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想了想道:"好吧,那就精選三萬兵馬,我們盡快出發."
紀靈道:"主公,難道我們就這樣把壽春讓給趙信小二麼,我看不如一把火燒了壽春,讓趙信什麼也得不到."袁術剛聽了心動不已,轉念一想罵紀靈道:"你剛才沒聽李豐說麼,這城中的士兵的家人都在壽春,你讓他們的家人無家可歸,你想想他們會怎麼辦."
袁術對李豐他們道:"把府庫中能帶的兵器,還有剩下的金銀全部帶走."
合肥城中,趙雲對郭嘉道:"軍師,探子來報,近來壽春城中士兵在收拾行裝."
郭嘉道:"子龍,你怎麼看?"趙雲道:"軍師,恐怕袁術要棄壽春而走了."郭嘉道:"正是,如今壽春城中無糧,這城還怎麼守的下去,我看他們也隻此一途了."趙雲道:"軍師,我們要不要派兵攔截?"郭嘉想了一會問眾人道:"你們認為呢?"典韋道:"當然要,我們打了這麼久,費了許多力氣,難道就讓袁術這龜兒子這樣跑了."張-道:"軍師,我以為還是不追為好!"典韋嚷道:"為什麼不追,難道你小子收了袁術什麼好處不成!"
張-知道典韋是個大老粗,也不與他計較,平靜道:"如果,我軍追去,到時袁術臨死反撲,我軍的損失必然會很大,而且袁術如今如喪家之犬,還能有什麼大的作為.我隻怕到時袁術會大肆破壞壽春城."
郭嘉道:"俊-所慮甚是,那麼我們全力做好接收壽春的準備,以防袁術破壞壽春.子龍多多派出探子緊盯壽春,要注意城中的一舉一動."
幾日後,汝南,徐庶來見趙信.徐庶道:"主公,大喜啊!"趙信道:"元直,喜從何來啊?"
徐庶道:"主公奉孝派人來報,袁術棄壽春而去,奉孝正與子龍眾人接收壽春呢!"趙信道:"當真,壽春有沒有遭到毀壞?"徐庶道:"主公放心,奉孝道袁術隻帶三萬兵馬往西朝廬江方向去了,城中沒有遭到多大的破壞.奉孝和眾將商議怕袁術狗急跳牆,所以並未追趕."趙信念道:"廬江,廬江",抬頭問徐庶道:"元直,此時廬江太守是誰?"徐庶道:"回主公,廬江太守是陸康."聽到陸康,趙信馬上想起陸遜來,心想此時陸遜怕隻有八九歲吧.對徐庶道:"元直,你讓文若趕緊派人去治理壽春,另外派人傳令奉孝等人,接收壽春後就地休整."
趙信自從得了壽春後,便真正完全擁有了淮南之地.趙信心中也高興不已,再加上荀-來報說趙信的辦法果然讓招賢館的名聲大震,相信不久後會有大才來投的.趙信心想如今得到整個淮南,應該慶祝一下,而且自己要好好考慮手下的升遷、獎賞問題.自己在汝南這邊過完年先,壽春那邊,派孫乾先去勞軍.而且合肥和壽春的防禦也要好好考慮一下,現在那邊武將有趙雲、張-、典韋三人,趙雲、張-二人之中任何一人都完全有能力守好一座城池,隻不過現在趙雲比張-成熟一點,經曆的戰陣也比張-多一點,不過張-比趙雲,更善於防守.自己現在周邊勢力,應該沒有人敢進攻自己的,不如趁這段時間鍛煉張-一下,讓他獨擋一麵,不如讓張-駐守壽春,心中有了計較,就打算就派人傳令給他們.事情還沒做呢,壽春那邊有信來,郭嘉在信中道及壽春有袁術留下來的四萬兵馬,不過這些兵馬老弱比較多,問趙信的主意是收編還是讓他們解甲歸田.趙信心想,袁術走時帶走三萬兵馬,這三萬兵馬恐怕是精挑細選的,所以剩下的四萬兵馬肯定是身體條件不好的,沒什麼戰力的,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新征之兵,留下也沒有多大用,即使再怎麼訓練,基本的身體條件差了一個檔次,也很難比得上自己現有大軍的戰力,不如就讓這些士兵回家務農去.
考慮到合肥那邊隻有五萬兵馬,趙信決定派一標兵馬過去,於是便讓龐德帶兩萬兵馬去壽春,並傳令,到時,張-領三萬兵馬守壽春,趙雲、典韋、郭嘉三人領四萬兵馬守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