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章:戰爭(1 / 3)

不得不承認,自己拋出的橄欖枝的確是挺誘人的,最終,德國人同意了張野的建議,雙方正式展開全麵的軍事合作。由德國方麵出技術和必要的設備,中華帝國方麵出人,出資源來共同建造軍艦。

德國人這次好不容易逮到機會了,可沒那麼容易就這麼錯過,更是直接將國內還沒有上馬的軍艦計劃全部取消,將這些計劃轉移到中華帝國來繼續。正所謂一不做二不休,這次德國人做的很幹脆。

除了這個之外,德國人似乎也存在著一些擔心。他們也害怕張野會不按規矩去把那些軍艦給扣掉,他們也害怕這麼做會導致德**力衰退。

可是為了利益,為了德國的發展,這一次威廉二世打算拚命賭上一次。同時,為了緩解中華帝國方麵的壓力,德國更是將所有的資源全部用於建造陸軍裝備上,與此同時,本就沒什麼海外殖民地的德國,更是直接放棄了暫時對海外的開發,將所有的軍艦全部召了回來,就聚集在英吉利海峽。

除了海軍方麵的動作之外,德國也開始大肆擴軍,而這一切都是在明著幹的,似乎根本就不擔心英法兩國得知情況。

麵對德國突然的發難,英法兩國也開始有些緊張了起來。自從英國將本土艦隊抽調了一支到遠東地區之後,目前拱衛英國本土的艦隊實力已經大幅縮水,雖然還比德國海軍強大一些,可那也僅僅隻是一丁點而已。

隨著德國的大肆擴軍。與德國關係不錯的奧匈帝國和意大利也開始了擴軍。同盟國集團顯然已經初步形成。緊接著。德國幾乎用閃電般的速度與俄國簽署了互不攻占條約,更是氣傻了英法兩國。一方麵辱罵著俄國人的卑鄙膽小,一方麵又隻能無奈的接受現實。

對於德國人為什麼會突然做出這種決定,英法兩國不得而知,但德國人這一次的一鬧,顯然是把整個歐洲都給搞亂了。慌亂中,法國也開始擴軍建造裝備,英國也緊隨其後。同時。英國更是不得不將剛剛派往遠東地區的海軍艦隊給召回來。

現在亞洲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沒什麼太大關係了,反正香港也丟了,隻需要守住目前的地盤就行了。可是歐洲大陸,來自德國的壓力卻讓英國人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留神德國人就展開了戰爭。

德國人要戰爭,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甚至也都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因為德國人要發展,可海外的殖民地已經沒有了,他們必須要與英法等國直接對手才能獲得更多的殖民地。

而德國這一次突然間的發難,更是讓不少國家都傻了眼。甚至就連奧匈帝國和意大利也都沒反應過來,這兩個國家在詢問德國原因的時候。德國人也沒有講的太明白,隻是告訴他們。你們可以跟著做,也可以不做。

一場戰爭的爆發總是會有前奏的,而德國人現在的所作所為,就是讓英法兩國覺得他們是要進行戰爭來解決了。去海外一個個的占領英法兩國的殖民地,這個德國人做不到,而且也太麻煩。他們隻需要在陸地上打敗英法兩國就行了,到時候連國家都投降的,那些殖民地還不是德國人的嗎?

幾乎被嚇傻了的英國人,直接將調往遠東的艦隊調了回去。一來一回的單單是在路上就耽誤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1902年1月底,英國艦隊幾乎是馬不停蹄的趕回了英國本土,並且及時的參與到了防守當中。

德國人似乎對這一切都不聞不問,兵工廠依舊生產著各種步兵裝備,甚至連一些剛開始建造,還沒有完成多少的軍艦也都拆了運去製造陸軍裝備。整個船廠幾乎成為了萬人空巷,以前人頭晃動的場景再也看不到了,更沒有人知道這些人去了哪裏?哪怕是他們的家人,也都不知道,這些人就好像是消失了一樣。

遠東地區,大連,威海,煙台,東營,青島。五座城市,五個大型的造船廠正在建設當中,而這裏的規模,更是連德國人看到了都不由的後背一涼。

每個造船廠分別有四個萬噸級的船塢,五個五千噸級船塢。一座船廠分別擁有九座大小不同的船塢。雖然現在正在建設中,可一旦建設成功,一次性便可建造二十艘萬噸級的戰列艦,二十五艘千噸級的戰艦,規模不可小視。

而德國人也很欽佩張野的魄力,在有強大外敵的同時,還敢在北方建造這麼多的船廠,難道就不怕英國人過來把船廠給炸掉嗎?雖然有德國人在歐洲地區吸引火力,中華帝國的幾座船廠算是暫時保住了,可誰也不敢說沒有以後。

那些從德國消失了的德國工程師們,突然間出現在了遠東地區的五座大型造船廠內,沒有任何的征兆,沒有任何的提示。此時,五座大型造船廠平均每座廠的工人都有上萬人,分別輪班幹,平均一名德國人帶領三名中國工人幹活。

就在英國艦隊回到英吉利海峽的時候,這裏的第一座船塢也建好了。德國人更是馬不停蹄的開始新的建造計劃。建造船塢已經耽誤了幾個月的時間,他們似乎一刻也不想在耽誤了。

在此之前,德國的總工程師親自到鋼鐵廠去監督,並且親自對製造出來的鋼鐵進行檢驗。隨後又留下了自己的助手,嚴格按照規定去檢測,每合格一批就出廠一批,不合格的統統不準運往船廠。

四個月的時間,傳場內雖然沒有積累夠足夠建造一整艘軍艦的鋼材,但是開工建設還是沒問題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合格鋼材會被送往船廠,這更不是他們擔心的問題。

在這裏。德國的總工程師們再也沒了在德國時候的那種擔憂。在這裏。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打造一艘最新式的戰艦。在這裏。幾乎有著用不完的鋼鐵,他們可以將軍艦的噸位建造的更大,火力建造的更猛。對於他們來說,隻要有足夠的資源,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德國的工程師們像是到了一座天堂似的,而緊跟在他們身後的中華帝國的工人們,也更是受益匪淺,他們從這些德國人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識。盡管有些地方他們還不明白原理。但是作為工人,他們基本上已經知道了哪一個步驟該怎麼做。雖然還看不懂圖紙,但是,在建造過一艘軍艦之後,他們在拿起某一張圖紙,就會很快的指出這張圖紙所對應的部位是哪裏。

德國人和張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雙方的合作也很愉快。慢慢的,德國人學會了說漢語,雖然還不是很順暢,但基本的詞語還是能講出來的。中華帝國的工人們也能偶爾的聽懂幾句德語。

1902年3月。東營造船廠,第一艘萬噸級的戰列艦將於今天正式開始鋪設龍骨。他們的計劃是在五至七個月內讓這艘軍艦下水,下水之後的再用八到十個月的時間用來最後的安裝。之後在讓德國海軍過來進行試航,如果沒問題的話,就直接開著回去。

至於補給問題,這個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德國人已經想得很清楚了,盡管他們在沿途並沒有殖民地,無法得到補給,索性他們就為每一艘船配備一艘運輸船,上麵裝載大量的燃煤等物。雖然聽起來有點虎的感覺,但這是目前唯一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