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卷(1 / 3)

卷一 第 一 章 一番遇合

夏日,蒼竅一片澄藍,僅有些許白雲,像一團團的棉絮,舒卷在蒼青的山頭上。

蟬兒嘶啞著喉嚨,在唱著那古老的戀歌,有氣無力的時唱時停,曲子也仍舊是那樣單調。

炎陽熱情的撤吻,使得草木都含羞的低垂下頭來,沒有一絲風,是以連獸類都不願出來,而蜷臥在山洞中。這是個炎熱的夏季。

當太陽漸漸移向那邊的山脊,想去憩息時,從西北的天邊,遠遠疾馳過來一大黑雲,把炎陽,都給遮住了,天上一片片,一塊塊的黑雲像跑馬燈似的,奔馳在廣闊的天際,一會見大地都變成灰黯了。

一條耀眼的閃電,劃過了天際,聚接著一聲震耳的霹靂雷聲,響了整個宇宙。

雷很大,雨下得更大,嘩啦—嘩啦的,下個不停,天上是陰沉沉的,雲正濃著呢!

遠處的青山,近處齡小溪,都涫失在一片迷漾中,大地隻是整個白茫茫的,那迷蒙裏黑黝的影子,依稀可以看出,那是峻岩,那是攀林。

這時從遠遺的山那邊,接連的奔過來幾條影子,矯捷的身形,並不因豪雨而稍有停頓。

每個人都飛快的縱跳著,僅腳尖輕輕點地。便又一躍而起,每一個起落,總在兩丈開外,唯—有前麵被追那人的身形,顯得搖晃不定,好像有受什麼傷似的、但速度仍是非常快;把後麵那些人拋得遠遠的。後麵追的人時時傅出聲聲的呼喝,但這聲音,在大雨中顯得太微弱弱了。漸漸的,前麵那人已經跑到一片寬澗的平岩上,但突然的,他打了僵蹌踉,身形也顯得不穩,他知道他是不能再跑了,非耍休息一會兒不行,所以他立定了身子,回頭看了看後麵追來的人,皺一皺眉,迅速的從袋中,掏出一個瓶子,倒出一顆藥丸,放在口中,吞了下去,暗自運氣調息,蓄養體力。

他重重的呼了兩口氣,用手把郵被雨水衝下,而貼在額際的發絲給梳上去,顯出郝張頗為美俊的臉;朗朗的星目,挺直的鼻子,緊閉的嘴,隻是麵色過於蒼白,顯得非常冷峻,頜下有些短須,額上隱約有些皺紋,歲月已經在他身上,留下丁一些痕跡。

他身上穿了件黑色衣服,外罩…件青袍,衣服已經撕破了許多地方,露出不少傷痕,絲絲的血跡,自傷口流出,因為雨水的關係,衣服整個兒都貼緊在身上。

他把外袍脫下,撕破成布片,迅速的自己把傷口給包紮起來。

這時後麵那幾條人影已經躍近了,在四麵站好,成為一個包圍形勢,緊緊的盯住他,就恐怕他會長上翅膀飛走似的。夏季的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就這樣一會兒,雨勢漸漸小起來,已不若剛才那樣傾盆似的。雨點落在人頭上,漚成一條條的水路,向下流到臉上。

這些人高矮不一,有老有少,一共有十二人,但個個都緊盯著中間被圍住的中年人。

屹立在中間的那人看了看周圍各人,帶著一種嘲笑的口吻說道:“哈哈!我李某人真是榮幸之至,剛剛打發一批朋友,現地各位又跟隨著來,真使我感到非常光榮,嘿嘿,這位是邛崍秀士,塞北雙雄,渤海派的渤海三劍也來了,哦!還有堂堂名門正宗的華山九宮大俠,武當流雲劍客,這位大概是峨嵋靜悟大師吧,這位是……’他跟光一掃各人,一一含笑的打招呼道:“原來是崆峒的掌劍雙絕吳大俠,十年未見,故人無恙,真乃幸事也,咦!黃河四怪怎地隻來了兩位呢?”他鎮定的與各人招呼。

