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aaaadf(1 / 1)

她總是叫我木頭,我總是叫她小朵。

我們的相識是在一個晴朗的白天,

高考

正值北方麥子成熟的季節,天氣炙熱,中午這個點,呆在哪裏都不會太好受。

今天就是全國高考的最後一天了,每年的六月七號、八號這兩天就會引發一場全國性的關注,幾百萬的青年學子,上千萬的父母,上百萬的師長,還有大數量的其他行政餐飲住宿等相關工作人員都在牽掛著同一件事情,還有上了大學和畢業了的學生會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懷念……

高考四門,國語,數學,文綜(政治曆史地理),理綜(物理化學生物),第一天考理綜和文綜兩門,國語作為壓軸的大頭放在最後,其中作文更是作為高考皇冠上的明珠備受矚目。在華夏這樣一個文化傳統綿延幾千年的文明古國,三不朽立德立功更加需要歲月的磨礪,而立言則是更多的依賴於天賦。

而且在一個多世紀前,華夏遭遇了幾千年來的一次大變局,大低穀,在十九世紀前後,滿清腐朽落後,列強逞凶,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經受了史無前例的摧殘和考驗,西風東漸,英語也在一九一九年黨建國統一後成為學校的必修課,更是高考中考的必考科目;

也隻是在八十年代末,華夏在經濟軍事上超越了美國,才在諸多社會人士多年的強烈要求下順勢改為選修課,作為和美術音樂體育這樣的專業課來進行考核,物質基礎和安全基礎都完備了,文化娛樂方麵的精神需求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作為基礎的國語因此也愈發被重視,故而衍生出一項特殊的製度,國語滿分150,作文75分,如果作文拿了滿分的話,可以選擇一些特定的一本B類院校,隻要其他三門的成績有兩門及格就可以了。

王歎之就是2003年的考生,在大家眼裏他就是一個書呆子,有些孤僻清高,而且身體並不健壯,由於常年不曬太陽所以臉色顯得蒼白,這天上午考完了數學,在走回住處的不過十來分鍾的馬路上就突然中暑暈倒在了地上,幸虧身邊有同學在,不然這下午最後一門國語肯定要耽誤了。

不過一會兒,被大家扶回宿舍床上躺下的王歎之終於醒了過來,帶隊的馬老師也被趕快叫了過來,不大的屋子裏很快就聚集起了人群,七嘴八舌地問候關心著,學生時代的感情都是很質樸誠摯的。

肚子大大的馬老師四十多歲,穿著一件白色T恤,黑色邊框大眼鏡,汗水映得油光鋥亮的臉上神情這才放鬆下來,大聲說著:“行了,行了,這位同學已經醒了,需要吃飯休息,大家不要都圍在這裏來,趕緊回去,下午還要最後一門,現在還不能放鬆大意……”

“切……”

“馬老師,這是您最後對我們的教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