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天健說:“咱倆離那個日子已為期不遠了……
林若接著說:“就歐如歌事件以及其他有關聯的事情,我還得麵聖呈報有關詳情。如皇上心血來潮某一天召見,可省得我手忙腳亂……
東方天健提醒她:“至於歐如歌是死是活,你可要掂量好了再麵聖……”
“請你放心,我在皇上麵前,說話做事從來都不想引起麻煩,所以處處小心翼翼,始終嚴格掌握著應有的分寸,正事上從不越雷池一步。”
不久,林若去皇上小書房麵聖,她如同以往,先不忙著談正事,一邊盡量說些宮外有趣的見聞,一邊不忘為皇上推拿。皇上被外甥女無微不至的關愛所感動,不禁想起他的那位堅強的胞姐……
林若的娘和皇上以及他的兄弟葉靜然三姐弟從小父母雙亡,胞姐那時不過才十三四歲,她以無盡的關愛使他兄弟倆長大成人……
但不知老姐姐現在過得如何?皇上隨便問:“若兒,你娘可好?”
林若回答說:“還是那樣,但日漸顯老,畢竟歲月風刀霜劍的消磨難以抵擋。”
“是啊!你看,作為帝王的我也不過如此,誰又能抗拒自然的鐵律呢。”
大舅如此說是聯係到死亡。
她趕緊說:“大舅,外甥女不是這個意思,可能是我表達得不夠準確。我想,人一到這個歲數,不管怎麼說,都無法和年輕時期相比,畢竟歲月不饒人。誰都要注意自個兒的身子,沒必要過多勞累……”
她停頓了一下,想聽聽大舅的反應,以便使大舅不再想到死亡。果然,這一招湊效,大舅的思路被順利地扭轉過來,她終於不再擔心談話涉及到某些敏感話題。
他問:“難道你有啥養生之道?”
“您的外甥女並非掌握了什麼養生之道,而隻是胡亂拚湊了一些民間的慣常做法而已,覺得自以為是,具體說來大多都是粗茶淡飯。
“宮廷禦膳房膳食的選料不但手法講究而且花樣繁多,但許多都中看不中吃,食之弊多利少。而普通食品比如紅棗,芝麻,紅薯,花生,玉米,蘿卜,白菜之類等等食材,選用簡單,常吃也有利無弊,可以和主食配合做成各種小吃。要是偷懶的話,就隨便吃好了,如若長期食用,效果更加明顯,你老不妨一試。當然,這算不上養生之道,我隻是覺得這樣不錯。另一方麵,人一生需要麵對各種各樣的人與事物,比如順境或逆境,小事或大事,涓涓溪流或驚濤駭浪,主要就看心態。對付辦法就是心平氣和,泰然自若,以一個平常人的平常心態,麵對人世間的一切詭譎風雲。說到這兒,所有的修身養性手法,甚至可以用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概括。”
“概括?”
“偷懶!”
皇上有些驚奇:“還有如此怪說?”
“像您這樣一生勞碌命的人,何能理解偷懶一說?您隻懂得日夜操勞,事必親躬,做不完那些所謂的大事。卻不懂人生當中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以及某些小小的技巧,不明白西瓜和芝麻的關係。
“說到底一句話,這就是偷懶,或者說偷閑。後麵這個詞有些文雅,並非**裸的,但其道理似乎同樣。”
皇上一拍手,恍然大悟說:“經你如此提醒,我明白了。多謝你的愛護,可你為啥不早說?”
林若說:“外甥女我也是靈機一動,剛剛想到,就迫不及地想表現一番。”
皇上說:“不錯,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即將邁過六十歲的坎兒,這在古往今來的帝王歲數中也不算低齡,憑我這身子狀態,恐怕再活十多年也不成問題。前一段時期,有些勞累,最近事情少了許多,因此身子又恢複了不少,目前精力仍然能夠應付得了日常事務。
“如果我猜測不錯的話,你接著打算向我說什麼。其實,對你剛才所說的事情,我早已有所考慮,但還未能下最後決心,因為缺乏外力的推動。今兒你提出此事,咱倆所見略同。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何不趁此頭腦清醒之際主動遜位,以一個平常人的心態和角度從旁觀察新皇帝的作為,或者啥也不管……”
林若說:“外甥女那敢如此放肆,我隻是就您的身子骨的現狀有感而發。我知道您,對這方麵的問題早就有所布局。我想說的仍然與您的身體有關,不必過於看重他登基之後的事情,其表現平平或者上乘,您都不必操心。想都不要去想,天塌不下來,即使塌下來,自有高個子頂著,咱們索性都當一回矮子。您盡管放心,無憂無慮安度晚年才正當。他當他的皇帝,他實行他的執政方略,好賴都是他的,反正肉爛在鍋裏。至於他如何吃,喝湯呢還是撈出爛肉先吃,那是他的方法問題。咱們過咱們的日子,相得益彰,豈不更好?”
皇帝肯定地回答:“這事我心裏有數,他怎麼做那是他的事情,咱們何必狗咬耗子多管閑事。如此國之大事,被你不屑一顧,說得如此輕巧如此有趣。我回顧以前的做法,至今都覺得好笑。現在通了,大舅聽你的,從今以後,啥也不管了……”
林若又說:“超然物外,頤養天年,趁著您身子骨還吃得消,如果有興趣,咱們不妨去遊山玩水,換個環境放鬆一下心情,順便回到老家,見見我娘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