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那是我很小的時候,大概三四歲的樣子吧,總是很孤單的樣子,當時我的父親是在一個飼料廠上班,很累,很辛苦,所以不是經常回家,因為很累,他總是在場那邊就睡了,因為很少看到我的父親,所以我對我的父親,其實當時非常的陌生。母親當時也在一個豬場裏上班,我和母親就住在豬場裏,母親負責產房的工作,也不是總有時間陪我,在母親不在的時候,夜裏,老母豬那嘶吼的叫聲總是會把我嚇個半死,想找一個人依靠,可是卻總是一個人,所以,我的膽子,總不是很大,想來也是幼時留下的後遺症吧。母親教過我做飯,可是我才三四歲,又懂得了什麼?所以根本沒學會,不是我太笨,而是我覺得母親教人東西得時候,總是高高在上的,讓人很不舒服,所以就很抗拒母親,結果本人到現在都沒有學會做飯,想來也覺得怪可惜的。因為不會做飯,所以在母親不在的日子裏,總會有餓肚子的時候,也就到處找吃得,運氣好的時候,家裏剛好買了西紅柿,黃瓜之類的,直接洗一洗就可以吃了,很方便的,可不會每次都那麼走運的,有時候也會餓得很厲害,但是沒辦法,隻有多喝點水咯。到了那個季節時,家裏弄了點花生回來時,我的零食就有著落了,我會先在那個裝著花生的口袋裏,摳一個小洞,在我餓了的時候,就去摳幾顆出來吃,吃得很滿足,也很有成就感,想來也覺得挺有趣得。三四歲的我,準確的說是三歲半之前的我並沒有玩伴,總是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如果真要說玩伴的話,那就我那隻比我小幾個月大的堂弟了,可是就算是跟我那個隻比我小幾個月大的堂弟,也並不是經常見麵,一般隻有過年的時候,我才會他在一起玩的時間長一些,所以那時候相當得期待過年,或者說,逢年過節,因為那個時候,我總會有機會和堂弟在一起玩,畢竟那個時候,他是我唯一的玩伴。在沒有堂弟的日子裏,我會一個人很無聊的看著蝸牛在那裏爬行,看到它在那裏爬呀爬呀,有時候覺得它爬得怪累得,是不是它那殼太重了,才讓它那麼累,所以我總會弄壞它得殼,以此來為它減輕負擔,沒想到似乎幫了個倒忙,它依然爬得慢,也沒看到它有輕鬆什麼,想想也挺對不起蝸牛小夥伴的。當然我的動物小夥伴,肯定不隻有蝸牛小夥伴一個啦,在我家窗戶的夾縫裏有一群小螞蟻們,一天到晚都在搬來搬來的,也不知道,它們到底在忙些什麼。隻是覺得,它們為什麼總是不會累得樣子,好厲害,在媽媽去工作得時候,因為沒有人可以托付,所以隻有把我鎖在家裏,那時候感覺自己好像被關進了牢籠,莫名的悲傷,在那個時候,就喜歡趴在窗戶上看著那片天空,不知道是因為我心境的原因還是別的什麼,總是感覺那片天空是灰萌萌的一片,當我低下頭來的時候,就是我和我的螞蟻小夥伴們在一起玩得時候了,看著它們忙碌的樣子,總是想幫它們做點什麼,可是又害怕像幫蝸牛小夥伴們一樣幫倒忙,所以總是在旁無從下手,想來也是感覺挺有意思得。那個時候會想,如果我也是一隻螞蟻會怎樣,或者說,我想近距離跟它們一起玩,再近一點點,再近一點點,因為我總是感到太孤獨,卻又不願意去適應著什麼,會舍不得夥伴,舍不得空間,甚至傻傻得舍不得時間,現在想起來真得好傻,可是那又怎樣呢?傻傻得我,有傻傻得追求。在家裏沒有電視機的時候,我總會希望母親早點回來陪陪我,雖然,有時會因為產房的工作時間在夜晚,陪我沒有多久,就又去工作了,或許現在可以去理解我的母親,但是當時,我並不懂,我隻有默默地承受著,承受著一個人的孤獨。母親產房的工作其實也並不輕鬆,所以與我童年間互動其實也並不多,所以我的心說實話,還蠻冷得。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生活如此,隻有珍惜現有得美好。家裏的灶台,對三歲半的我來說還是顯得太高了,有時候會一個人爬上去,卻下不來,會等著老媽來救我,有時候會等不到,會餓,還好是灶台,會有點吃得東西,餓肚子的時候不多,但是會對媽媽有一些失望,因為她沒有及時來救我,心中母親的形象沒有那麼神聖了。可能母親不會在意這些,在她的價值觀裏,能把我養這麼大,就已經不易了,哪管得了那麼多,可能會對我造成傷害,可是她知道嗎,她恐怕那時還在豬場的產房裏辛苦的工作吧。家裏,淡淡的孤單,窗戶,灶台,場裏的蝸牛,三歲半僅有的回憶和快樂,有孤單,有自娛自樂,時間帶走了我得幼年,帶走了我的回憶,很多事我已記不清,但是沒有關係,我會一一想起,會把你們記錄在我的回憶錄中,生活是一場不回頭的旅行,走過了今天,也就隻剩下明天,我們能抓住什麼,能擁有什麼,全靠自己,你會怕嗎?希望總是在絕望中升起,何況我根本從未了解過絕望。三歲半的我,因為經常一個人在家,父母並不放心,所以準備把我提前送到幼兒園去,也好讓我先學點東西,別在家裏讓他們擔心,也好讓我多認識點人,別一個在家,都快悶出孤獨症了,不,是已經悶出孤獨症了,隻是沒有病入膏肓罷了,可能有一點點誇張,但是我當時確實有一點點孤獨症,隻是沒有那麼明顯罷了。不管怎樣,總算要進幼兒園了,據說那裏有許許多多的小朋友,總算要沒有孤單了,也可以找點事情做了,讓生命的有效時間長那麼一點點,別讓自己有太多的遺憾。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