那穿著黃裳,個子瘦瘦的中年人,含笑道:“好說,好說,小弟能見李大俠貴體安康,甚覺欣慰,等下尚要向大俠討教,討教。”

這人是崆峒掌門師弟,武功高強,以伏魔劍法與伏魔掌法享譽當今武林,號為掌劍雙絕。十年前他在陝西遇見巧追魂李英傑,向之挑戰,在第三十招上,即輸了一招,此後他耶重返崆峒,習藝二年之後,行走江湖欲找巧手追魂再度較量,然江湖上已無巧手追魂之蹤影,這次聽到巧手追魂關外回來,乃專程趕上欲報十年前一招之失的羞辱,另一方麵,也想能夠得到武林中人垂涎已久的‘落星秘笈’,因此他說道:“這次小弟前來,除了拜謝一招夕賜外,因閱知吾兄獲得‘落星秘笈’,故而也想開開眼界,想必吾兄不會吝嗇吧!”

巧手追魂冷靜的道:“一別十年,大俠絕藝諒必更加高明,等下小弟自當拜領,至於說到秘笈,小弟是有這麼一本,但很抱歉,對於大俠所說,恐難從命。”他略為提高聲音對周圍諸人道:“不知各位這樣的緊緊跟隨小弟,有何事情,若是除了秘笈以外之事,隻要小弟能夠做到,必將盡力,否則歉難照辦。”

他口裏雖這樣說,在心中卻暗自嘀咕,不知這次該怎樣應付過去,因為這些人都是當今各派高手,在江湖上每人都有個響亮的萬兒,如今竟一下子來了這許多、而自己身上已經負了傷,他自付道:“為了銘兒,我也顧不得許多了,到必要時,隻有使用最後手段了。”這些念頭在他腦裏電光石火的轉了轉。

‘姓李的,你少竇狂,你殺了我們二哥和四弟,今天我們非要把你碎屍萬段不可,否則難稍我們心頭之恨……”這是站在右邊的一個矮胖漠子說的,那正是黃河四怪中的老三。

但他話尚未說完,就給站在左首的一個身著白色儒袍,手拿一把折扇的秀才打扮的人給截斷了,那正是邛崍秀士,他說道:“憑你們這兩塊料,還想動人家巧手追魂一下,我看你這也是太不自量了,你那兩個膿包兄弟,死得一點也不冤枉,我看你們兩個趁早走吧。”他一麵說著,一麵還在雨中搖著那把折扇,那種樣子充滿了輕視之意。

黃河四怪一聽,怒氣更大,一提鬼頭刀,便要找邛崍秀土較量,但被大怪給拖住了。

邛崍秀土哼了聲,方要開口諷刺,但崆峒的掌劍雙絕已冷漠的盯了他一眼,對著巧手追魂說道:“李大俠,我們打開天窗說亮話,這些朋友都是要看看百年前落星天魔的絕藝,倒底有何高明,故請李大俠能將秘笈拿出……”

他話未說完,巧手追魂已搶著答道:“十年不見,吳兄口才也越來越好,依吳兄之言,這秘笈是該給你了。”他頓了一頓又說道:“不過,我看吳兄,你這話未晃說得過早吧!”

掌劍雙絕吳德光聆聽後臉色一變,憤憤的說道:“我們不用在嘴上多說,等下領教大俠的高招了。”

那靜悟大師見他們在拌嘴,他呼了聲佛號說道:“施主不必爭論,要知寶笈神物乃有德者方能保之,否則反易遭致殺身之禍,施主何不深思呢?”他內力雄厚,那聲佛號呼出,直震得各人耳鼓隱隱發痛。

巧手追魂道:“謝謝大師關心,但我李某人行事向來不怕麻煩的……”

