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後記時我問了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寫作於我而言的意義是什麼?想必這個問題也是你們想問我的話。
曾經,我認識的一個編輯告訴我,寫作是貧窮又危險的行當,你隻能把寫作當業餘愛好,不要太專注。那時年少,願意與寫作死磕,於是寫到了現在。
這些年來我不停地寫,一來是為了讓發生在自己生命中的事情不被歲月洪流衝走;二來是害怕那些細碎的東西從指縫間溜走,逐漸淡忘。
寫作於我而言,既是記錄亦是省察,使我觀照內心深處那些細微但有力量的變化。不過,寫作又是一種非常孤獨的行為,自己搭建好舞台後,又扮演戲子,一個人在台上練習,做著靜默無聲的動作,等到一切準備妥當,才敢表演。
有一天,我對我母親說:“人隻有這一輩子,我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母親沒有說話,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那也要先有錢保障生存,要不然純屬扯淡。”
其實,我理解母親眼中的扯淡,因曾經的我在別人眼中是沒有未來的人,所以,連我母親對我現在得到的收獲也感到驚奇。
是的,也許從上學開始,你和我一樣,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做什麼都做不出成績。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也不夠努力,你埋怨憑什麼好運氣都讓別人占據,自己為什麼那麼平凡普通。可能你相貌平平、家境一般,好不容易在班上考得前十名,別人也會說又不是第一名。升入高中後,當你懵懵懂懂、小心翼翼寫情書向自己暗戀的人表白時,總會無疾而終,最主要的是,你在追求夢想時,別人也覺得你是在做白日夢。
其實,你所困惑的這些,曾經的我也一樣困惑。
但你知道我是用什麼方法解決這些困惑的嗎?是我堅持不懈地進行閱讀與寫作。我沒有其他優勢,所以隻能不斷看書寫字。那時候,我堅信平凡的自己想要變得美好,就必須發展自己的優勢,於是我選擇了寫作,並且堅持到現在,用了七年時間。也是因為寫作,讓我得到一些小小的收獲。
說說這本書吧,我要寫的既能夠慰藉你的負能量情緒,亦能夠為你的成功而鼓掌。所以,我在這本書中寫下了那些發生在我身邊的平凡人事,關於每個人都必須麵對的青春與夢想,沒有轟轟烈烈的造勢,隻有很樸素的人物。
我寫這本書拋開了“過來人”的態度對你指指點點,也不是打著“你不這樣做就等著後悔吧叫你聽我的你不聽”的旗號為你的未來做規劃,這不是我想說的,我沒有資本對你的人生做忠告。我寫這本書,隻是與你分享在我身上發生過以及我所看見的故事,我們像久違晤麵的朋友一樣談天說地,問問你過得好嗎,訴說青春成長路上那些酸甜苦辣,迷茫與磕絆,奮鬥和理想。
在我看來,這本書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雞湯書”,而是我借身邊的人以及自己身上的事告訴你:很多人與你一樣,都曾經曆過孤獨的時光,隻要還相信奮鬥,還有勁兒去拚、去做,那麼你就有能力向那些曾經看不起你也試圖打垮你的人證明,你的人生是可以閃閃發亮的!
不管現在的你過得怎樣,都不要忘記還有遠在天邊的我為你加油打氣。
此刻聽著陳奕迅、蘇永康等人唱的《給十年後的我》這首歌,突然被“當初堅持還在嗎,刀鋒不會磨鈍了吧”這句歌詞觸動。耳邊時常聽到這樣的聲音——他們告訴我這個時代是不公平的,就算努力了也不會得到太多收獲,在現實麵前要學會妥協。他們對我說的這些,我並沒有在乎,因為我從不相信通過自己打拚後會得不到收獲。
現在,我想和你做一個約定,在一年後的今天,請你告訴我:你通過自己努力後有沒有得到收獲,有沒有喜歡的人陪伴身邊,有沒有成為令自己賞心悅目的人。
因為有幸認識了一些人,所以才有了這本書。感謝與你們相識,讓我有素材挖掘,寫出這些文字來與大家共享。一本書的出版並不是想象中那麼輕鬆的,謝謝好夥伴紹薇,你一直以來的鼓勵與支持讓我無所畏懼。謝謝翩翩姐傾情作序,感謝你對我的照顧。謝謝為這本書付出辛勞的編輯老師及出版方。當然,也謝謝翻閱到這本書最後一頁的你,謝謝你的閱讀,無論褒貶我都接受,感謝我們一同成長!
這篇後記,算是給走過的那些時光打上了一個逗號,而非句號。因為,我還要去認識有趣的人,聽美好的故事,看未知的風景。
謹以此書,寫給正在為夢想孤身一人打拚的你,寫給正在為學業努力的你,寫給正在經曆孤單彷徨、憂傷流淚的你,寫給以為熬不過黑夜結果挺過來了的你。
我們,見字如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