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撤退(二)(1 / 2)

“我建議我們首先撤退到一條不知名的星塵帶內,與月神號彙合,然後再考慮其他的辦法,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脫離與叛軍艦隊的接觸,無論英勇號、星座號還是月神號,我們都沒有完全做好戰鬥的準備,光是整合三艦的戰力,就要花費不少時間,那條星塵帶能夠為我們提供很好的隱蔽和藏身之處,我們在那裏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思考接下來的應對之策,無論是交戰還是撤退。”中年埃爾夫人如是說道,他的眼光極準,一眼就看到了已方的弱點,相對於配合嫻熟、訓練有素的對手而言,他們這支技術水平不同、艦艇完好度不同、指揮管製混亂、人員組成複雜......甚至思想也不統一的臨時艦隊可以說是一支標標準準的雜牌軍了,以此時的狀態去迎戰叛軍艦隊,不用說,肯定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嗯,我同意。”斯塔克艦長點頭同意,已方的行動實在是太倉促了,該是重新調整的時候了。

“我艦現在把導航數據發送給貴方,為迷惑叛軍艦隊,我們將向諾坎比三號蟲洞進行亞空間重疊跳躍一段距離,然後再轉回到正確的航向,這並不能瞞住叛軍艦隊,但卻會給我們進入星塵帶提供一些額外的時間。”

“瑪麗中尉?”斯塔克艦長把頭轉向了英勇號的舵手。

“已經接收到導航數據,我已經把數據導入到導航電腦中,”中尉作了肯定的回答,“現在就隻等待我們脫離獨角獸號的空間幹擾波的有效幹擾範圍後,就可以進行亞空間重疊跳躍了,根據星座號提供的數據及獨角獸現在的位置推斷,以最大速度脫離,預計可以進入亞空間重疊的時間為,三十五分鍾。”

“明白了,三十五分鍾,”阿萊克.羅斯特艦長說道,“英勇號先走,星座號在後方掩護,隻要不被叛軍艦隊纏住,以目前的我方星際戰機力量,僅僅需要應付叛軍的星際戰機攻擊,那是措措有餘了。”

話雖如此,但實際戰況可沒有兩位艦長口中說起來的那麼輕鬆,這五艘叛軍的艦隻中,除了獨角獸號因為要發射空間幹擾波而拉在了後麵――在發射這種幹擾波時能量需求巨大、需要艦上的能源反應爐全力支持、由此導致這種艦隻的火力、速度、護盾能量都要降到最低限度以維持連續的能量輸出,兩艘星際巡航艦和快速護航艦都沒閑著在一邊旁觀,它們不斷縮短雙方之間的距離,盡管此時仍未進入能量武器的有效交火距離內,但射程較遠的量子魚雷已經加入了對星座號的攻擊,一枚又一枚的量子魚雷拖著藍色尾焰,不斷飛向目標星座號。這些對艦用的量子魚雷威力大,雖然速度慢,攔截起來相對容易,但如果同時攻擊的數量多,總也有顧不上的時候,如果不是艦載的星際戰機也加入了攔截,現在的星座號早就挨上幾發了,即便是星座號這樣級別的大型星際艦船,如果挨上個十幾發,恐怕也隻能落個船毀人亡的下場。

這就是尹恩眼中看到的場景:兩艘已方的戰艦一前一後正在互相掩護著撤退,後方的追擊者是四艘敵軍戰艦,不斷有星際戰機從四艘敵艦上發射離艦,加入到追擊的隊伍中,桔紅色的爆炸火光此起彼伏,雙方的星際戰機和已方戰艦發射的紅色、綠色、藍色的能量光束遍布整個空域,仿佛一道盛大的焰火晚餐,一道又一道藍色的量子魚雷軌跡,在雙方的戰艦之間搭成了一道死亡的橋梁,當然,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道橋梁能夠抵達目的地,這很大程度歸功於已方星際戰機在中途的提前攔截,但已方星際戰機為此付出的代價也不小,拉姆斯菲爾德少尉就是在攔截這些量子魚雷的時候被敵機盯上,最終不幸犧牲。

這些犧牲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損失一些飛行員和星際戰機雖然很可惜,但總比損失一艘戰艦要好;這些飛行員雖然損失掉,換來的卻是其他飛行員、其他戰機、戰艦及其他艦員的平安,但如果枉顧戰艦被攻擊,一旦戰艦的引擎因攻擊而受損,那所有人都走不了,就要象一條繩子上的蚱蜢一樣被一鍋端了。

由於分心於攔截那些量子魚雷,已方本就在數量上處於劣勢的星際戰機部隊的形勢就有些不妙了,損失和傷亡開始明顯增加,此前在戰艦防禦炮火的掩護下和敵方星際戰機作戰時能做到大致勢均力敵甚至略占優勢,但現在好景不在,如果不是因為敵星際戰機部隊中,河馬式占了相當比重――這些戰鬥攻擊機還兼付著攻擊星座號和英勇號的任務,沒有把全部力量都投入到空戰中,已方的情況還會變得更糟糕。

叛軍戰艦和星際戰機發射的量子魚雷的首要攻擊目標起先是星座號,不過在英勇號與空間站脫離,敵軍戰艦從與諾坎比空間站中央控製室的通訊中獲知了他們要接應的人死在人類手中、人質也被救走之後,指揮這支小艦隊的安傑羅少將暴跳如雷,不顧英勇號距離更遠、中間還夾雜著星座號可以掩護的事實,強令河馬式星際戰機和各艦量子魚雷的攻擊目標轉向英勇號。

這個決定大大緩解了已方的困境,那些量子魚雷在途中的飛行時間更長了,意味著已方的星際戰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進行多次攔截,同時,在抵達英勇號的攔截火力之前,這些量子魚雷還要首先被星座號攔截上一輪,而如果它們攻擊星座號,英勇號上的近距防衛火力和短程攔截彈是幫不上什麼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