他話未說完,那矮胖的黃河四怪,已聽得不耐煩,他一拔鬼頭刀,一個箭步穿到巧手追魂麵前,大喝一聲道:“償我兄弟的命來。”將鬼頭刀一晃,一招‘毒蛇出洞’兜胸刺到,待刀將至胸前時,又化為‘鐵牛耕地’,削向下盤。

巧手追魂繞步向左一閃,飛快的拔出長劍,一招“撥雲見日”劍尖刺向三怪“肩井穴”,他閃步,拔劍、出招、全是一氣嗬成,端的是名家手法,不同凡響。

這時大怪也一抄三截棍,“力劈華山”當頭就向李英傑蓋到,巧手追魂一收掌中劍,一招“野火燒天”,劍尖點至大怪咽喉,身形一轉,下麵左腳飛快的踢出,大怪兵器方一出手,就見劍尖已指到自己咽喉。

他趕忙一縮頭,向後一翻身,使出“鐵板橋”身法。但他一個身子尚未翻出,那巧手追魂連環而至的飛腿已踢中了他小腹的“血倉穴”上,一陣劇痛,直入心中,他整個人飛出三尺以外,死在地上。

巧手追魂順著右腿踢出之勢,一提左腿,旋身一招“仙人指路”刺向三怪胸骨下之“玄機穴”。

三怪見一招,大怪就倒了下去,心中一慌,見來劍刺至,忙將鬼頭刀橫在胸前格擋來劍,但巧手追魂突地劍式一變為“攔江截鬥”斜抹右肩,劍勢飛快,有如電閃。隻見一道劍光的閃過,血花噴出滿地,一條右臂飛出老遠,三怪大叫一聲,倒地滾了兩滾就死去了。本來黃河四怪的武功是以水功較強,這次為了應長白三雄之約,而謀劫“落星秘笈”,但未料趕到關外,經過幾次爭戰,東西還沒有搶到,長白三雄和二個兄弟卻都死在巧手追魂手裏。

剛才他們為了報仇,拚命以赴,故方一上陣即施出狠辣招式,欲置巧手追魂於死地。

但巧手追魂實有獨到之功夫,他出身雖非正派,然天資穎悟,而又肯苦練,故功力絕高,以一套“追魂十二巧打”之掌劍功夫,及一手巧妙的暗器手法,闖萬於江湖。

不過他因幼年孤苦無依,受盡折磨,自是生性偏激,行事向來都是善善惡惡,隻隨自己好惡做去,而他又是嫉惡如仇,殺人不放於心。

因而得罪許多黑白兩道好漢,然因他武功高強,故始終未遭黑道高手尋釁,而各大正派亦須閉門授徒,以備華山論劍,所以也沒找他。

其時他遇到了一個幼年時的女伴,一年後,結為夫婦,從此他即很少涉足江湖,但每一出現,黑道中人必定遭殃,故他的威名亦終未被江湖中遺忘。

然而這次他不知怎的在隱居十餘年後,又遠至關外,而且一去就是一年多,當他趕回關內時,即盛傳他得到了百餘年前震撼武林的落星天魔所著“落星秘笈”。

是以他當即受到許多武林高手的攔截搶奪,因每一個人都想成為天下第一人之故,所以不分正邪各派,也都有人趕到參加。原來,那落星天魔在百二十年前時,就縱橫天下,威震四海,許為神州第一人。

當年他方一出道,即進少林,上武當,鬧華山。遠闖昆侖;隻手打敗崆峒三老,並南下點蒼,將點蒼掌門,神劍謝一平,在第四十招上,挑飛了長劍,並削斷他右手姆指,使他以後永不能用劍了。神劍謝一平竟因此羞憤自殺而死,留下遺囑命派中弟子精研劍術,找天魔歐嘯天報仇。

