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植物園區的功能需求,將植物園劃分為五類分區。
一、自然生態區
作為膠東植物園的鄉土種質庫與生態背景,保留植物現狀,僅在道路周邊的適宜部位進行必要的多層次、多樣性的植物布置。
二、專類植物園區
以突出膠東特色的果樹和花卉為主,按照水果、幹果、花卉、樹木分類,設置28個以山東省有關縣市區有特色的樹種和花卉為主的分苑,水果園包括萊陽梨苑、煙台棲霞蘋果苑、福山櫻桃苑、萊山桃李苑、杏苑(煙台高新區)、芝罘石榴苑、蓬萊葡萄苑、龍口海棠苑、萊西山楂苑、牟平藍莓苑;幹果園包括招遠板栗苑、長島棗苑、即墨柿樹苑、平度核桃苑;花卉園包括文冠苑、萊州月季苑、環翠桂苑、濟南荷花苑、嶗山梅苑、櫻花苑、菏澤牡丹苑、海陽竹苑;樹木園包括文登槐苑、榮成鬆柏苑、膠南柞榛苑、楓林苑(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膠州楊柳苑、乳山茶苑等。專類植物園區多為種質資源圃。各苑之間以亭閣、雕塑、刻石和花木點綴其間,突出文化特色。
三、綜合類植物園區和文化園區
設置6個綜合類植物園區和文化園區,包括百樹苑、百花苑、百草苑、友誼苑、名師苑、傑出校友苑。綜合類植物園區除了栽植鄉土樹種外,主要進行樹木花草的引種馴化和保存種質資源。
四、入口區
在植物園南部、校史路的南入口處營建主入口空間。入口牆上題刻魯東大學史略。
※魯東大學史略全文※
魯東大學創建於1930年。初名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範學校,後易名山東省萊陽簡易師範學校,校址設於萊陽,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被迫停辦。1938年,中共膠東特委在“二鄉師”的基礎上建立膠東公學,校址在黃縣中學。1946年,膠東公學總校師範部改稱膠東師範學校,校址設在萊東縣。1950年,改為萊陽師範學校。1958年,在萊陽師範學校的基礎上成立萊陽師範專科學校。1960年,遷於現址並改名為煙台師範專科學校。1984年,學校升格為煙台師範學院。2001年,山東省交通學校並入。2006年,經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魯東大學。
※校友園(植物園)入口廣場置石銘文※
魯東大學校友園(植物園)位於魯東大學北區黃金頂南麓和乳子山一帶,規劃利用荒山近100公頃,建設包括專類園蘋果苑、櫻桃苑、梨苑等,綜合園百樹苑、百花苑、百草苑等共計三十幾個種類分苑,以收集、保存和展示膠東特色果樹和我國北方地區優秀植物資源為主,既是集教學科研、科學普及、觀光休閑於一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膠東植物園,也是魯東大學與煙台市農科院共建的國家級中心果樹資源圃,與煙台市林業局共建的國家級經濟林種質資源圃。
校友園(植物園)采取校友捐建和社會助建的辦法進行建設,資金大部分來自校友、師生和社會捐贈,苗木則大部分由煙台市農科院、煙台市林業局提供和校友捐贈。現植有蘋果、梨、大櫻桃、桃、李、杏、棗、葡萄、藍莓等果樹400多個品種、3000多株,鬆樹、槐樹、牡丹、玫瑰、菊花等樹木、花卉300多種、100000多株。校友園·植物園自2010年初為慶祝魯東大學80年校慶始建,規劃3~5年建成。
※魯東大學校友園建設捐贈榮譽榜※
魯東大學校友園自公元2009年5月啟動建設以來,得到社會各界、廣大校友、全校師生的熱烈響應,特別是2010年魯東大學80周年校慶期間,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國際友人、廣大校友暨全校師生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截至2011年5月,共捐款、捐物達1740餘萬元,其中捐款850餘萬元,捐物價值880餘萬元。學校把這些捐款、捐物全部投入校友園建設,有力保證了校友園一期工程的順利完成。校友園現已滿目青翠,蔚成景觀,遊者如雲,交口讚頌。為弘揚美德,昭示世人,共建文明,再造輝煌,特勒石記之。
魯東大學校友廣場榮譽榜設計整體為圓形,直徑為22米,由68塊石柱圍合而成。每塊石柱基座采用晶白玉花崗岩,板麵雕刻捐贈榜文,采用鋁合金、亞克力配備燈光效果,背麵為石雕壁畫及相對應的雕刻詩文。旨在讓師生通過視覺藝術的直觀感受和藝術美感,更加激發“銘記魯大曆史,弘揚魯大精神”的愛校情感,使廣大師生和校友既有對母校留戀回憶的場所,又有為母校發展貢獻力量的機會,使之成為愛校教育的基地。
榮譽榜中心設置球體直徑1.5米的風水球,圓球采用“將軍紅”,其他部分采用“櫻花紅”花崗岩石料。風水球是根據我國古老的“風水”民俗而創製的石材藝術精品(又名乾坤球),乃是人類意誌、信念、精神活力的象征,它賦予頑石以生命,是當前最為流行的一種觀賞與意念相結合的高級裝飾品,它利用流體力學的原理,使球體浮在水中悠悠轉動。其意為:風生水起、生生不息,“石”來運轉、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