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和織女的傳說故事,寫到這裏就要結束了。
付梓之際,適逢零七年農曆七月初七。這是牛郎和織女千年鵲橋相會的日子,我們願把這粗糙的作品,奉獻給牛郎織女傳說的發源地,奉獻給普天下所有熱愛這個故事的朋友們。若喜歡此書,閑暇攬閱,拾遺抒善,築園觀賞,廣招遊客,代代相傳。牛郎織女在天有靈,其樂我乎?
本故事也許本就子虛烏有,但她卻真實地體現了我國人民追求美好和善良的願望。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楚漢時期已經形成,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曆史,最為少男少女們所喜愛,每逢陰曆七月初七夜晚,他們都會在花前月下抬頭觀星,祈求上蒼能夠賜予一位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端莊賢淑的姑娘;祈禱自已能嫁一個像牛郎那樣憨厚忠誠,不怕艱辛的如意郎君;祝願自已有一個稱心如意幸福美滿的婚姻。
目前,眾多地區紛紛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其願望都是美好的,這說明牛郎織女的傳說在人們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但在眾多的申報地區中,因南陽城北獨山坡下的白河灘村有牛郎織女漢畫石像,城中有淯陽十裏虹橋,城南有曆經千載的牛郎莊、織女莊,城西有織女養蠶的桑林莊,還有牛郎的出生地牛家莊。這都是古書典籍中記錄下來的,並不是胡編亂造的。因而,南陽作為牛郎織女傳說的發祥地,最具有代表性,最符合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意願。我們殷切希望南陽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盡快晉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加以開發保護,使這一古老的民間神話愛情故事,永傳不朽!
借拙著出版發行之際,謹向牛郎織女傳說的研究者、傳播者、佚聞奇事的整理者、喜愛牛郎織女傳說的廣大讀者,以及熱情支持撰寫出版本書的各位領導、朋友和親人,表示衷心的謝意。
作者
2007年農曆七月初七於宛城大學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