一年時間,歐嘯天的大名,真個天下無人不知。後來雖有不服氣的人找天魔歐嘯天較量,但結果沒有一人能在他劍下走上三十招,而且這些人不是受了重傷,便是陳屍當場。

因他以一套神奇絕妙的落星劍法,及天星步法,稱霸天下,且又心狠手辣,殺人無數,故博得個落星天魔的綽號。

後來,中原九大門派,為報此羞辱,乃邀及天山神俠和南海普陀山的紫竹神尼,共同圍攻落星天魔。

經幾次圍攻,各派精英死去不少,但都無法將落星天魔困住,直至最後歐嘯天在泰山頂觀日出時,始被各大派高手六十餘人圍住,一場拚鬥結果,天魔連斃四十餘人,而自己也傷在天山神俠的菩提金剛禪掌,和紫竹神尼的無相神功之下,負傷逸去,不知其下落。

各派經此役後,元氣大傷,久久不能恢複,各種秘傳絕技,亦失傳不少。

天山神俠和紫竹神尼,卻自此後被尊稱為宇內二聖。

此事雖過百年之久,仍為武林中人津津樂道,也曾有許多人四處找尋天魔的下落,終無所發現。而各派也都閉門授徒,研習絕技卜並相約每十年舉行一次論劍,以觀進展。同時各大派因威名已無以往那樣被人尊敬。故都想設法覓得失傳絕藝,重振聲威。此次聞說落星秘笈已現蹤影,乃紛紛重履江湖,找尋這得到秘笈之人。

巧手追魂一路上被人追蹤攔截,雖靠他的機智及武功,逃脫了許多次的危險,卻也已負了傷。

他在陽城縣城內,施下一條‘金蟬脫殼’之計,連夜在星光下奔入王屋山,想越過中條山,趕回河南,然不料又給他們跟蹤上了,一路上奔跑而來,到了這兒偏又遇上一陣大雷雨。

他為了身上已負傷,且他們人數又過眾,故須速戰速決,是以一上來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三招之內立斃雙怪。

他長劍將三怪肩膀削下後,立即收劍抱中,凝神看著眾人,這時圍攻諸人都被他這股氣勢給懾住了,沒有出聲,氣氛顯得冷靜下來。

雨已經漸漸小了,細蒙蒙的,如淡淡的煙霧般,一陣微風吹來,把雨絲飄散了……

經過雨水洗刷後的峰巒,顯得更加青蔥,樹葉也更加青翠欲滴,山坡上點點野花,比平時更嬌豔美麗,隨著微風輕輕擺動看婀娜的身形。

這時那邛崍秀士,不耐這令人窒息的寂靜,一提那濕漉漉的衣袍,右手搖著招扇,對巧手追魂說道:“李大俠的技藝的確高明,在下不自量力,也想領教大俠幾手高招。”

巧手追魂一拱手道:“客氣了,尚請秀土指教。”他腳下暗踏子午,凝神注視對方。邛崍秀士扇交左手,一個旋身,長衫已經脫下,提在右手中,一貫內力,像一片鋼板似的罩向巧手追魂,緊跟著左手一揮,一片扇影已經襲至。

巧手追魂身形一矮,橫步向右移出三尺,左手發出一道掌風掃開當空壓至的衣衫,右手掌中青鋒走偏鋒,削向邛崍秀士左肩,而邛崍秀士也一晃手中招扇,身形一側,擋封來劍。

他們一搭上手就是一輪快迅急攻,隻見銀霞朵朵中夾著片片扇影,也分不出誰是誰了,隻是見到人影翻騰,霞光遍天。

兩人的功夫,都是以輕靈小巧為主,故兩人身形閃展騰醒間,稍沾即分,絕下硬碰,盡是飛快發招,迅捷收招,但招式都極狠辣,招招點向對方重穴要處。

十餘招過去,尚是勝負不分。這種情形對巧手追魂來說實是不利,因此——

巧手追魂急怒之下,一緊手中長劍,施出他賴以成名的絕學“追魂十二巧打”,一連三招六式,化成一片劍光山影,層層壓到邛崍秀士麵前,逼得邛崍秀士連退八步,仍擋不住那淩厲的攻勢。

