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天下動蕩(3 / 3)

蔡琰與呂陽相處日久,早就知道他心有大誌。但從未料到,呂陽會當麵說出來。稍微平複了一下心底的震撼,便答道:“我可不要,做皇後有什麼好。你日後若真的成了皇帝,便一定會有很多的女人。那時候,你一定會忘了我的。隻要陽兒永遠陪著我,那我就安心了。陽兒,你也別去爭那天下了,我們就呆在並州,有什麼不好?隻要無憂無慮的帶著,過一輩子就行了。”

呂陽聽了蔡琰的話,不由的歎了一聲,低聲說道:“琰兒不想讓我做皇帝,那就為我生許多小孩。到時候,讓咱們的兒子來當皇帝。我就可以天天陪著師姐了。到那個時候,我就同師姐走遍整個天下,想去哪,就去哪。”蔡琰指聽的心中滿是向往,剛準備說兩句話,卻被呂陽的口堵住了嘴。沒過多久,房裏又傳來了動人心神呻吟聲與喘息聲。

第二日清晨,呂陽在蔡琰溫柔的服飾下,穿好了衣服。昨日雖是與郭嘉等人商議了一天,但許多細節依舊未定,今日還需繼續相議。呂陽溫柔的握住蔡琰的手,低聲說道:“琰兒,你等著。用不了十年,我便可以天天陪著你了。”說完,才在蔡琰滿是不舍的目光下,離開了房間。

天下局勢的變化,即在呂陽的預料中,也出乎了呂陽的預料。

朝廷裏,大將軍何進,終於打算徹底除掉十常侍了。隻是人家壓根便不肯聽從,袁紹招天下兵馬入京督的計劃。並州呂布的存在,始終是壓在他心裏的一根刺。而且呂布與他關係並不親密,並州又離洛陽也太近了些。以前漢靈帝在時,還沒什麼。如今才發現,並州的實力,似乎太強大了些。若是真這般做了,呂布呆在呂陽不走,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幾年後,天下姓劉,還是姓呂,就要另說。於是,在興安元年八月十日,大將軍何進,直接帶五千兵馬,衝進了皇宮。經過短暫的交鋒,一夜時間,便將十常侍為首的宦官徹底殺了幹淨。卻未料到,就在當夜,董太皇太後挾持了新任的皇帝劉辯,離開了皇宮,還帶走了傳說中的傳國玉璽。

興安元年九月六日,新皇劉辯出現在了西涼,在董卓的保護下,聲稱要重新入主洛陽。

興安元年九月十日,大將軍何進,手持聖旨,號令天下兵馬,要求出兵,鏟除逆賊董卓。但天下諸侯,沒一個聽令。紛紛說聖旨之上的璽印是偽造的。反倒是有不少人,說何進是逆賊,意圖通過何太後,篡奪大漢天下。於是大將軍帶洛陽十五萬軍隊,獨自抵抗董卓。

興安九月十五日,僅僅支撐了不足三日,洛陽就被二十萬西涼軍攻破。

興安十一月二十五日,董卓被封為太尉,二十八日,再次進位為丞相。不久後,天下便流傳著董卓濫殺功臣,**宮廷的醜聞。

興安十二月二十七日,渤海太守袁紹,告令天下董卓十大罪,號召天下,起兵討董,營救漢帝。雖說隻是號召,但既無聖旨,又無皇命,卻引起了天下一片動蕩。隻可惜,董卓未廢立君主,更沒什麼實際的惡績。袁家雖號稱四世三公,但畢竟不是漢室宗親,他的話語,依舊顯顯有些威力不足。沒過多久,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焉、允州牧劉岱,開始指責袁紹謠言惑眾。然後又是北海太守孔融、長沙太守孫堅、南陽太守袁術還有徐州牧陶謙,紛紛揚言,要驅除國賊。身下的人全部在觀望,或者是等待幽並兩州之主的呂布,做出決定。許多人都人都開始暗暗做起了準備。來年的大漢,必將是一片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