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到八月六日,是夜,天清月白,風靜雲閑。而峨嵋金頂上更是大擺筵席,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小頭領,輪番把盞,殷勤相勸,熱鬧非凡。
巴蜀布衣當天派人下山邀請了許多得道高士,自帶醮器,並且又使人買來一應香燭、紙馬、花果、祭儀、淨食,並合一應物件。向那白虎堂上紮縛起三層高台,堂內鋪設七寶三清聖像。兩班設二十八宿、十二宮辰,一切主醮星宮真宰。堂外仍設監壇崔、盧、鄧、竇神將。
設好之後,音和弦作高功,主行齋事,關發一應文書符命,不在話下。當日醮筵,但見:
香騰瑞靄,花簇錦屏,一千條畫燭流光,數百盞銀燈散彩。對對高張羽蓋,重重密布幢幢。風清三界步虛聲,月冷九天垂沆瀣。金鍾撞處,高功表進奏皇;玉佩鳴時,都講登壇朝墳帝。絳綃衣星辰燦爛,芙蓉冠金碧交加。監壇神將猙獰,直日功曹勇猛。道士齊宣寶懺,上瑤台酌水獻花;真人密誦靈章,按法劍踏罡布鬥。青龍隱隱來黃道,白鶴翩翩下紫宸。
卻說正好三更之時,突然隻聽地天上一聲巨響如裂帛,正好是南方上空霞彩繚繞,從中間卷出一塊火來,突地一聲便墜落在金頂之上,眾人趕緊望去,原來是一塊隕石,而地上已被砸了一個大坑,深有三丈,火光焰焰。浪兄於是叫人趕快去挖,並用冷水使其冷卻,很快有士兵報到,發現隕石上有清析的字跡,仿佛蝌蚪梵文,不曾見過。
“讓我來看看。”音和弦舉著火把下去查看了下,看完之後他大驚失色,原來是早已失傳的羌語,“快,快去尋找懂得羌語的士兵來。”
正巧軍中有一羌族士兵懂得羌語,於是他便下去,一邊看一邊翻譯成漢語抄錄在一張羊皮紙上。呈上一看,你猜是什麼?原來上麵竟列出了十四顆星宿,每顆星宿則正對應了地上的一個人。如此寫道:
藍蓮天罡七星如下:
天魁星:浪跡天涯何處家
天罡星:我是火鍋我怕誰
天獅星:西域雄獅
天馬星:快馬雪上飛
天英星:阿菜
天堡星:紅堡
天光星:光千裏
藍蓮地煞七星如下:
地魁星:立二拆四
地煞星:粗手
地醜星:醜兄
地猛星:刀疤臉
地靈星:巴蜀布衣
地玄星:音和弦
地瓊星:蜻蜓豆娘
真是上天顯應,合當相聚,天地顯罡煞之精,人境合傑靈之美。可說無憑,有詩為證:
日明風冷醮壇深,鸞鶴空中送好音。
地煞天罡排姓宇,激昂忠義一生心。
卻說那浪兄當夜便聚集軍眾,先向祭台上焚了一爐香,拜了三拜,然後說道:“浪某鄙猥小將,無學無能,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兄弟於峨嵋,結英雄於金頂,共十之又四人,上符天數,下合人心。自今已後,若是各人有心不仁,削絕大義,萬望天地行誅,神人共戮,萬世不得人身,億載永沉末劫。但願共有忠義於心,同著功勳於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鑒察,報應照彰。”
誓畢,眾皆同聲共願,但願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斷阻。當夜又歃血誓盟,盡醉方散。
卻說眾人皆醉了,都回去睡覺不提。可浪兄卻突然聽到外麵隱隱地傳來一陣美妙的歌聲,凝神聽去,似琴音低訴,如玉女輕歌,高高低低疾疾徐徐,不絕於耳。
於是,浪兄起身穿衣,慢慢走了出去,恍惚中他尋著這美妙歌聲一直來到一條河邊,隻見那河裏開滿了藍色的蓮花,而一位美麗的彩衣仙女正立於一朵藍蓮之上,且歌且舞,且吟且唱,但見她美麗若何:
頭綰九龍飛鳳髻,身穿金縷絳綃衣。藍田玉帶曳長裙,白玉圭璋擎彩袖。臉如蓮萼,天然眉目映雲環;唇似櫻桃,自在規模端雪體。正在仙容描不就,威嚴形象畫難成。
她的歌聲更是如天樂開奏,如梵琴拔響,如百鳳齊鳴,一種難以想像的音樂突然間充溢於山野林穀之間。天空中似乎有天香開始磊落,有暗香開始浮動,地上立刻落滿美麗的藍蓮花,所過之處,溫暖如綿……
真是峨嵋金頂七星相聚,藍蓮花開溫暖如綿,畢竟事後如何,欲知詳情,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