巧手追魂使至第四招連環絕招時,口中大叫一聲“著”,劍鋒已應聲刺進邛崍秀土的胸膛,隻存一把劍柄留在前麵。

巧手追魂皺一皺眉,將劍拔出,一股鮮血從創口泉湧而出,邛崍秀土的身體也頹然地倒下,不用說已是魂歸極樂了。

靜悟大師合掌低低的呼了聲佛號,像是表露出他心中有些不忍,但其餘各人,卻沒有什麼表情,因為他們高興爭奪秘笈的人都一一死去,而最後隻留下了自己。

站在右邊的掌劍雙絕吳德光這時一抽長劍,走到場中,麵對巧手追魂,站好了身形,說道:“李大俠下手如此毒辣,不嫌太過份點嗎?”

巧手追魂淡笑的答道:“如果我的技藝不行,敗在大俠手下,你會留下我一命嗎?若是吳大俠嫌敝人太過份,那麼你還是請便吧。”

掌劍雙絕一聽怒道:“好!我正要拜謝大俠那一招之賜。”說完,他左手一領劍訣,右手長劍一舉,橫在當胸之處,凝神靜氣的看著巧手追魂李英傑。

巧手追魂也將手中青鋒直豎胸前,左手食中兩指輕輕的搭在劍背上,腳下不丁不八的站好,兩眼也緊瞪著掌劍雙絕。

驀地——

掌劍雙絕大喝一聲,身形向前欺近,長劍一揮,斜劈巧手追魂左肩,巧手追魂左腳滑後一步,手中青鋒直采掌劍雙絕右手臂彎裏‘曲池穴’,招式快速淩厲。

掌劍雙絕右手一收,長劍發出一招“韋陀伏魔”,直刺對方右脅“期門穴”,那長劍劃開了空氣,嘶斯的作響,這正是崆峒絕學伏魔劍法中的一記妙招。李英傑見來劍竟能發出劍氣,心中不禁凜於他的內力深厚,手中毫不怠慢,長劍斜斜一劈,身子退後半步,劍鋒直削對方右臂,這正是他“追魂十二巧打”中第四招“魄落九淵”,那劍式有如奔雷,迅發而至。

掌劍雙絕見對方變招迅捷,他忙將右臂一彎,長劍右移數寸,劍尖刺向巧手追魂臂上穴道,那巧手追魂見自己這一招發出,妤像硬是把自己手臂,送給對方似的,心中也不禁為他的這種妙絕的招式而震驚,他連忙將這招“魄落九淵”化為第二招“追魂拿魄”,長劍改攻對方胸前“玄機”“巨闕”二穴。

他們一上手二十餘招即很快的過去,巧手追魂施出“追魂十二巧打”絕技,幻化出無數劍影,緊緊包圍著掌劍雙絕,而吳德光也施出“伏魔劍法”,與之對抗,但他每一招都是氣勢浩大,劍路端直,故而巧手追魂久久未能得逞。

要知這“伏魔劍法”,乃崆峒鎮山絕學,與峨嵋“少清劍法”,武當“兩儀劍法”,華山“六合劍法”,並稱當世四大劍法。

然百年前各派在泰山峰頂,圍攻落星天魔時,損失過重,那些早先已經不太完全的劍招,更隻是剩下少數傳流下來,現在的伏魔劍法,僅有全部劍法中十分之二一而已。

而巧手追魂的“追魂十二巧打”,乃是他師傅湖山樵子,采用海南劍派詭異刁滑,狠辣絕倫的絕招,與其本派劍法融和餒,去其滓渣而留下的精華,經過多次的改進演練而成的。

那海南派的劍招,皆從偏鋒出劍,完全不合常規正理,然皆迅捷如電,狠辣陰險,出手非傷人而不休,足以在中原各人劍派外,亦獨樹一幟,而能分庭抗禮。

這時巧手追魂連施“魅影幢幛”“鬼哭神號”“魂遊劍底”等絕招,招中套招,式中套式,劍影繽紛的直向吳德光襲去,而吳德光雖然麵容嚴肅,劍光如山,攻守兼備,但仍禁下住步步後退,盡全力的擋住那自劍上湧來的如山劍氣。

