶州弼的神色並未如竇海那般好,繼續圍困平叛大軍,固然重要,但是有一點,陶州弼沒有明說,那就是山丘上的平叛大軍在消耗士氣的同時,自己等人雖然能夠保持士氣,甚至能夠一定程度上的振奮士氣,可是他們也不能在此地呆的長久。

圍兵之法,固然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大敗敵軍,但是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輜重糧草要跟上。用輜重糧草來消耗敵軍,再借己方充沛之體力和士氣,方能一股作氣的擊敗敵軍。

現在,偏偏自己等人出營前,並未攜帶足夠的糧草,本來以這般近的距離,從北海城調糧亦是可以,但嚴冬此時封鎖了自己與北海城的聯係。真正說來,消耗下去,反倒是己方士卒得知消息而士氣大減。

“傳令下去,士卒們輪番休整,卯時準備強攻。”陶州弼深吸一口氣,卯時乃是晨曦未明之時正是人們乏困之時,特別是那些一直巡守的平叛士卒,肯定也是神態不佳,最是強攻的好時機。自己就要在卯時強攻,決定勝負。

高其昌望著遠處的兩場大火,心中感慨頗多,嚴冬終究還是沒有棄自己等人而逃。這讓原本有些低落和慌亂的高其昌多少有些安慰。

北海城的城牆上,不少留守城內的將領都是聚集在一起,他們望著火光,爭論起來。

“在下認為,應當立刻派人前去救援陶將軍,至少也要得知他們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