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諾坎比空間站(二十一)(1 / 2)

此時在諾坎比空間站的附近,形勢就如同一滴水掉進了滾燙的油鍋中――炸鍋了,先後趕到的總計六艘軍用艦船,讓不久前曾經受過戰亂之苦的埃爾夫人驚恐不已,前一段時間的痛苦記憶仿佛又重新複活似的,眾多民用客貨船隻不顧之前的航行管製通告,一窩蜂地先後啟航,向各個不同的方向逃去,而其中,跑得最快的就是拉娜號大貨船,它本來就已經在空間站外了,而最倒黴的,無疑是德洛坦號,被癱瘓了航行能力的這艘碟形飛船,如今還在空間站內進行緊張的搶修中,它的船員們現在也隻能向女神祈禱戰火不會波及到他們了。

對峙雙方都沒有理會這些逃難的民間船隻,這倒是好事,因為他們暫時沒有多餘的精力顧得上其他事情。對於叛亂者一方而言,他們早就從與諾坎比空間站的通訊中知道了人類的行動,本來就領有接應任務的他們,頭等大事當然就是解救被困在一號平台的已方人員並把那個重要人物掌握到手;而對於人類一方,從實力上看就處於劣勢,當然更沒有多餘的精力把已方的力量消耗在不相關的其他瑣事上。

雙方的注意力,都集中鎖定到了諾坎比空間站的一號平台上……

“艦長,敵軍的第一波星際戰鬥機已經出動完畢,總計四十二架星際戰機,包括二十八架刺客和十四架河馬。”負責感測和掃描的軍官報告道,並及時把相關的信息顯示在艦橋前方的大屏幕上以供參考決策。

“他們才僅僅出動了大約三分之二的星際戰機。”斯塔克艦長雙手抱胸,默默盤算著,他知道,埃爾夫人的艦船和星際戰機編製和人類的有些不一樣,在星之城訪問的這些日子裏,他專門就這一些軍事問題與埃爾夫人交流過,其中就包括各類艦船和艦載機的編製狀況,他們的主要艦種包括快速護航艦、星際巡航艦、戰艦和太空母艦等,這幾種艦船都可以攜載有一定數量的星際戰機:快速護航艦由於主要用途是艦隊護航使用,所以一般隻載一個中隊的星際戰鬥機,通常是一個中隊的刺客;星際巡航艦則包括兩個中隊,一個星際戰鬥機中隊和一個戰鬥攻擊機中隊,一般是一個刺客和一個河馬中隊;戰艦則能夠攜載三個中隊――也就是一個大隊的的星際戰機,具體攜帶哪些機種則由執行實際的任務來決定,象星座號,由於這次執行的是護航英勇號返回人類世界的任務,所以艦載機大隊由兩個刺客中隊和一個河馬中隊組成;而太空母艦是星際戰機的主要活動基地,一艘太空母艦能攜帶包括三個星際戰機大隊和其他一些輔助中隊組成的艦載機聯隊,載機數能超過一百多架,是太空中最令人生畏的存在。

人類則不同,在主要艦種中,除了快速護航艦和太空母艦看似相同外,人類的主要艦種沒有星際巡航艦和戰艦的編製,隻是設了一個戰列巡洋艦(有人簡化名稱把它稱作戰列艦,但戰列巡洋艦才是它的本來名稱),這種艦除了攜帶一些必要的太空艇外,不搭載任何星際戰機(當然,臨時駐泊幾架星際戰機還是可以的,但要澄清的是,它並不是為了攜帶星際戰機而設計的),節省出來的空間和能量被用來最大限度地加強戰列巡洋艦的裝甲、護盾和火力,主要作戰使用就是為了太空母艦護航,從理論上來說,沒有戰機攜帶能力的戰列巡洋艦並不適合作為一個獨立的作戰基地平台使用,在這一點上它甚至不如快速護航艦,但在護航太空母艦、對行星的炮擊、與敵艦船近距離作戰上等方麵上,其作用都是無可替代的。

除了艦種的差異外,最大的不同就是星際戰機的編製了,埃爾夫人的星際戰機編製和人類比起來相對較小,同樣是一個中隊的星際戰機,人類的一個中隊星際戰機數量可多達二十多架,而埃爾夫人的一個中隊星際戰機就隻有十二架,他們一個中隊包括三個四機小隊,一個大隊包括三個中隊,而人類的一個中隊可多達六個小隊,人類也沒有大隊這個單位,不過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在太空母艦這一個級別上,雙方的太空母艦載機數都是差不多的,無非是一方由三個大隊組成,另一方則是由五到六個中隊構成而已。

這種編製和艦種上不同,體現了雙方對星際艦船運用原則的分歧,埃爾夫人強調每一艘主要艦船都能充當一個獨立的作戰平台使用,因此每一艘主要艦船上都具備搭載一定數量星際戰機的能力;而人類則是以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特混艦隊,以艦隊為主要作戰單位使用他們的星際艦船,不過為了照顧那些不需要一整支艦隊來處理的一些諸如護航、調查、偵察等小任務,才發展出一型能搭載一定數量星際戰機的快速護航艦來執行這些較為簡單的任務。