旁觀的華山九宮大俠一看天際,已是紅霞布滿,天色漸暗起來,他說道:“天色不早了,若是等天黑,那就麻煩了。”他這是說給大家聽的,顯然含有極大的挑撥性。

那塞北雙醜一聽,一想也對,若是等會給人跑了,誰也別想得到秘笈了,所以他們不管圍攻不圍攻的,互相招呼了一聲,加入了戰陣,與掌劍雙絕聯手圍攻巧手追魂。

李英傑一見,心中忖道:“我不若趁他們還未全部上來之際,先行跑走,否則體力將會不支,那時就隻有坐以待斃了。”所以他一緊劍勢,刷!刷!刷!的連攻數招,劍影繽紛撩亂,攻向每一人的周身重穴,銳不可擋,逼得他們退後兩步。

巧手追魂趁這一線空隙,飛身一縱,拔起兩丈餘高,向坡下縱去,左手順手撒出一蓬鐵蓮子,罩向地上各人。

這時大家見巧手追魂竟想逃走,急忙紛紛躍起追趕,那靜悟大師,雙袖一揮,發出一股狂飆的勁風,掃開暗器,同時右手虛空一掌,直往巧手追魂當頭壓倒,其他諸人也都拔出兵器飛身趕到。

巧手追魂腳方著地,已覺颯颯的掌風壓至,他急忙一豎長劍,斜指上空,劃開那如風的掌力,這正是他師門劍法中“劍定中原”的一記絕招,專破各種掌風,化解掌力。

就這麼一招間,各人都已躍到,那流雲劍客首先一領劍訣,劍尖挽起一朵劍花,刺向李英傑麵門,而靜悟大師也兩手一分,分襲巧手追魂後背“誌堂穴”和腦後“府風穴”,其他各人也都加入圍攻。

一時刀光劍影,掌影繽紛,幾個高手聯結成一個幕,把巧手追魂給圍在中間,任他連施絕技,左擋右架,上下翻飛,但始終沒有緩力之處,他必須全力以赴。

要知高手合擊連攻,並非如一般武林中人群毆樣的,亂打一通,各自為政,反而予人以可乘之機。像他們這些成名高手,隻要使出數招,就已知道彼此的短長了,而能以自己的絕技,在適當時候攻入,配合別人招式,故較之訓練有素的陣法,毫無遜色,威力且更顯得強大。

在這種情況下,巧手追魂的“追魂十二巧打”的詭異招式,已根本發揮不出威力,而且他的身上內外負傷,雖藉丹藥之力暫時給遏止住,但真力消耗太多,那能再作長久支撐。

這時他長劍一出,刺向渤海三劍的追雲劍胸前“神封穴”,右手手肘橫撞九宮大俠右手腕脈“大陵穴”,左手駢指成戟,反手一招“無常倒頭”,疾點流雲劍客上臂的“臂儒穴”,一招三式,一氣嗬成,不但幹淨俐落,而且威力著實不小。

但他手中掌劍方一出招,兩股強勁掌風已經壓背,而左側劍光一閃,掌劍雙絕長劍探至要穴,這時他欲避已是不及,一咬鋼牙,猛吸一口真氣,將體內真力提起,順著右腿踢出之勢,身子整個兒飛了起來。右掌向前劃一半圓,劍化“悠悠殘魂”之式,連人帶劍向前衝去,左掌挾著排山倒海之力,化招為“追魂拿魄”之勢,直奔塞北雙雄。隻聽一聲暴響,夾雜著幾聲慘叫自場內傳出,人體倒處,地上的水花和著泥漿濺得四射——那渤海三劍中的“追雲劍”和“追風劍”咽喉上被整個兒割破,血流如注的倒斃在地上,而塞北雙醜也為巧手追魂那拚命的一記狂飆給震得翻開數步,跌倒地上,昏死過去。但巧手追魂他自己也是破一叫後兩股掌風,擊得飛起高高的,一屁股跌坐在泥漿裏,左脅一道長長的創口,鮮血淚淚的往外流,他胸中一陣翻滾,喉頭一癢,噴出一大口血來。他不等眾人圍上,便掙紮著自囊中掏出一本黑色封麵的小冊子,雙手作出欲撕毀的樣子,同時大聲叫道:“誰要上前一步,我就把書給毀了。”

