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艦隊接觸(2 / 2)

在多列斯的命令之下,戰訊管製中心的成員們緊張的忙碌起來,情報參謀則開始向艦隊外圍的各個預警部隊發出要求報告的通訊.幾分鍾後他得到了他需要的回複.

"長官,第四預警中隊剛剛確認到所屬不明的目標.數量在2000以上!他們會馬上把所有數據同步到本艦的戰訊中心."

情報參謀話音剛落,艦橋中央的廣角屏幕上就顯示出預警部隊確認到的光學索敵成像,雖說因為沒有經過解析使得畫麵的細節分辨率很低,但是多列斯不用放大也能注意到畫麵中央多出了一大片顯然不是群星的亮點.

"敵軍的位置?"

"外圍軌道,不過他們正在向特洛維坦靠近."回答的是戰訊中心的一名管製員,"按照目前的行進軌道計算,他們將會在一個標準時以內切入行星低軌,至於切入點…"管製員停止了手上的動作,露出一臉驚愕的表情."就在T-01的正上方!"

多列斯臉上的肌肉抽動了幾下,而他身邊的其他人都被這個信息震住了.

最早反應過來的是中村少將,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略微有些顫抖."聯邦的那群家夥想要對主登陸場進行軌道轟炸!"

"全艦隊立即轉向,戰鬥陣型!"多列斯沉穩的下達命令,"航海參謀,計算最佳截擊點和抵達這個點的最佳航線."

"長官,如果我們利用特洛維坦的引力加速的話,"航海參謀操作著麵前的電腦,並將計算過程顯現在廣角屏幕的側麵."我們能夠在他們抵達切入點前將他們納入絕對射程內."

"就這麼辦吧…中村,將航道信息同步到所有艦隻,90秒後全艦隊以最大戰速前進!"

特洛維坦環繞軌道—紮維星係,標準曆487年2月18日,18:19.

"敵艦進入絕對射程,距離24100KM,左舷35°到43°,仰角7°到11°,數量約2900!"

一切都像預計的那樣…林楓簡直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興奮感,雖說林楓之前策劃過不少成功的行動,但是主導製定數千艘戰艦的行動計劃還是頭一回.

"第一和第三分艦隊向敵陣中央集中火力,"沒有什麼感情色彩的聲音,梅森並不像他年輕的參謀長那樣顯露出任何激動的神色,他接著下令全艦隊組成嚴密的圓陣.本次作戰的目的並不是與敵軍進行艦隊決戰,而是在爭取時間的同時盡量減少自己的損失.

在西元時代,人類不認為數千艘規模的艦隊戰是可能實現的,他們認為以宇宙中的相對速度,艦隻之間在作戰時必須保持相當的距離,這樣一來如果艦隻的數量達到上千艘,那麼展開艦隊需要的空間就會大到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度.這樣的艦隊行動起來非常不方便,更別說調整隊形了.

不過那是在空間統禦係統出現之前的事.

的確,在持續千年之久的人類統一政府時代,因為這種限製,海軍一直處於一種分散的,組織以小規模艦隊為主的狀態.但是自從人類統一政府改組為地球聯邦,尤其是莫斯特法加爾戰爭之後,軍方產生了將軍艦集中起來作為大艦隊運用的迫切需求,這種需求大大刺激了多年以來發展緩慢的科學界.戰爭又一次推動了科技的進步,這在人類曆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在曆經長達十年的艱辛後,聯邦的科學家發明了被稱為"防波堤"的設備,這是一種力場發生裝置,它們能在船艦周圍形成互相排斥的力場,當戰艦之間靠近到一定距離的時候,力場的排斥效果就會被觸發,兩者距離越近,排斥效果越強.這樣一來從理論上來說可以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

不過在開始的時候,這個裝置遠沒有現在這麼可靠,戰艦往往因為龐大的質量形成可怖的加速度,而早期的"防波堤"還無法準確的針對不同目標輸出相對應的功率.結果是對小型艦隻排斥出力過度導致無法維持隊形,而對大型艦隻排斥出力不足導致相撞之類的意外頻頻發生.這離達到軍方維持穩定隊形的要求無疑是太遠了.

又經過了無數次討價還價,無數次改進,人們為"防波堤"換裝功率轉換器,重新設定識別應對機製,這一設備終於趨於完美.後來,他們又在"防波堤"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管製核心,以協調各艦"防波堤"的功率輸出,使排斥作用對諸如變更陣型之類需要艦隻反複交錯航行的調度的阻礙減到最小,這大大節省了這類調度所花的時間.

管製核心理所應當的被設置在各個艦隊的旗艦上,除此之外,分艦隊的旗艦上也會安裝備用的管製核心,以備他們需要獨立行動,或總旗艦被擊沉的狀態下使用.大型艦隊如果少了管製核心,調整陣型的效率將會遲鈍到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

"防波堤"再加上管製核心組成的有機整體,最後被命名為"空間統禦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