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歲隆冬,又是一年元旦,張榮放棄了和室友去紐約時代廣場一起看煙火,一起逛都市酒吧,一起泡紐約金發妹的約定,早早的在12月26號便趕回了祖國。空船上張榮不禁暗暗慶幸,幸虧這次買的是全價票,可以更改起飛日期,否則元旦以前就別想回家了。
在這個時代人們管機場還叫機場,但坐的卻叫空船。早在一百多年前那種機身近一半材料都用在沒有其他任何功能,隻能承載上升氣流的翅膀上,還耗費很多對大氣造成嚴重汙染的航空燃油的飛機已完全退出了人們的視野,埋藏在了博物館中。現代的人類已開發出了粒子旋風推進係統,隻一個小小的機箱所產生出來的推動力就相當於百年前功率最高的渦輪噴氣機,而使用這種推動力的民用飛行工具就是空船,之所以叫空船是因為第一艘空船誕生時,樣子很像一個巨大的救生皮筏,或者更準確地說,像一個飯盒。總而言之客容量超大,直升起降,低汙染,航速超高等眾多優點算是完全打敗了以前的飛機。張榮平時不怎麼坐空船的,因為雖然時代變了,機器變了,但船票的昂貴可是沒變。對於他這種勤工儉學的人來說可不能月月坐空船,一年來上個兩三次就可以了。這次去紐約元旦狂歡本來也是張榮和室友籌劃了整整一年的,可在聖誕前中國的一家網絡媒體設計公司突然發來聘書,張榮之前的求職居然通過了,而且還是元旦過後立即錄用!權衡兩邊,張榮果斷放棄了去紐約狂歡,畢竟麵包和酒比起來還是麵包重要些,至少找到這份工作以後,每年就可以多坐幾次空船去旅遊了。
聖誕節是星期天,所以當張榮回到國內時,看到的已經是周一人們匆忙上班的景象了,隻有街道邊,地鐵內等地方遺留下的片片紅色還在提醒著人們聖誕節曾來到過。中國畢竟不是歐美,大家真正最期待還是春節,也正因如此老板才早早邀張榮過來,希望能在春節到來之前盡量榨壓員工的勞動力。
張榮終於到達了公司,和人事部阿姨交接了一下,便來到了公司給自己安排的宿舍。屋子不大,但是頂層樓,風景不錯,尤其是有專用的衛浴和廚房,這點讓張榮非常滿意。收拾完自己不多的行李之後,張榮躺在床上仰望著天花板開始憧憬著自己美好的未來,不過沒多久這憧憬就變成了發呆,發呆變再成了無聊,無聊則讓張榮躺不下去坐了起來。這個時代的空船雖然快捷,但也帶了一個麻煩——時差比以前更難倒了。望著從機場藥店買來的倒時差專用安眠藥,張榮不由得搖了搖頭,他其實還是更傾向於自然倒時差的。
既然已經坐了起來又不想睡覺,張榮就要給自己找點事做,於是他便從行李包中拿出一個筆記本電腦。這個時代的筆記本電腦體積上和21世紀初的筆記電腦沒太大區別,筆記本筆記本,太大了或太小了那都不叫筆記本了,但決定性的區別是這個時代的筆記本電腦不用打開,也沒有觸屏,就是一個光滑的金屬板,上麵隻有一個開關按鈕。張榮輕輕一觸開關,頓時金屬板的四周泛起微微藍光,幾秒之後張榮麵前突然憑空出現了一個全息立體桌麵,上麵隻有幾個張榮常用的程序和文件夾,也都是全息圖影,看上去跟真的立體實物似的。張榮在床上找了個舒適的姿勢臥下,單手在空中一揮,立體桌麵便倒了過來麵向自己,桌麵上東西也不掉下來。這一幕要是讓21世紀初的中國人看到了還以為是劉謙在變魔術。張榮的手指隻在自己的腿上輕輕的滑動,他的周圍就有很多全息立體影像出現和變換,這種便捷和立體感是百年前的人類所不能體會的,可是就是這樣滑著滑著張榮也會覺得手指頭累了,索性幹脆改成了聲控。
“過,過,過,翻頁,至頁尾…………放置左邊,上調A頁視頻…………我擦,音量這麼大!音量25!音量25!”張榮的嘴不斷動著,操作著電腦,至於音量,那的確是因為很大,倒不是張榮在看愛情動作片。
雖然張榮聲控操作所需發出的聲音很小,可即使這樣說多了還是會渴的,於是張榮便想:唉,要是能弄個腦波信號轉化器就好了。
人就是這樣,生活越便利,自身就變得越懶。最後就懶到想張榮這樣,手都懶得動,水都懶得喝了。這要是那拿他和21世紀初那些個成天電腦前打字寫網絡小說的人比起來,那個時代的作家幹的那就不叫文職了,是存粹的體力活,甚至是被體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