眾人一聽也都忌憚著止步不前,就怕巧手追魂真會把書毀了。

巧手追魂立刻迅速的掏出一個玉瓶,倒出兩顆“續命丹”放在口中,又將一粒丸藥揉碎,整個兒的塗在左脅傷處。

這“續命丹”乃當今藥學大師銀發華陀所煉,神效的確非常,本來他那幾乎斷沒不續的真氣,現在慢慢的又凝結起來了,他在靜靜的調息著。那本“落星秘笈”擱在他的腿上,秘笈上四個金色的字體,閃閃的發光。

天色漸漸黯了,那些豔麗的晚霞,也漸漸的淡了。

從山上流下來的雨水,衝洗著地上的血跡,流到了凹處,順著山溝流去……

巧手追魂一麵調息,一麵看了看周圍那些貪欲的人,無數個念頭在他腦中打轉,但一個瘦弱的小孩影子,卻明顯而清晰的在他眼前浮現,他彷佛決定了什麼似的……

他站了起來,平靜的說道:“你們各各退後五步,我將秘笈扔出,誰搶到就是誰的。”

眾人聞言如命地往後退了五步。一個個睜大雙眼注視著巧手追魂手中的那本“落星秘笈”。

這時巧手追魂驀地大喝一聲,用力的將秘笈直扔出五丈開外之處,眾人都沒有考慮一下,急急飛身躍起,爭搶秘笈,根本無人管到巧手追魂。

李英傑方將秘笈拋出,身子也同時向後倒縱出一丈開外,右手飛快的自囊中掏出兩枚暗器,用一種特殊的手法朝眾人擲去,帶著一陣嗚嗚的聲響,好像兩隻蜻蜒般,靈活的在空中旋轉。

他又繼續掏出數枚,接連的擲在天空,而非射向眾人,但是那些暗器一飛到他們頭上,卻突然的墜地,像一顆顆流星似的,速度快得驚人,一枚枚的朝眾人疾射而下。

他們正在互相出招,搶奪“落星秘笈”,方一聞聲,仍未加注意,待一覺頭上風聲颯颯,嘯聲嗚嗚,忙抬頭一看時,那些暗器已挾著風聲,電射而至。

那渤海三劍中獨存的一劍“追月劍”,和華山九宮大俠已自閃躲不及,被飛鏢打中,兩聲慘叫發出,那飛刀在他們身上挖開了一個大洞,鮮血洶湧而出……

其餘三人聞警較先,先後各自劈出一道掌風,身體也閃出二丈之外,再也顧不得搶那地上的秘笈了。

但是那些暗器竟是一受掌風,即漏溜溜的打了個轉,劃一道半弧,拐彎的射向後背,而且力量更見雄厚,來勢更形迅疾,那被掌風掃落地上的,則一碰地就又跳起暴射而到。

他們一聽見九宮大俠發出的慘叫,又見到這些奇異詭譎的暗器,不禁想起一件事,那流雲劍客脫口呼喊道:“回旋鏢,這是蜻蜒回旋鏢。”

巧手追魂冷哼一聲說道:“現在你才曉得是蜻蜒回旋鏢?”

說罷他又掏出數枚飛鏢擲向空中,但他鏢方一出手,突地瞼色一變,身子跌倒地上,一張口吐出一口鮮血來,噴得滿身皆是。原來他那受靈丹遏止下去的傷勢,這時因強用內力,而傷勢迸發,昏了過去。

這時蜻蜒回旋鏢飛得滿空都是,隻見上下左右,斜射直擊,挾著嗚嗚的嘯聲,交錯雜亂的向著他們射到,直弄得他們手忙腳亂,狼狽不堪,心中都在叫苦,然而欲罷不能。

原來這種“蜻蜒回旋鏢”,乃三十年前暗器大家,千手佛陀所發明的,他因幼年時結怨四川唐門中人,險些喪身在唐門門人的暗器之下,故而他事後專心一誌埋頭研究暗器,終給他造出了“蜻蜓回旋鏢”。

此種飛鏢乃用紫金砂合著純鋼而鏈成的,外麵是薄薄的鋼葉,中間是螺旋鋼條,打出時貫以內力,用一種特異手法,即會旋轉飛翔,若是一遇阻力,則走弧形襲至。

就因為鋼葉會旋轉,故打入人體,會將肌肉撕破成一個大血洞,深入體內,中者毫無生機,當年幹手佛陀持此暗器至唐門尋仇,將唐門門人殺死三十餘人,造成了唐門中數百年來空前的大損傷。

但千手佛陀也自受傷,掙紮逃走後,江湖上從此即未再見其蹤影,唐門中人尋找了三年仍未找到,亦相信他已死去。為此千手佛陀的師兄獨手金輪方亭城,和師弟聖手金環張正奎,也雙雙鬧上唐門,但都喪身在唐門暗器之下,此事亦曾掀起一陣武林大波浪………

且說蜻蜒回旋鏢飛得四處都是,使他們三人毫無緩手的機會,這時那流雲劍客盡出全力推出一掌,身形一側反手欲將背上長劍拔出,但不防那背後一枚飛鏢跌落地上,又飛跳而起,射進他的背後,他身形一顫,即將倒下,但他猶自強提一口真氣,須發俱張,長嘯一聲,將手中長劍奮力一擲。

那口長劍有如星光飛逝,‘噗’的一聲,已插入昏倒在地的李英傑的肩膀,把他釘在地上,而流雲剝客也倒下死去。

崆峒掌劍雙絕,見到這樣情形,心中一寒,連忙飛身躍起二丈餘高,斜斜落向左側山坡去,在空中他一拳雙腿,右掌劈出一道掌風掃開射到的‘蜻蜒回旋鏢”。

他身子方一落下,立即點足於樹枝上,又斜斜飛出兩丈餘;但適才被掌風掃開的飛鏢,卻挾著嘯聲,劃一半弧交叉射至他背腹兩處。

此時他真氣變濁,身形正在下降,來不及換氣,而身體又在空中轉側不便,隻聽‘噗’!‘噗’!兩聲,飛鏢已打中他身上,慘叫聲中,他的身子重重的摔在石頭上,濺得四處是血。

而那靜悟大師畢竟是功力深厚,經驗豐富,他一麵推出掌風,一麵心中思量對策,突地他身形一矮,斜斜撲向那僅相距三尺外的落星秘笈,在地上接連的滾了幾滾,將秘笈拿到手,又連滾開數丈之外,飛鏢將他身上佾袍射穿了幾個洞孔,但終於給他滾出蜻蜓回旋鏢的威力圈外。

拿到秘笈,他高興得手都有點抖了,他不想以成名之人,使出此種無賴身法來,真是丟人。他高興得仰天長嘯一聲………

但他嘯聲餘音未完,遠處也響起了一聲長嘯,聲音清越了亮有如鶴唳,在空氣中飄曳著,這顯然並非他聲晉的回聲。

他詫異地看著聲音的來源處,隻見一個小小的人影,自那遠遠的山脊上,飛瀉而下,有如劃空流矢,速度快得驚人,視崢嶸的高山,有若康莊坦地。

他的念頭還沒有轉上幾轉,已見那個灰色的人影,距此僅十餘丈了,那人每一起落,直達三丈之遠,他心中一凜,想道:“不知來者何人,竟有如此功力,莫非是武林六老中的那一位,他們也會到這兒來?”他迅速的將秘笈放在衣服裏:那寬大的僧袍,盡可以藏下許外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